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金屬鈑金新聞

微小型光纖光譜儀探測器

星之球科技 來源:晨輝光電2012-01-18 我要評論(0 )   

AvaSpec 光譜儀(yi) 可以安裝多種類型的探測器,目前在 200-1100nm 波長範圍內(nei) 我們(men) 提供矽基 CCD 、 CMOS 和光電二極管陣列。在下一個(ge) 章節 靈敏度 裏表 4 中將有一個(ge) 很完整的...

 AvaSpec 光譜儀(yi) 可以安裝多種類型的探測器,目前在 200-1100nm 波長範圍內(nei) 我們(men) 提供矽基 CCD 、 CMOS 和光電二極管陣列。在下一個(ge) 章節 “ 靈敏度 ” 裏表 4 中將有一個(ge) 很完整的介紹。在 NIR ( 1000-2300nm )範圍則使用 InGaAs 陣列探測器。

CCD 探測器( AvaSpec-2048/3648 )

  電荷耦合器件 CCD 探測器中儲(chu) 存著電荷,而當光子照射到其光敏麵時電荷就會(hui) 被釋放。在積分時間的結尾,剩餘(yu) 的電荷就會(hui) 傳(chuan) 送到緩衝(chong) 器中,然後這個(ge) 信號被傳(chuan) 送到 A/D 轉換卡。 CCD 探測器具有自然積分的特性因此具有非常大的動態範圍,它隻受暗(熱)電流和 AD 轉換卡數據處理速度的限製。 3648 象素 CCD 具有集成的電子快門功能,因此可以達到 10 微秒的積分時間。

• CCD 探測器的優(you) 點是象元數多( 2048 或 3648 )、靈敏度高、響應速度快。

• 主要缺點是信噪比低。

紫外增強鍍膜

  對於(yu) 需要使用 AvaSpec-2048/3648 型光譜儀(yi) 並且波長小於(yu) 350nm 的應用,需要選擇一種特殊的紫外增強探測器鍍膜—— DUV 。未鍍膜的 CCD 探測器對波長小於(yu) 350nm 的光信號的響應很低,而 DUV 鍍膜增強了 CCD 探測器在 150-350nm 波長範圍的響應, DUV 鍍膜的弛豫時間很短(納秒量級),因此非常適合於(yu) 如激光誘導擊穿光譜( LIBS )等快觸發應用。

光電二極管陣列 (AvaSpec-102)

  矽光電二極管陣列是一個(ge) 由多個(ge) 光電二極管單元(象素)組成的線性陣列,對於(yu) AvaSpec-102 型光譜儀(yi) 來說象元數是 102 。每個(ge) 象元都包括 一個(ge) P/N 結(正摻雜的 P 區和負摻雜的 N 區)。當信號光照射到光電二極管上時,電子就會(hui) 被激發並輸出電信號。大部分光電二極管陣列都包括讀出 / 積分放大器一體(ti) 式的集成化信號處理電路。

• 光電二極管的優(you) 點是在近紅外區靈敏度高,響應速度快;

• 缺點是象元數較少,在紫外波段沒有響應。

CMOS 線性成像探測器 (AvaSpec-256/1024)

  所謂的 CMOS 線性成象探測器比 CCD 陣列傳(chuan) 感器具有較低的電荷 - 電壓轉換效率,因此具有較低的光靈敏度,但是卻具有較高的信噪比。 CMOS 比 NMOS 的轉換增益高,而且內(nei) 部讀出電路中有箝位電路,可以把噪聲抑製到一個(ge) 很低的水平。

• CMOS 探測器的優(you) 點是信噪比高,紫外波段靈敏度高;

• 缺點是讀出速率低、靈敏度低、成本相對較高( 1024 個(ge) 象元)。

InGaAs 線陣 成像探測器 (AvaSpec-NIR256)

  InGaAs 線性 成像探測器 在近紅外波長區域有著極高的靈敏度。探測器包括一個(ge) CMOS 晶體(ti) 管的電荷放大陣列,一個(ge) 移位寄存器和一個(ge) 時序產(chan) 生模塊。 Avantes 公司有 兩(liang) 種 InGaAs 探測器 供用戶選擇 :

• 256 像素非致冷型 InGaAs 探測器 , 可用於(yu) 1000-1700nm 波長 範圍。

• 256 像素 2 級致冷型擴展 InGaAs 探測器, 可用於(yu) 1000-2300nm 波長範圍。

圖 5 探測器光譜響應曲線


· 靈敏度

  探測器象元在某一特定波長處的靈敏度定義(yi) 為(wei) 照射到該象元上的單位輻射能量(光子)所產(chan) 生的電信號強度。對於(yu) 一個(ge) 給定的 A/D 轉換卡來說可以理解為(wei) 每毫焦耳入射光能量所產(chan) 生的電子記數值。

