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在比利時進行的小樣本研究發現,多焦點LASIK切削可使近視患者產(chan) 生良好的裸眼遠視力,並改善對比敏感度。
在裏斯本歐洲白內(nei) 障屈光手術年會(hui) 上,比利時布魯塞爾的Jerome Vryghem醫學博士說:“在不久的將來,激光軟件的精細特性,比如F-CAT軟件,可用於(yu) 個(ge) 體(ti) 化非球麵性目標的確定”,“我是由於(yu) 偶然遇到過矯的近視患者,選擇使用這些切削模式以再次治療過矯,因而發現這些患者獲得了良好的遠視力並且有令人驚異的閱讀能力”。
在一項前瞻性研究中,Vryghem醫生治療了年齡範圍自46歲至57歲的近視患者15例30隻眼。這些患者要求術後盡量不需要用閱讀眼鏡,不適合采用單眼視的方法,而且有足夠的角膜組織允許安全治療。術前平均等值球鏡為(wei) -3.56D,範圍從(cong) -2.0至-8.0D。使用鷹視酷眼-400型準分子激光係統(WaveLight激光技術有限公司, Erlangen, 德國),Vryghem醫生過矯近視達+1.5D,接著再進行過矯的修正治療。兩(liang) 個(ge) 切削區域均以瞳孔為(wei) 中心,用6.5mm光區製作。Vryghem醫生解釋說,這樣的切削形態在其周邊較陡,比鷹視激光業(ye) 已提供的獨創的波陣麵最優(you) 化治療形態呈更加明顯的橫橢圓形(prolate)。
良好的遠視力
手術後六個(ge) 月,92%患者裸眼視力達1.0以上,並且96%在正視眼0.5D以內(nei) 。多數患者,69%沒有獲得或丟(diu) 失最佳矯正視力,16%獲得一或二行、15%丟(diu) 失一行。術後平均等值球鏡為(wei) -0.19D,範圍自-0.75D至+0.13D。在用Parinaud表測量裸眼近視力時,七名患者可在P1水平閱讀、一名患者可在P1.4水平閱讀、四名患者可在P2水平閱讀、三名患者可在P3水平閱讀。此外,患者還顯示對比敏感度改善。
據Vryghem報道:“我們(men) 在FDA研究中,使用鷹視激光無論做標準的還是波陣麵引導的治療,都沒有引起對比敏感度損失。而本項研究,我們(men) 甚至還改善了這些多焦手術患者照明及暗光下的對比敏感度。”
術後較少的豎橢圓形(oblate)角膜
將這些“多焦”角膜的非球麵性(在鷹視角膜地形圖儀(yi) 上測量Q20值)與(yu) 接受單焦治療的相似屈光度的患者組進行比較,顯示多焦治療顯著減少因近視性激光矯正而朝豎橢圓形態的(oblate)轉變,尤其是當初次矯正的近視屈光度低於(yu) -0.5D時。 在詢問患者時,25%患者報告有輕微的光暈、眩光或夜間視力問題,僅(jin) 有一名患者主動抱怨有光暈及眩光。而且,86%受試者報告其遠視力等於(yu) 或好於(yu) 術前戴框架眼鏡或接觸鏡的視力。此外,27%患者報告術後其裸眼近視力得到了改善。但是,60%患者聲稱其術後裸眼近視力比術前最佳矯正視力差。兩(liang) 名患者為(wei) 矯正其近視力而時時使用閱讀眼鏡;兩(liang) 名患者80%時間使用、五名患者半數情況下使用、其餘(yu) 六名患者少於(yu) 20%時間使用閱讀眼鏡以矯正近視力。總體(ti) 上,所有患者對於(yu) 其視覺結果感到75%至100%的滿意度,平均達85%;對於(yu) 遠視力的滿意度大於(yu) 對近視力的滿意度。
根據Vryghem醫生的研究,兩(liang) 種不同切削形態的良好位置創造出一個(ge) 具有多焦特性的更加橫橢圓形態(prolate)的角膜,可獲得良好的遠視力及閱讀視力。在初次矯正近視屈光度-5.0D或以下的患者,治療效果更好。他認為(wei) 他的發現令人鼓舞,因為(wei) 這種多焦切削模式與(yu) 單焦方式相比,可獲得卓越的遠視力、中等的閱讀能力並且最佳矯正視力沒有丟(diu) 失。他補充說,目前這種手術,對於(yu) 所有不適宜做單眼視的近視以及老視患者,隻要其術前角膜厚度允許在一種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治療,已經成為(wei) 其首選的治療方法。
Vryghem醫生預言:“在不久的將來,激光軟件的精細特性,比如F-CAT軟件,可用於(yu) 個(ge) 體(ti) 化非球麵性或Q-值目標的確定,這可能帶來更好及/或更可預測的效果。”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