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降低原料成本實現扭虧(kui) 為(wei) 盈,目前對於(yu) 我國的多數鋼企而言,仍然還隻是奢望。受困市場需求不振,主流鋼企不得不一次接一次地降低產(chan) 品出廠價(jia) 。
鐵礦石帶來的高昂成本一直是國內(nei) 鋼企心頭之刺,國內(nei) 鋼鐵行業(ye) 的虧(kui) 損,也常被歸咎於(yu) 鐵礦石等原料成本對企業(ye) 利潤的吞噬。
如今,中國海關(guan) 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鐵礦石進口在今年6月份出現量價(jia) 齊跌。從(cong) 去年8月份到今年7月份,我國進口礦價(jia) 跌幅達23%,大於(yu) 同期鋼價(jia) 跌幅(17%)。
盡管如此,在鋼鐵行業(ye) 整體(ti) 走弱,鋼材市場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國內(nei) 鋼企業(ye) 績依然慘淡。為(wei) 維持市場,在多家鋼企調低7月產(chan) 品出廠價(jia) 之後,寶鋼昨日再次率先下調其8月主流產(chan) 品出廠價(jia) ,或掀起鋼鐵行業(ye) 新一輪的降價(jia) 潮。
礦價(jia) 下跌 鋼企仍虧(kui)
海關(guan) 數據顯示,2012年1—6月,我國進口鐵礦石均價(jia) 為(wei) 138.73美元/噸,同比下降14.24%。其中,6月份我國鐵礦石進口量為(wei) 5831萬(wan) 噸,較5月份環比下降8.66%,進口均價(jia) 為(wei) 139.07美元/噸,較5月份環比下降1.48%。
7月12日,有分析師測算的一份數據顯示,從(cong) 去年8月份高點至今,日照港口62%的印粉鐵礦石的噸價(jia) 從(cong) 199美元下降到153美元,而鋼鐵綜合價(jia) 格指數從(cong) 194.5點跌到160.8點。這期間,進口礦價(jia) 跌了23%,鋼價(jia) 跌了17%。
近年來,進口鐵礦石一直是中國鋼企難以擺脫的沉重包袱,隨著進口礦價(jia) 的持續回落,中國鋼企是否獲得喘息機會(hui) ?
答案令人失望。根據國內(nei) 鋼企已發布的2012年中期業(ye) 績預告,目前,除鞍鋼股份披露了近20億(yi) 元的預虧(kui) 外,首鋼股份和淩鋼股份的中報也分別預虧(kui) 超2億(yi) 元。此外,沙鋼股份、武鋼股份等鋼企的上半年業(ye) 績下降幅度也超過50%。
中鋼協數據顯示,今年1—5月,鋼鐵生產(chan) 企業(ye) 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了56.9%。其中,80家全國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ye) 實現利潤25.33億(yi) 元,同比下降達94.26%,虧(kui) 損企業(ye) 虧(kui) 損額117.49億(yi) 元,虧(kui) 損麵達到32.5%。
市場低迷下,鋼價(jia) 大幅下滑讓很多鋼企跌破了成本線,礦價(jia) 還遠沒有降到位。
鋼鐵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國清日前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現在企業(ye) 融資成本、財務成本、原料成本還是上升的,“鋼價(jia) 大幅下跌後,鋼材賣出價(jia) 格比較低,鋼企不可避免陷入虧(kui) 損”。
鋼企或再掀降價(jia) 潮
目前,國內(nei) 鋼市仍處傳(chuan) 統消費淡季,國家利好政策雖然頻出,但政策具有滯後性,對鋼材市場的積極影響尚未顯現。
繼7月份出廠價(jia) 格全麵下調之後,寶鋼在7月12日再次對8月份主流產(chan) 品出廠價(jia) 格下調100元~500元/噸,其中熱軋鋼下調200元/噸,冷軋鋼下調260元/噸,熱鍍鋅下調100元/噸,鍍鋁鋅下調100元/噸,無取向矽鋼下調260元~500元/噸。
分析認為(wei) ,寶鋼下調產(chan) 品出廠價(jia) ,從(cong) 側(ce) 麵反映出目前板材的下遊行業(ye) 機械、造船、汽車等需求沒有好轉,鋼廠麵臨(lin) 較大的合同壓力。
業(ye) 內(nei) 預計,其他鋼廠也將追隨寶鋼全麵大幅下調。此前,在寶鋼大幅下調7月出廠價(jia) 後,鞍鋼、武鋼、首鋼等均對產(chan) 品出廠價(jia) 作出下調。
分析師表示,7月份各鋼廠出廠價(jia) 以下調為(wei) 主,主流鋼廠8月份出廠價(jia) 格(掛牌)將繼續以穩中趨弱為(wei) 主,預計主流品種價(jia) 格均將下調,在明降的同時,部分鋼廠或將繼續給出不同程度的補差。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