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據台灣《聯合晚報》報道,雷射(激光)近視矯正手術在台灣非常普遍,但台灣最早引進這項手術的台北醫學大學眼科兼任教授蔡瑞芳,最近突然宣布,今後不再動這種手術。 名醫封刀激光治近視引爭(zheng) 議 同行反駁稱誇大其詞三成 受訪網友表示“絕對不做” 台灣眼科名醫蔡瑞芳近日宣布,不再做激光近視矯正手術,因發現患者術後十多年後視力明顯下降。“激光近視矯正術可能有後患”。 昨天,這一消息被微博轉發後,迅速成為(wei) 網絡熱詞。對此,多家醫院避談此話題,但記者調查發現,仍有家長支持孩子做矯正手術。 名醫封刀引軒然大波 據媒體(ti) 報道,台灣眼科名醫、台北醫學大學眼科兼任教授蔡瑞芳最近宣布,今後不再動這種手術。他表示,因長期觀察發現,不少當年接受激光手術的患者,十多年後視力明顯下降,分析可能和當年動刀後角膜瓣發炎有關(guan) 。 蔡瑞芳表示,激光近視矯正手術是劃時代的醫學創舉(ju) ,但術後十幾二十年過後,一些當年未想到的並發症陸續出現,他最近就接到十幾例受不了並發症而就診的個(ge) 案,大多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且視力在短時間內(nei) 明顯減弱,日常生活及工作都大受影響。 消息被轉發後,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紛紛熱議。截至昨晚6點,某網站有關(guan) 該話題的微博已超過400萬(wan) 條。在某網站發起的調查問卷中,截至昨晚6點半,共有4000多人投票,其中表示“已經做過”的占19%,“正打算做”的占12%,“猶豫”的占30%,表示“絕對不會(hui) 做”的占33%,其他占5%。 做手術的不擔心風險 記者在同仁醫院眼科門診看到,候診室內(nei) 預約進行近視矯正手術的有6人。對於(yu) 手術的安全性及後遺症問題,一位護士表示:“術後恢複程度因人而異,有些人術後保護的好可能就不會(hui) 有問題,如果不注意用眼,視力就有可能繼續下降。”她透露,手術前,醫院會(hui) 同患者簽署一份手術知情同意書(shu) 。 在一份手術知情同意書(shu) 中記者看到,其中羅列了十幾條手術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其中第四條寫(xie) 道:有1%至2%的高度近視患者,近視呈階段性或持續性進行性的發展,醫學上稱為(wei) 進行性或病理性近視,這樣的患者,有時術前無法確定,因此,隨著時間的發展,有出現術後發展的度數比術前原有度數更高的可能。第五條寫(xie) 道:年齡小或屈光狀態不穩定的近視患者,有術後再近視的可能。 對於(yu) 術後有可能存在的風險,家長們(men) 普遍認為(wei) “都不是問題”。一位家長表示,很支持兒(er) 子做矯正手術。“我兒(er) 子20歲,正在上大學,我覺得在他畢業(ye) 前把眼睛做好,對以後工作也會(hui) 有幫助。”其他幾位家長也紛紛表示認同,並表示曾特別針對術後情況進行過谘詢。“聽說若幹年後視力可能還會(hui) 下降,但我覺得平時多注意,應該不是什麽(me) 大問題。且如果手術本身存在問題,醫院現在也不會(hui) 做了,我們(men) 還是相信大醫院的。” “幾百例並發症屬正常” 昨天,記者以市民身份致電愛爾眼科北京中心,詢問該手術是否正常進行,得到“一切正常”的答複。當提及新聞報道所述內(nei) 容,對方表示暫未接到公司的其他通知。#p#分頁標題#e# 晚些時候,記者聯係到愛爾眼科位於(yu) 長沙總部證券部的一位工作人員。對方未否認曾收到不良反應的投訴,但表示數量非常少,“至於(yu) 具體(ti) 的數據,我們(men) 沒有統計過,公司暫時沒有回應。” 愛爾眼科公司董事長陳邦也對此作出了回應,他稱,全球每年1000萬(wan) 人施用該手術,出現幾百例並發症屬於(yu) 正常,這與(yu) 手術質量有關(guan) 。愛爾眼科近視矯正占集團業(ye) 務比例超三分之一,從(cong) 未出現嚴(yan) 重並發症患者。 同行稱設備今非昔比 針對台灣蔡瑞芳醫生提出,激光近視矯正手術後遺症陸續出現的問題,民眾(zhong) 眼科醫院副院長、準分子激光中心首席專(zhuan) 家肖月影認為(wei) ,這一說法有些誇大其詞。肖月影稱,截至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這些患者多年後的視力衰退與(yu) 手術直接相關(guan) 。這十餘(yu) 年來,經她手做手術的患者沒有集中出現視力衰退的情況。據她所知,大陸業(ye) 內(nei) 也沒有類似情況反饋。因此,她認為(wei) 患者不必因此消息而對激光近視矯正手術產(chan) 生懷疑及恐慌。 在仔細閱讀過各方新聞消息後,肖月影表示,十幾年前這位台灣的蔡醫生手術所用設備與(yu) 現在醫院主流設備已不可同日而語,那時的設備較為(wei) 陳舊。早期,醫生的手術經驗較少、術前檢查的全麵性遠遠不及現在,因此手術的風險性也較大。少數患者出現多年後視力衰退的情況客觀上也許的確存在,但也有可能是其他眼部疾病所致或當時術前檢查中,對手術適應症篩選不夠全麵、嚴(yan) 格所致。 名醫封刀激光治近視引爭(zheng) 議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