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作為(wei) “2013年中國•福建海外人才創業(ye) 周”的配套活動之一,“福州市海外留學人員創業(ye) 座談會(hui) ”在福州舉(ju) 行,美國、英國、法國等十幾個(ge) 國家的海外人才前來汲取“海歸”創業(ye) 成功經驗,谘詢創業(ye) 政策具體(ti) 內(nei) 容。
據統計,近年來,中國出國留學人員回國的人數顯著增加,尤其以最近5年最為(wei) 明顯。2008年歸國留學人員僅(jin) 為(wei) 6.93萬(wan) ,到2009年急劇突破10萬(wan) ,隨後幾年更是以近40%的增速提高,2012年達到27.29萬(wan) 。其中,海外高端人才回國創業(ye) 潮更是日益凸顯。
典型的有半導體(ti) 激光器芯片研發的蘇輝, 在美國生活了12年的蘇輝最終選擇回國。“一直以來我都有創業(ye) 的想法,而創業(ye) 當然是要回到自己熟悉的環境。”2010年,蘇輝回到祖籍地福建,開始了創業(ye) 之路,“回來後發現中國特別是福建的民間資本多,基礎也好,人才多,而且各方麵成本相對較低。”
受益於(yu) 福州市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優(you) 惠政策,蘇輝瞄準了目前中國較為(wei) 空缺的半導體(ti) 激光器芯片研發,公司發展如火如荼。“(發展)和回國前預期的基本一致,當然也會(hui) 遇到困難,但政府對我們(men) 都很重視。”蘇輝表示,在科研與(yu) 產(chan) 業(ye) 結合方麵,海外人才具有較為(wei) 明顯的優(you) 勢。
另外,熊雨前此番作為(wei) “成功案例”,為(wei) 有意回國創業(ye) 的海歸們(men) “現身說法”。從(cong) 美國學成歸來的熊雨前,2001年在福州創辦福昕軟件公司,主攻電子文檔技術,其公司目前已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二的電子文檔技術解決(jue) 方案開發商和供應商。
見證了中國經濟十來年的快速發展,熊雨前說,“我會(hui) 鼓勵更多的海外人才回國發展,因為(wei) 中國的投資環境正不斷變好。”
以政策為(wei) 例,以往“海歸”創業(ye) 所需手續繁雜,而如今,針對有意願回國創業(ye) 的“海歸”,政府人員都會(hui) 全程服務;資金方麵,白手起家的熊雨前感慨道,“中國的資本投資越來越多,風投對接也越來越方便了。”
而即將在廈門海滄投建工廠的美籍醫學博士林正綸也看中了科研產(chan) 業(ye) 化在中國的商機。“中國發展很快,市場很大,但在技術方麵存在一些困難。恰巧我在美國時,有一些自己的研發,所以就想把技術帶到中國。”林正綸表示,中國不能隻是從(cong) 生產(chan) 方麵獲得利益,從(cong) 創新中賺錢應該成為(wei) 未來的主要方向。
“創業(ye) 是艱難的決(jue) 定,特別是對於(yu) ‘海歸’創業(ye) 者來說,他們(men) 多是要放棄國外已有安定的生活重新開始。”熊雨前表示,為(wei) 提高“海歸”創業(ye) 成功率,在出台優(you) 惠政策的前提下,政府還應對“海歸”進行更多輔導,幫助他們(men) 了解中國市場,而“海歸”也應更加注重自主研發等。
“海外人才掌握先進技術、了解國際規則,這對於(yu) 回國創業(ye) 來說,就是占了先機。”被稱為(wei) “海歸少壯派”的福昕軟件開發有限公司總裁熊雨前28日說,“海外留學生回國已成為(wei) 一種風潮。”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