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ei) 近日突現3D打印熱,據興(xing) 業(ye) 證券(601377),3D打印並不等同於(yu) “3D快速成型技術”,它隻是眾(zhong) 多快速成型技術之一。快速成型技術大致可分為(wei) 7大類,包括立體(ti) 印刷、疊層實體(ti) 製造、選擇性激光燒結、熔融沉積成型、三維焊接、三維打印、數碼累積成型等。
中航激光是中航重機(600765)子公司,中航重機作為(wei) 控股股東(dong) 持有其30%股權。中航激光技術團隊早在2000年前後,就已經開始投入“3D激光焊接快速成型技術”研發,起初屬於(yu) 跟隨美國的學習(xi) 階段。2005年後,美國從(cong) 事鈦合金激光成型製造業(ye) 務的商業(ye) 公司Aeromet由於(yu) 始終無法生產(chan) 出性能滿足主承力要求的大尺寸複雜鈦合金構件,沒有實現有價(jia) 值的市場應用而倒閉。但中航激光技術團隊並未因此放棄,在國家特別是軍(jun) 方資金的持續支持下,又經過數年奮鬥,終於(yu) 自主突破了“惰性氣體(ti) 保護係統”、“熱應力離散”、“缺陷控製”、“晶格生長控製”等多項世界技術難題、生產(chan) 出結構複雜、尺寸達到4m量級、性能滿足主承力結構要求的產(chan) 品,具有了商業(ye) 應用價(jia) 值。
前不久,在日本機械要素展上,日本KOIWAI公司展出了從(cong) 瑞典Acram公司引進的“電子束逐層成形技術(EBM)”製造的發電設備散熱器。從(cong) 產(chan) 品圖片看,其尺寸在1m量級以內(nei) ,從(cong) 其作為(wei) 發電設備散熱器分析,結構強度和疲勞壽命也無法和中航激光的產(chan) 品相提並論,可以說還有很大差距。
中航激光的3D成型技術在財政部進行國有知識產(chan) 權價(jia) 值評估時,價(jia) 值超過1億(yi) ,史無前例。據悉,不久,該項目還有望獲得代表國家技術領域最高榮譽的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而與(yu) 國內(nei) 類似企業(ye) 對比,無論從(cong) 綜合技術水平還是技術成熟度看,中航激光都具有一定優(you) 勢。
中航激光經過10多年理論與(yu) 技術積累,攻克了對國家具有重大應用價(jia) 值的耐高溫難變形金屬(包括鈦合金、高強鋼、耐高溫高強鋼)大型結構件的激光3D焊接快速成形技術。與(yu) 傳(chuan) 統工藝相比,它節約了90%的十分昂貴的原材料,和相當於(yu) 材料成本1~2倍的加工費用,創造了製造領域90%超高毛利率的神話。
假設加工1噸重量的鈦合金複雜結構件,粗略估計,傳(chuan) 統工藝的成本大約是2500萬(wan) 元,而激光3D焊接快速成型技術的成本僅(jin) 130萬(wan) 元左右,其成本僅(jin) 是傳(chuan) 統工藝的5%。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