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晶粒廠晶電與(yu) 廣镓8月9日日舉(ju) 辦重大訊息說明會(hui) ,會(hui) 中通過廣镓與(yu) 晶電透過股份的轉換,廣镓成為(wei) 晶電的子公司,換股比例為(wei) 廣镓普通股4.85股換發晶電普通股1股,整體(ti) 交易金額達40億(yi) 元(新台幣,下同)。業(ye) 界預期,該案有助於(yu) 建立led產(chan) 業(ye) 上遊秩序。
晶電代理發言人尤永升表示,目前廣镓的產(chan) 能以約當2吋的計算,月產(chan) 15萬(wan) 台,如果晶電自行擴充,買(mai) 機台,要達到廣镓規模至少得花80億(yi) 元,晶電以40億(yi) 元股票價(jia) 值取得廣镓的主導權,是劃算交易。
廣镓協理戴子翔表示,廣镓納入晶電最大效益就是廣镓能夠透過晶電的研發、生產(chan) 技術和銷售的平台,將目前約有三分之一負毛利率的產(chan) 能轉替晶電代工,估計2013年廣镓就能轉虧(kui) 為(wei) 盈,晶電也不再受轉投資之累,可以全麵提升經營績效,雙方成本都降,是雙贏格局。
戴子翔強調,晶電與(yu) 廣镓的整合不是合並,主要是考慮到廣镓與(yu) 首爾半導體(ti) 簽有策略聯盟的合約,該公司貢獻廣镓40%的營收,一旦廣镓消滅,與(yu) 首爾的合約就麵臨(lin) 解約; 再者也著眼美國的反托拉斯法案,當晶電和廣镓共同進軍(jun) 美國市場,因股權超過70%,就會(hui) 被視為(wei) 是同一家公司,沒有麵板廠的聯合壟斷問題。
產(chan) 業(ye) 界則指出,該案讓等於(yu) 台灣上遊磊晶廠又少一家,過去台灣業(ye) 者常常自相殘殺,小廠減少,對於(yu) 台灣整體(ti) led產(chan) 業(ye) 的競爭(zheng) 力有幫助,有利於(yu) 建立產(chan) 業(ye) 秩序。
據了解,晶電原持有廣镓50.85%的股權,從(cong) 2012年3月起晶電就派任優(you) 秀工程師進駐,但礙於(yu) 雙方各有股東(dong) ,無法把晶電的資源全麵讓廣镓分享,雙方董事會(hui) 於(yu) 是同意藉由股權的轉換,才能讓晶電全麵導入,從(cong) 各方麵提升廣镓的能力。尤永升表示,晶電將以發行新股的方式,預估晶電將增加56,000張股票,股本將由86億(yi) 元增加到91億(yi) 元,稀釋比率為(wei) 6.2%。
此外,兩(liang) 家公司的股份轉換基準日暫定為(wei) 12月28日,並將於(yu) 9月28日召開股東(dong) 臨(lin) 時會(hui) 通過這項議案。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