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科學促進會(hui) 網站報道,在人類發明激光器50多年後,耶魯大學科學家近日研製出世界上首台反激光器(anti-laser)。與(yu) 激光器發射激光不同,反激光器能通過光束間互相幹涉從(cong) 而完全被消耗掉,達到將光束吸收而不是發射的目的。這一發現將為(wei) 光學計算和放射學應用領域新技術的發展鋪平道路。相關(guan) 研究成果發表在2月18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1960年7月美國科學家梅曼發明了第一台激光器,是指將窄幅頻率的光輻射線,通過受激輻射放大和必要的反饋共振,產(chan) 生準直、單色、相幹光束的儀(yi) 器。目前激光器使用的增益媒介大多是砷化镓半導體(ti) ,用以產(chan) 生一束聚焦的相幹光束,這種光束有相同的頻率和振幅,且運行方向一致。
耶魯大學物理學家道格拉斯·斯通和他的研究團隊曾於(yu) 去年夏天發表過關(guan) 於(yu) 反激光器的理論文章,認為(wei) 這種裝置可以用矽這種最普通的半導體(ti) 材料製成。通過與(yu) 同事曹輝(音譯)的實驗小組合作,研究團隊最終研製出了一台功能性反激光器,並將之命名為(wei) 相幹完全吸收器(coherent perfect absorber,簡稱CPA)。CPA將兩(liang) 束相同頻率的光集中於(yu) 含有一個(ge) 矽晶片的諧振腔中,矽晶片作為(wei) “損耗媒介”捕捉光波,直到光波在往返振蕩過程中被完全吸收並轉化成熱量。

圖1 矽晶片作為(wei) “損耗媒介”捕捉光波
研究人員用裝有普通矽晶片的CPA演示了吸收近紅外線放射物的效果。他們(men) 希望通過對諧振腔和損耗媒介的不斷完善,CPA能夠吸收可見光和一些紅外波段,以應用在光纖通訊中。

圖2 抵消:“反激光器”能夠圍困傳(chuan) 入的光束並將它反彈,在光線被吸收前能量耗盡
斯通教授表示,他相信CPA有一天會(hui) 應用於(yu) 下一代計算機——光學計算機的光學開關(guan) 、探測器及其他部件。另外也可運用於(yu) 醫用放射學領域,利用CPA原理將電磁輻射對準人體(ti) 組織中很小的某個(ge) 區域,用來治病或者成像。

圖3 研究人員演示反激光器吸收近紅外線放射物效果
據介紹,CPA理論上可以吸收99.999%的光,但由於(yu) 實驗條件的限製目前隻能吸收99.4%。電腦模擬證明,CPA的大小也可以從(cong) 現在1厘米發展到6微米(相當於(yu) 人頭發粗細的1/20)。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