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奇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化物所)的化學激光研究開展了五十多個(ge) 年頭,從(cong) 白手起家,到我國HCl化學激光首光;從(cong) 堅持“非共識”創新,到成功研製我國第一台HF/DF化學激光器,再到成功研製我國第一台氧碘化學激光器、特殊HF/HBr化學激光關(guan) 鍵技術突破,化學激光研究實現了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小到大、從(cong) 弱到強,由理論基礎研究到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再到技術集成,不斷突破、不斷升級、不斷超越。這一路走過的曆程值得我們(men) 去深深感悟。
國家任務的需求是我們(men) 的選擇
化物所從(cong) 成立之初,科研方向一直麵向國家重大任務需求,“急國家之所急、想國家之所想”。
1960年7月,美國科學家梅曼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紅寶石激光器;1961年,加拿大科學家Polanyi首先提出了通過化學反應產(chan) 生振轉布局反轉實現紅外化學激光的設想。在西方國家開始探索利用激光作為(wei) 各種光武器的背景下,毛主席對激光進行了專(zhuan) 門的批示:“死光,搞一批人專(zhuan) 門去研究它,要有一小批人吃了飯不做別的事,專(zhuan) 門研究這個(ge) 。”
1962年,化物所成立了化學激光研究小組,在化學激光基礎知識薄弱、國際上對我國封鎖前沿科技、激光相關(guan) 儀(yi) 器設備少之又少的重重困難下,開始了化學激光的探索研究。終於(yu) 在1966年,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台利用光引發的化學能泵浦HCl化學激光器,比美國科學家Kasper和Pimentel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脈衝(chong) HCl化學激光器,僅(jin) 晚了兩(liang) 年。
為(wei) 了使化學激光器能量更大、質量更好、效率更高,化物所開始轉入燃燒驅動的化學激光研究,這預示著化物所正式踏上了我國高能化學激光研究新征程。
1973年1月化學激光研究室成立,1974年成功研製出我國燃燒驅動連續波高功率HF/DF化學激光器。在研製化學激光的同時,研究室十分注重化學激光的機理和基礎理論研究。上世紀80年代,化物所率先開展了新“泵浦”反應和分子碰撞傳(chuan) 能動力學方麵的研究,以此為(wei) 基礎,開創了我國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領域。
由於(yu) HF/DF化學激光波長較長,研究室又轉向短波長化學激光新體(ti) 係的探索研究,在1982年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台氧碘化學激光器,拉開了我國高能短波長氧碘化學激光研究的序幕。為(wei) 了將高能化學激光研究進行到底,研究室想方設法節省開支,並向中科院借錢開展科研工作,直到1986年,國家啟動重大科研計劃,氧碘化學激光項目列入國家重大任務發展計劃,才迎來了我國高能氧碘化學激光發展的春天。
1994年,化物所成功研製出超音速流動的連續波氧碘化學激光器,使激光器體(ti) 積效率有了量級的提高;1995年,研製出新一代氧碘化學激光器,光束質量因子?茁<10,這使得我國高功率氧碘化學激光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僅(jin) 次於(yu) 美國。同年,成功完成了初級技術綜合演示試驗,160餘(yu) 次試驗中,成功率100%,這對於(yu) 化學激光走向應用具有重要裏程碑意義(yi) 。1998年,化學激光研究團隊又開始新一輪聯合試驗,最終獲得圓滿成功,受到國家高度重視。
多年來,化物所在不同任務發展的帶動下,夯實了以物理學、光學、化學、化工、流體(ti) 力學、分子反應動力學為(wei) 代表的多個(ge) 學科基礎,化學激光研究迎來了全麵發展的新局麵。
