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醫療激光新聞

薄膜太陽能電池“瘦身”得益於美國的納米層技術

星之球激光 來源:科學網2012-07-03 我要評論(0 )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科研人員表示,他們(men) 能夠借助納米夾層技術製成更苗條的薄膜太陽能電池,而不影響電池吸收太陽能的能力。同時,這也將大幅降低新型電池的製造成...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科研人員表示,他們(men) 能夠借助納米夾層技術製成更“苗條”的薄膜太陽能電池,而不影響電池吸收太陽能的能力。同時,這也將大幅降低新型電池的製造成本,並可廣泛應用於(yu) 其他眾(zhong) 多太陽能電池材料,如碲化鎘和銅銦镓硒(CIGS)等。

 

論文的聯合作者、該校材料科學和工程係的助理教授曹林佑(音譯)說,他們(men) 能夠借助納米夾層技術製成具有超薄活性層的太陽能電池,例如,其可以在電池表麵創造厚度僅(jin) 為(wei) 70納米的非晶矽活性層。“這是一項重大的改進,因為(wei) 目前市場上同樣使用非晶矽的普通薄膜太陽能電池,其活性層可達300納米至500納米厚,而活性層正是太陽能電池中吸收陽光並將其轉化為(wei) 電力或化學燃料的功臣。”

 

雖然新技術很大程度上依賴於(yu) 傳(chuan) 統的製造過程,但製造的成品卻有很大差異。首先需要借助標準光刻技術在基片上製成圖案,這種圖案可以描畫由透明介質材料組成的結構輪廓,其測量值介於(yu) 200納米至300納米之間。隨後,研究人員將為(wei) 基片和納米結構塗覆一層極薄的非晶矽活性材料,並會(hui) 在活性層的外層再塗上另外一層介質材料。曹林佑表示,這項技術的一個(ge) 重要方麵就是納米夾層的設計,可使活性材料位於(yu) 兩(liang) 個(ge) 介質層之間。納米結構可作為(wei) 十分有效的光學天線,令太陽能聚集在活性材料上。這意味著科學家能夠使用更薄的活性層構建太陽能電池,而不會(hui) 影響電池的效能,從(cong) 而解決(jue) 傳(chuan) 統薄膜太陽能電池中活性層變薄會(hui) 隨之削弱電池能效的難題。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