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金屬鈑金新聞

開拓印尼市場 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機遇挑戰並存

星之球激光 來源:中國工業(ye) 報2012-07-25 我要評論(0 )   

據《中國工程機械品牌網》報道,麵對國內(nei) 經濟增速放緩、貨幣政策緊縮及國際歐債(zhai) 危機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印尼這個(ge) 新興(xing) 市場對於(yu) 中國工程機械企業(ye) 來說,充滿著希望和機遇。 ...

 

據《中國工程機械品牌網》報道,麵對國內(nei) 經濟增速放緩、貨幣政策緊縮及國際歐債(zhai) 危機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印尼這個(ge) 新興(xing) 市場對於(yu) 中國工程機械企業(ye) 來說,充滿著希望和機遇。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一批業(ye) 內(nei) 龍頭企業(ye) 就開始積極開拓東(dong) 盟各國及印尼市場,中國出口工程機械產(chan) 品從(cong) 技術水平到性價(jia) 比都比較適合東(dong) 盟十國市場的需求。

 

當前中國機械仍處於(yu) 重要戰略機遇期,在行業(ye) 麵臨(lin) 長期矛盾與(yu) 短期問題疊加的當下,國際需求正是努力把握的機遇之一。據了解,2009年中國工程機械向印尼的出口產(chan) 品總額為(wei) 15600.79萬(wan) 美元,2011年躍升為(wei) 48797.09萬(wan) 美元,同比增長73.96%,在東(dong) 盟國家中排名前列。

 

柳工國際營銷事業(ye) 部區域經理李超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說:“印尼是東(dong) 南亞(ya) 最大的市場,被柳工稱為(wei) ‘第二本土市場’。柳工產(chan) 品最早是1997年通過進出口公司來到印尼市場的,2006年柳工產(chan) 品正式進入印尼市場。現在柳工每年在印尼銷售工程機械達300餘(yu) 台,包括裝載機、挖掘機、壓路機、混凝土設備等。柳工裝載機在印尼銷售僅(jin) 次於(yu) 日本小鬆、美國卡特,位居印尼市場第三,已初步得到了印尼市場的認可。”截止到2012年,柳工已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設立兩(liang) 家代理銷售點,目前還要在加裏曼丹設3個(ge) 銷售點、蘇門答臘島設兩(liang) 個(ge) 銷售點、並在爪哇島除雅加達外試著建銷售點,預計3~5年後會(hui) 在印尼建廠。柳工在印尼代理商餘(yu) 瑞安則認為(wei) ,中國的金融市場還是沒有跟上國內(nei) 企業(ye) 在印尼發展的步伐,建議商業(ye) 銀行應該拓展融資租賃業(ye) 務,幫助中國企業(ye) 在當地發展工程機械的租賃業(ye) 務。

 

自從(cong) 山推新加坡子公司成立後,其業(ye) 務覆蓋到馬來西亞(ya) 、印尼、菲律賓、印度、越南、柬埔寨、緬甸等整個(ge) 東(dong) 南亞(ya) 市場。山推早在2000年就進入印尼市場,印尼市場也是其不斷開拓的主要市場之一。

 

目前山河智能靜力壓樁機在印尼市場需求量比較多,山河智能每年在東(dong) 南亞(ya) 銷售旋挖鑽機、潛孔鑽機、中型挖掘機約100台,在印尼銷售約40台。目前,中國的裝載機每年在印尼銷售大約隻有500~600台左右,占比並不高。

 

印尼市場的成長性是可以預期的,也值得在這裏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同時,也要借鑒中國摩托車退出印尼市場的教訓,重視售後服務與(yu) 配件供應,建立與(yu) 印尼市場需求相適應的代理和服務體(ti) 係,進一步與(yu) 當地政府、同行、用戶建立更好的關(guan) 係,更好地掌握當地政策、市場、法律環境等更多信息和資源,以利於(yu) 日後為(wei) 中國工程機械企業(ye) 國際化搭建多層次的平台。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由於(yu) 美國卡特、日本小鬆、日立、住友、神鋼等企業(ye) 已進入印尼市場幾十年,並都相繼建有工廠,印尼工程機械市場競爭(zheng) 相當激烈。日本、韓國、美國的二手挖掘機占據印尼市場的多數,價(jia) 格也很低,對中國新機銷售的衝(chong) 擊很大。印尼雖是一個(ge) 有成長性的新興(xing) 市場,很有潛力,但目前並不看好。中國工程機械如果想長期立足印尼市場,還需提高品牌的認知度。在異國之地與(yu) 國際品牌競爭(zheng) ,中國工程機械企業(ye)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