協力攻關(guan) 、矢誌奉獻是我們(men) 的傳(chuan) 統
幾代研究人員在化學激光研究領域的矢誌奉獻,使化物所的化學激光研究成果創造了多項國家第一,填補了國內(nei) 多個(ge) 空白,許多成果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這些是對化學激光研究人員奉獻精神的最好褒獎。
老一輩研究人員曆經的“大罐會(hui) 戰”就是協力攻關(guan) 的最好例證。在HF/DF化學激光器放大驗證過程中,需要3個(ge) 50立方米真空罐,以當時的技術條件,在短時間內(nei) 是不可能完成的。為(wei) 此,化物所黨(dang) 委決(jue) 定打破所內(nei) 部門界限,組織各方麵協同作戰。
該所條件處到中科院和當時的冶金部求援調撥鋼板20噸,該所儀(yi) 器廠成立大罐設計加工一條龍會(hui) 戰組,所裏臨(lin) 時將04樓前的空地組建成露天車間。科研人員和工人師傅一起,每天工作10多個(ge) 小時,吃在工作現場,睡在04樓禮堂,奮戰40多天,終於(yu) 按時保質完成了任務。
今天的化學激光研究人員繼承和發揚前輩奮鬥精神,當國家任務下達之時,相關(guan) 人員迅速向任務靠攏,不同專(zhuan) 業(ye) 、不同組別的人員不分彼此,精誠團結投入到國家任務攻關(guan) 之中。
新一代研究人員參與(yu) 的“聯合外場試驗”就是奉獻青春的最好寫(xie) 照。聯合外場試驗與(yu) 實驗室科研工作有很大不同,聯合試驗以任務可靠性為(wei) 首要關(guan) 注點,在任務剖麵內(nei) 必須做到所有性能萬(wan) 無一失,任務下達隻許成功,不許失敗。研究人員承受著巨大的任務壓力,克服著艱苦的生活條件,壓抑著長期的思鄉(xiang) 之苦,夜以繼日進行試驗。
聯合試驗任務繁重,他們(men) 需要每天淩晨進入崗位,很晚才能結束工作,如此連續作戰,使得他們(men) 身心疲憊。
為(wei) 了不耽誤第二天試驗,節省來往路上時間,關(guan) 鍵崗位人員隻能在場地“湊合一宿”。外麵天寒地凍,場地條件簡陋。與(yu) 完成任務相比,環境和條件的艱苦都顯得微不足道。因為(wei) 試驗一旦出現故障而導致任務失敗,一方麵會(hui) 使國家財產(chan) 遭受巨大損失;另一方麵,聯合試驗的每個(ge) 崗位都代表整個(ge) 團隊、研究所,上百雙眼睛都會(hui) 聚焦到故障崗位。每次試驗前,各個(ge) 崗位隊員都要一遍又一遍地檢查試驗狀態,確保試驗萬(wan) 無一失。化物所化學激光研究曆經多次聯合試驗,每次試驗都取得了成功。
幾代研究人員在挑戰前沿、獻身科學的強國奮鬥中,形成了協力攻關(guan) 、矢誌奉獻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這些傳(chuan) 統推動著化學激光研究不斷向前發展。
接續奮鬥實現事業(ye) 更好發展
物換星移,隨著化學激光研究事業(ye) 的不斷發展,研究人員隊伍壯“大”,十幾人的研究組變成了百餘(yu) 人的化學激光重點實驗室;組織結構轉變,垂直的單一結構變成了麵向國家重大項目、有“橫”有“縱”完善的組織體(ti) 係;實驗場地翻“新”,幾十平方米的實驗室變成了兩(liang) 萬(wan) 餘(yu) 平方米的實驗基地;儀(yi) 器設備變“好”,幾台簡陋設備變成了近百台套的國際先進儀(yi) 器。
今天的化學激光重點實驗室繼承了幾代研究人員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在圓滿完成每一次國家交予的重任的同時,不斷豐(feng) 富精神文化生活,創新團隊建設,相繼開展了青年論壇、先進標兵評選、離退休職工走訪團拜等特色活動,人文建設水平邁上新台階。
未來,化物所化學激光研究還將持續麵向國家重大戰略和需求,堅持聚焦“往高處走”“往實用化走”“往多樣化走”的時代任務,重點圍繞“大”“小”“變”“新”“好”等方麵繼續開展探索研究。我們(men) 相信,在新時代國家需要的召喚下,新一代研究人員必將繼承和發揚化學激光傳(chuan) 統和精神,麵向我國高能激光新使命,再次譜寫(xie) 化學激光新的篇章。
作者簡介:
金玉奇,1965年11月出生於(yu) 遼寧省大連市。現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化學激光重點實驗室主任。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