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消息,明明裝的10M光纖,卻沒感覺到應有的網速。很多網民都有著家住武昌水果湖居民田宇的煩惱。“居民感覺沒有錯。”烽火通信光配線係統產(chan) 出線總工程師程淑玲說,目前我國寬帶用戶可能隻用到理論網速的50%,“隨著我們(men) 研發智能ODN的應用率提高,以後可能會(hui) 達到70%甚至更高”。
改變上網體(ti) 驗 烽火通信智能ODN技術領先
“眼下,烽火通信的sODN已經進入了小規模商用測試階段。”5月9日,程淑玲介紹說,sODN是烽火通信智能ODN代號,該項目從(cong) 2009年啟動,去年在各運營商開展試點體(ti) 驗,目前商用的目標是“以前我國寬帶用戶可能隻可以使用理論網速的50%,但是隨著智能ODN的應用率提高,以後可能會(hui) 達到70%甚至更高”。
智能ODN的普及不僅(jin) 會(hui) 使寬帶用戶體(ti) 驗加強,對於(yu) 運營商來說也是一個(ge) 好消息。傳(chuan) 統ODN的主要問題是靠人工進行管理,難以保證施工的準確性及資源數據的準確性,導致大量資源被閑置。據統計,目前業(ye) 內(nei) 普遍有20%-30%的光纖被閑置,平均給一個(ge) 省帶來的經濟損失高達數十億(yi) 元。隨著智能ODN的介入,這一損失將會(hui) 大大縮小。
“傳(chuan) 統管理還會(hui) 導致故障排查難,如出現錄入信息錯誤、光纖端口無法識別、端口限製等問題。”程淑玲說,應用了智能ODN後,“過去處理普通故障需要一天,現在隻需要半天。這樣可以節省30%-50%的維護成本。”
目前,烽火通信的sODN技術已經在黑龍江、福建、四川、雲(yun) 南、湖北、新疆、河南等省區應用,預計到今年年底全國超過一半的省份將得到應用。
光纖寬帶改造 智能ODN將帶來100億(yi) 市場
智能ODN是優(you) 化光纖標識管理、端口狀態收集等的集成技術。在國家“寬帶中國戰略”中被確定為(wei) 基礎技術。目前針對這項技術,全球的光電企業(ye) 都在尋找製高點。
2009年,華為(wei) 率先提出“iODN”方案,隨後中興(xing) 跟進推出“eODN”。2013年10月,CCSA(中國標準化協會(hui) )完成了智能光分配網絡(ODN)總體(ti) 技術要求,使智能ODN的標準得以統一。
據了解,智能ODN建設成本較傳(chuan) 統ODN要高,成本問題一度成為(wei) 前者商用推廣的瓶頸。“現在,我們(men) 領先於(yu) 競爭(zheng) 對手,使用年限要求達到20年。”烽火通信相關(guan) 負責人說,因此從(cong) 成本長期分攤考慮,運營商更願意使用烽火的sODN。此外還吸引電力、廣電等典型客戶試用。
據業(ye) 內(nei) 機構估計,未來3年每年光纖寬帶改造規模約3000萬(wan) 戶左右,智能ODN有望帶來100億(yi) 元新增市場容量。無疑,這是一個(ge) 巨大且有潛力的市場。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