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lick="window.open('https://www.invest-un.com/uploads/allimg/150108/70_150108090705_1.jpg')" border="0" alt="" src="https://www.invest-un.com/uploads/allimg/150108/70_150108090705_1.jpg" width="400" height="599" />
海底光纜維修示意圖
20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曾進行了海底光纜的首次竊聽試驗。世界上大多數跨太平洋光纜均以美國為(wei) 起點或終點。即使光纜不經過美國或美英控製的領域,信號傳(chuan) 輸也有可能被跟蹤竊聽。
上世紀美國海軍(jun) 與(yu) 國家安全局打著“海洋特種戰和戰術偵(zhen) 察需要”的旗號,花費24億(yi) 美元將“海狼”級核潛艇改造成水下“超級間諜”,擬對全球海底通信電纜進行竊聽。然而,1988年一個(ge) “敵人”讓美國差一點就成了“聾子”。這個(ge) “敵人”便是美國某家公司推出的海底光纜。它一次可以讓4萬(wan) 門電話同時通話,是當時全世界銅線海底電纜通話總量的5倍。世界通訊可謂在一夜之間邁入了全新時代。美國則是一夜之間從(cong) 竊聽“黃金時代”被推進了“聾子時代”。
越來越多的越洋電話、軍(jun) 方雷達訊號、電子郵件都開始轉由光纖電纜傳(chuan) 輸,傳(chuan) 統的竊聽手段能捕捉到的情報變得越來越少。為(wei) 此,美海軍(jun) 與(yu) 國家安全局著手改造“海狼”級核潛艇,使其擔當海底光纜竊聽的重任。
據美聯社報道,擔負竊聽海底光纜的“海狼”級“卡特”號核潛艇,其138米的艇身比“前輩”加長了30米,僅(jin) 加長部分就耗資9.23億(yi) 美元。美情報專(zhuan) 家透露,艇體(ti) 加長部分主要容納竊聽海底光纜和執行其他秘密任務所需的設備和操作技師。改裝後的“卡特”號核潛艇能攜帶數艘袖珍潛艇,讓它們(men) 潛至海底通信光纜附近進行竊聽,並由母艇上的巨型計算機破解竊聽到的信號。
德國《明鏡》周刊引述美國國家安全局密件報道,美國國安局通過截聽連接歐洲、北非和亞(ya) 洲的海底通信光纜,取得大量敏感資料,並計劃照此監聽其他海底通信光纜。報道還指出,負責截聽光纜的“獲取特定情報行動辦公室”是美國國安局最頂尖黑客小組,專(zhuan) 責入侵計算機套取情報。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