記者從(cong) 相關(guan) 人士處獲悉,為(wei) 加快完善武漢市“智慧城市”基礎設施,進一步規範武漢市住宅項目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建設,推動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避免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武漢市城建委、市通信管理局等部門日前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建設、房管、通信管理、信息產(chan) 業(ye) 等主管部門密切配合,相互協作,全麵貫徹落實光纖到戶國家標準,實施新建住宅項目光纖到戶,協調多家電信業(ye) 務經營者平等接入、滿足用戶可自由選擇電信業(ye) 務經營者的要求。
據了解,工信部編製的《住宅區和住宅建築內(nei) 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規範》和《住宅區和住宅建築內(nei) 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2項國家標準已於(yu) 4月1日起實施。2項標準特別強調了以下幾個(ge) 方麵:一是在公用電信網已實現光纖傳(chuan) 輸的縣級及以上城區,新建住宅區和住宅建築的通信設施應采用光纖到戶方式建設;二是住宅區和住宅建築內(nei) 光纖接入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必須滿足多家電信業(ye) 務經營者平等接入、用戶可自由選擇電信業(ye) 務經營者的要求;三是新建住宅區和住宅建築內(nei) 的地下通信管道、配線管網、電信間、設備間等通信設施必須與(yu) 住宅區及住宅建築同步建設、同步驗收。
貫徹落實光纖到戶國家標準、加快推進光纖到戶建設是加快寬帶網絡發展、提升寬帶基礎設施水平的關(guan) 鍵要素,是推進寬帶中國工程在本地落地,構建寬帶、融合、安全的城市信息基礎設施的迫切需要,對於(yu)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提升城市綜合競爭(zheng) 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yi) 。
武漢市作為(wei) 中國光穀所在地,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光纖寬帶網絡建設,大力實施“光城計劃”,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在光纖到戶推進過程中,仍存在住宅小區內(nei) 網絡設施和設備布局困難、技術標準難以落實、有些物業(ye) 壟斷寬帶,導致光纖入戶“最後一公裏”卡殼等難題。武漢市多個(ge) 部門聯合下發通知,製定光纖入戶工程設計、施工驗收標準,將為(wei) “光纖寬帶”的普及提供製度保障。
在“光纖寬帶”的普及過程中,湖北電信與(yu) 武漢市政府聯手在全市推出了新建樓宇和設施樓宇接入建設標準,以“光城計劃”推動光纖到戶技術應用等收到了良好效果。目前武漢市新建住宅和樓宇已全部實現光纖到戶接入,截至2013年,武漢光纖到戶覆蓋小區超過3000個(ge) 。據武漢電信網絡建設部左輝國介紹,實現光纖接入後,具有很大的優(you) 勢,不僅(jin) 節能環保,而且占用空間小,新機房隻有原來的一半。同時頻帶加寬,通信容量大,可以擴容數倍。而且損耗低,中繼距離長。實現光進銅退後,維護成本也大為(wei) 下降,光纖到戶已經成為(wei) 發展的必然趨勢。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