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年起,國內三大運營商開始大規模商用100G網絡。隨著大數據時代來臨,網絡需要處理的數據量將會持續膨脹,骨幹光網絡需要進一步提升速率,400G,已經越來越近。不少係統設備廠商在聯合國內外運營商進行相關測試,韋樂平曾表示,到2017年400G或將成骨幹網更合理的選擇。
目前來看400G網絡還有很多問題等待解決,不僅對光網絡架構、係統設備提出了嚴峻挑戰,對光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應用於400G光網絡,更低損耗、更大有效麵積光纖成為業界的共識。把握行業未來需求,烽火通信日前在北京召開新一代光纖光纜產品發布會,隆重發布了3LA(low loss large area,低損耗大有效麵積)光纖光纜等產品。
光纖技術創新無瓶頸
最近幾年,中國幾大光纖光纜廠商不斷攻城略地,產能迅速擴張,烽火通信、長飛、亨通光電等領導者已經躋身全球TOP10,讓業界一度認為中國光纖技術也取得領先地位。但去年有業內專家對筆者指出,中國光纖盡管規模全球第一,但技術上仍與國外有較大距離,在超100G光網絡上差距最為突出。
烽火通信線纜產品線總裁李詩愈在發布會後接受獨家專訪時,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認為從技術角度來看目前已經沒有差距,隻是選擇了不同的技術路線。以傳輸距離而論,烽火通信最新發布的3LA光纖,在基於16QAM格式的400G係統中無電中繼傳輸距離達到800公裏,不少廠商的低損耗光纖還隻能達到600公裏。”
烽火通信線纜產品線總裁李詩愈
從發布會上了解到,3LA光纖采用業內首創的VAD+PCVD+OVD三步法專利技術,衰減係數典型值為0.183dB/km,有效麵積高達133平方微米,入纖功率較低衰減光纖提升1.5dBm,相同FEC門限條件下傳輸距離較G.652光纖提升高達75%。“VAD技術幫助降衰減、PCVD技術在增大有效麵積的同時保證抗彎能力、OAD技術降低成本。目前業內隻有烽火通信同時掌握了這三種核心技術。”李詩愈表示。
江蘇郵電規劃設計院副院長楊紅偉在會上發表演講時指出,幹線光纖光纜的選型,對未來數十年的高速傳輸係統建設和運營將產生深遠影響,因此變得尤為重要。對100G和超100G波分光傳輸係統來說,非線性效應和OSNR(光信噪比)是最主要的考慮因素,長跨距會使OSNR急劇劣化,除了通過設備側來解決,光纖的優化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按照烽火通信的規劃,到2016年其3LA光纖典型衰減將進一步降到0.180dB/km以下,滿足400G網絡長距離傳輸OSNR的容限要求。李詩愈還指出,光纖非線性效應取代色散和PMD,成為光傳輸距離的主要因素之一,烽火通信正持續增大光纖有效麵積抑製非線性效應,還有更高的短期目標。
在此之前,烽火通信的低損耗光纖光纜在運營商的幹線中已經得到大規模應用。近期開標的中國電信2015年幹線光纜集采,烽火通信是兩位中標者之一。能夠迅速推出業界領先的3LA光纖,在李詩愈看來,是烽火通信對技術創新的大投入和長遠規劃。“對光纖技術我們做了很多前沿研究,本次發布400G產品隻是應對運營商網絡的需求,選擇在合適的時候推出。事實上我們在1T以及後續更高速率的網絡上都在做相關研究,比如多芯少模光纖、光子角動量複用光纖,對光子晶體光纖(OAM)的研究更是長達10年之久。大容量、高速率、長距離是網絡的永恒需求,光纖的技術創新幾乎永無止境。”
李詩愈還表示,運營商在組網的過程中也有困惑,400G無電中繼800公裏以上的傳輸距離目前還沒有完善的方案,不少難題還處於課題研究階段。烽火通信也在推進技術開發,與運營商緊密協調,並聯合開展測試工作。“我們正在尋找不同的技術演進方式,給運營商更多選擇,讓運營商組網方式更加靈活。”
貼近用戶需求創新
光纖產業鏈中,光纜是最貼近用戶需求的產品,但由於同質化競爭激烈,反而容易遭到廠商的忽視。事實上,光纜的創新並不遜色於光纖,本次發布會上烽火通信還發布了隱形光纜、FAST動光纜、高海拔耐凍土光纜、不鏽鋼帶防鼠光纜以及器件用光纖帶等產品,令人驚豔。
其中FAST(500米口徑球麵射電望遠鏡,Five hundred meters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簡稱FAST)動光纜,可以說代表了光纜技術的最高水平。烽火通信FAST動光纜是針對國家天文台定製開發的光纜,通過了高達10萬次的反複彎曲測試,在光纜運動狀態下信號附加衰減小於0.037dB,目前已成功安裝於FAST項目中。(國軍標為反複彎曲測試1000次,光纜附加衰減小於0.2dB,國外屬保密數據)
其他光纜產品也反映出烽火通信貼近用戶需求創新、開發的特色,例如隱形光纜,主要用於FTTx家庭布線和企業布線,更加美觀且環保;高寒耐凍土光纜則適用於中國開發西部的惡劣自然環境,尤其是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帶來西北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爆發,對特殊光纜的需求將與日俱增。
這些光纜產品的開發,得益於烽火通信在國內外豐富的項目經驗。李詩愈對筆者透露了一個數據:“去年烽火通信光纜海外銷售額接近2億美元,占光纜銷售額比重的25%,是國內第一家突破1億美元大關的廠商。今年烽火通信光纜海外銷售目標是突破2億美元大關。”而據烽火通信2014年年報,去年海外市場銷售增長了95%。
李詩愈還透露,得益於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烽火通信光纖光纜產品中,高端產品銷售占了很大比例。“目前國內大多數廠家,光纖銷售基本都是G.652和G.657,而烽火通信光纖有16%的收入來自於G.652和G.657之外的高附加值產品,這些光纖中很大一部分是以米為單位計價的。在G.652和G.657光纖中,相對高端的G.657光纖烽火通信占比也更高。”
技術創新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作為國內光通信的發源地,烽火通信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豐富的應用經驗,且在前沿技術和用戶側持續突破,實現了對當前需求的快速響應和對未來需求的長遠布局。這一點,將幫助烽火通信在國內光纖產能過剩的現狀中,走出更寬更廣的市場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