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大中華地區負責人6日在此間表示,作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乘用車市場,中國新能源汽車前景取決(jue) 於(yu) 包括基礎設施在內(nei) 的產(chan) 業(ye) 整體(ti) 發展。
寶馬大中華地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史登科在接受記者專(zhuan) 訪時說,中國石油資源不足,非常依賴進口,所以擁有內(nei) 燃機以外的動力技術非常重要,這是中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原因之一。“作為(wei) 世界最大乘用車市場,中國還有許多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所以中國在全球新能源汽車戰略方麵占有重要地位。但必須從(cong) 普通消費者角度思考如何為(wei) 電動車充電。”
史登科說,例如車輛在家充電的條件是什麽(me) ,北京許多車輛停在路邊,這如何充電?必須有人為(wei) 在駕駛員需要的地方提供電源。北京沒有很多帶獨立車庫的房子,像寫(xie) 字樓地下停車場裏就要有充電設施。如果這些基礎設施不存在,就無法使用電動車,就像沒有加油站你沒法開車一樣。所以推動的速度不完全取決(jue) 於(yu) 研發,而取決(jue) 於(yu) 產(chan) 業(ye) 的整體(ti) 發展速度。
寶馬是第一個(ge) 將電動車作為(wei) 新能源汽車研發方向的廠商,在作為(wei) 實驗的MINI-E之後,下一步將測試後輪驅動的電動車Active-E,並在2013、2014年推出至少一輛純電動汽車。由於(yu) 電動車必須盡量減輕重量,所以車身盡量使用碳纖維而不是金屬材質,這對汽車產(chan) 業(ye) 來說是一場技術革命。目前寶馬與(yu) 同濟大學合作開發的Echo是寶馬第一輛中國研發、中國生產(chan) 純電動試驗車。
“我們(men) 非常希望基礎建設可以加快步伐,如果沒有相應的基礎設施,就不能推動任何計劃。MINI-E在中國一南一北兩(liang) 個(ge) 地區擴大測試範圍,就是由於(yu) 深圳和北京兩(liang) 地在氣候條件方麵相差甚遠,需要研究不同情況下的數據,更好地理解電動車出行會(hui) 遇到的問題,提供一個(ge) 完整的解決(jue) 方案。”史登科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