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將激光束集成到機械手係統的關(guan) 鍵在於(yu) 激光束傳(chuan) 遞本身的特性。一種傳(chuan) 統的方案是采用固態激光器同光纖耦合,然後使用機械手進行導引,使其到達要求的工作位置。
該方案的缺點在於(yu) 低彎曲半徑和光纖的內(nei) 反射會(hui) 限製其柔性和可靠性,從(cong) 而帶來機械損傷(shang) 。
與(yu) 之對比,CO2激光束通常有較高的光束質量、小的聚焦區域,以及在激光焦點附近的近高斯密度分布。因此,切割寬度很小(通常僅(jin) 為(wei) 0.1~0.3mm)。此外,CO2激光的投資和運行成本都低於(yu) 固態激光器。由於(yu) CO2激光的工作波長為(wei) 10.6m,因此不可能使用玻璃光纖來導引光束,卻可采用導光鏡片來完成。該方法已經在二維應用的三軸係統中得以成功使用,使用預先設置好的鏡片將激光束反射形成光路。
過去,早期的機械手CO2激光係統的設計思路如下:在外部機械手內(nei) 裝有用於(yu) 傳(chuan) 遞激光束的鏡片,並使激光從(cong) 激光器傳(chuan) 遞到激光頭。該機械手本身被一隻機械手導引(第6軸),從(cong) 而降低了整個(ge) 係統的自由運動。
另一項開發成果是設計出具有最大輸出功率達2千瓦的激光係統,該係統中激光器被安裝在機械手的軸向上,激光束通過特定的鏡片被傳(chuan) 向激光頭。在這一概念當中,完整的激光源在整個(ge) 運行中被扛在機械手上,其載荷約為(wei) 250~300kg。這明顯製約了運動性、精度和係統的動態性能,以及對高速下完成更複雜加工路線時的精度帶來了負麵影響。這同樣對激光器及其係統的壽命和維護要求造成負麵效應。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