  入射到光譜儀(yi) 中的光能量與(yu) 照射到單個(ge) 探測器象元上的光能量之間的關(guan) 係主要取決(jue) 於(yu) 光譜儀(yi) 光學平台的結構設計,主要影響因素有光柵的效率、入射光纖或狹縫的尺寸、光學鏡片的性能、是否使用靈敏度增強透鏡等。對於(yu) 一個(ge) 給定配置的光譜儀(yi) 能夠測量六、七十倍的光輻射級次。

  表 4 給出了一些標準探測器的參數。作為(wei) 可選項的靈敏度增強透鏡( DCL )可以直接安裝在探測器陣列上。這個(ge) 石英透鏡(如用於(yu) AvaSpec-2048/3648 的 DCL-UV )可以把係統的靈敏度提高 3-5 倍(取決(jue) 於(yu) 所用的光纖芯徑)。

  表 4 中的靈敏度是針對目前 AvaSpec 係列光譜儀(yi) 所使用的探測器,單位是每毫秒積分時間內(nei) 的電子記數值。

  為(wei) 了對比不同探測器陣列,我們(men) 假設所有光譜儀(yi) 都采用 600 線 / 毫米的光柵,而且不加靈敏度增強透鏡 DCL 。光譜儀(yi) 都選用 8 微米芯徑的光纖,並連接到標準的 AvaLight-HAL 鹵素燈上。這相當於(yu) 1μWatt 的輸入光能量。

  近紅外( NIR )探測器的參數可以在 AvaSpec-NIR256 產(chan) 品信息中的技術參數中找到。

         
                    

 

* DUV 鍍膜

** PNRU ( 光子響應非均勻性 ) = 當均勻照明時,象元輸出最大偏差除以信號平均值。

· 雜散光和二級衍射效應

1 .雜散光

  雜散光是錯誤波長(非對應信號光波長)的光輻射照射在探測器象元上所產(chan) 生的信號,雜散光的來源是:

• 周圍環境光輻射;

• 光學元件缺陷所產(chan) 生的散射光或非光學元件產(chan) 生的反射光;

• 不同衍射級次間的重疊。

  把光譜儀(yi) 安裝在光密封的外殼內(nei) 可以有效地消除周圍環境帶來的雜散光。

  當光譜儀(yi) 工作在探測極限時(微弱光探測),則來自於(yu) 光學平台、光柵、聚焦鏡的雜散光強度就決(jue) 定了光譜儀(yi) 的最終探測極限。大多數光柵都是全息型光柵,雜散光很低。雜散光的測試方法是用激光束照射到光譜儀(yi) 上,然後測量遠離激光波長處象元的光強。另一種方法是用鹵鎢燈作為(wei) 光源並配合長通或帶通濾光片進行測試。

  AvaSpec 光譜儀(yi) 典型的雜散光參數是 <0.05%@600nm; <0.1%@435nm; <0.1%@250nm 。

2 .二級衍射效應

  對於(yu) 低線對數光柵(寬可測波長範圍)來說,往往會(hui) 發生光柵的二級衍射光之間的重疊。這些高級次衍射光在大多數場合可以忽略不計,但在某些場合下則必須考慮。解決(jue) 的方法就是把信號光限製在不可能出現級次重疊的光譜區。具體(ti) 的方法可以通過在光譜儀(yi) 入口的 SMA 接口處安裝一個(ge) 長通濾光片或在探測器前麵的保護窗鏡上鍍特殊膜層來實現。該保護窗所鍍的膜層通常是一個(ge) 長通濾光片( 590nm )或兩(liang) 個(ge) 長通濾光片( 350nm 和 550nm ),取決(jue) 於(yu) 所選擇的光柵型號及其光譜範圍。#p#分頁標題#e#

  表 5 中所示為(wei) 光譜儀(yi) 光學平台內(nei) 可以加裝的各種濾光片。通常推薦使用如下長通濾光片: OSF-475 與(yu) NB 或 NC 型光柵搭配; OSF-515/550 與(yu) NB 型光柵搭配; OSF-590 與(yu) IB 型光柵搭配。

  此外,除了消二級衍射效應我們(men) 還在 Sony 2048 和 Toshiba3648 探測器上進行了部分深紫外( DUV )鍍膜,目的是消除來自紫外區的二級衍射效應,並在可見區提高靈敏度和降低噪聲。這種部分深紫外鍍膜對於(yu) 下列型號的光柵是自動配置的:

• UA , 200-1100nm , DUV400 ,隻在前 400 個(ge) 象素點上鍍膜;

• UB , 200-700 nm, DUV800, 隻在前 800 個(ge) 象素點上鍍膜。


  AvaSpec 光譜儀(yi) 有多種探測器,目前在 200-1100nm 波長範圍內(nei) 我們(men) 提供 CCD 、 CMOS 和光電二極管陣列。在下一個(ge) 章節 “ 靈敏度 ” 裏表 4 中將有一個(ge) 很詳細的介紹。在 NIR ( 1000-2300nm )範圍則使用 InGaAs 陣列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