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芯片/顯示

LED照明家用市場開啟不再是空話

星之球激光 來源:21ic2012-04-13 我要評論(0 )   

2011年10月,中國發布了2012年10月開始淘汰白熾燈路線圖,那時候大部分人還認為(wei) 節能燈會(hui) 替代白熾燈。僅(jin) 僅(jin) 時隔半年,一種更高效節能的半導體(ti) 照明方式已經大規模進入市場...

       2011年10月,中國發布了2012年10月開始淘汰白熾燈路線圖,那時候大部分人還認為(wei) 節能燈會(hui) 替代白熾燈。僅(jin) 僅(jin) 時隔半年,一種更高效節能的半導體(ti) 照明方式已經大規模進入市場。

       LED燈的節能優(you) 勢明顯:以相同亮度比較,3W的LED節能燈333小時耗1度電,而普通60W白熾燈17小時耗1度電,普通5W節能燈200小時耗1度電。不僅(jin) 如此,LED燈的壽命是普通節能燈的5到6倍,“如果不考慮材料老化因素,一個(ge) LED燈可能用20多年。”京東(dong) 方科技集團副總裁李曉介紹說。

       LED照明技術、產(chan) 品化已經成熟。“十二五”期間,廣東(dong) 省單位大陸生產(chan) 總值二氧化碳排放要實現下降19.5%的目標。為(wei) 此,從(cong) 2012年3月1日起,廣東(dong) 省所有財政投資建設的照明工程及新規劃發展區域,在公共照明領域一律使用LED燈。

       2012年3月20日,由財政部、發改委、科技部組織的“2012年半導體(ti) 照明產(chan) 品財政補貼推廣項目”在北京進行大陸公開招標,來自全國各地的110家企業(ye) 的近300位投標代表參與(yu) 了招標。中國發改委已經明確,2012年中國政府將斥資400億(yi) 元人民幣(以下簡稱元)用於(yu) LED路燈采購,對LED路燈使用者提供30%的財政補貼。

       補貼政策不但拉動了LED公共照明市場,還將刺激民用LED照明的需求。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家用LED照明市場的真正啟動會(hui) 在今年年末展開。

       作為(wei) 全球照明行業(ye) 的晴雨表,廣州國際照明展覽會(hui) 的數據也顯示了這種跡象,據主辦方廣州光亞(ya) 法蘭(lan) 克福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忠順先生介紹,今年6月舉(ju) 行的廣州國際照明展覽會(hui) 不僅(jin) 規模進一步擴大,達22萬(wan) 平方米,同時世界500強和大陸數十家知名上市公司,紛紛搶奪超大展位,為(wei) 下半年的產(chan) 業(ye) 回暖做準備。

       2011年大陸共有7家LED行業(ye) 企業(ye) 在A股市場實現IPO,累計融資金額為(wei) 36.25億(yi) 元,平均單家企業(ye) 融資5.18億(yi) 元。從(cong) 市場分布來看,其中5家企業(ye) 登陸創業(ye) 板,另外2家則在中小企業(ye) 板實現上市。

       國際大廠紛紛並購,並且加大LED事業(ye) 投入使得未來整個(ge) LED行業(ye) 的產(chan) 能將大幅增加。而大陸大量資金注入到LED行業(ye) 當中,將會(hui) 導致LED產(chan) 能膨脹。行業(ye) 洗牌在所難免。

       胡忠順透露,今年參展企業(ye) 數比去年減少了35%,由2900家減為(wei) 2300家,顯示了企業(ye) 集中度提高,行業(ye) 洗牌正在開始。今年超大型展位被中外上市公司紛紛搶訂,飛利浦早早在廣州國際照明展上拿下584平方米的超大展位,與(yu) 大陸LED半導體(ti) 照明第一股勤上光電爭(zheng) 奪展會(hui) “標王”。

       LEDinside認為(wei) ,對於(yu) 中國市場而言,2012年許多LED產(chan) 業(ye) 中的小企業(ye) 會(hui) 麵臨(lin) 辛苦競爭(zheng) ,雖然可以在大廠瓜分照明市場後仍有較好的剩餘(yu) 市場,但是依然要小心麵對未來,業(ye) 界的重新洗牌,以及2012年各國禁用傳(chuan) 統燈泡帶來的應用商機,實力較強、有技術含量的廠商才會(hui) 有更好的生機。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