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ITRI)結合先進設備、材料、應用等產(chan) 學研30餘(yu) 家廠商,於(yu) 日前在六甲院區舉(ju) 行「激光積層製造產(chan) 業(ye) 群聚」大會(hui) ,以工研院激光技術為(wei) 平台,宣誓跨進3D列印產(chan) 業(ye) ,會(hui) 中並有世界唯二以激光積層列印出的小提琴現場演奏,和以3D金屬列印成醫材、模具、文創應用及周邊廠商十餘(yu) 家一起展出,國內(nei) 3D列印市場蓄勢待發。
工研院南分院執行長徐紹中表示,積層製造技術被預測為(wei) 新一波的製造革命,激光金屬積層製造技術采用逐層堆積製造方法,由傳(chuan) 統「減法式」製造改變成「加法式」3D製造,由塑膠材料進展到金屬材料,也從(cong) 原型製作進化成實際產(chan) 品製作。3D列印,可大幅縮短複雜工件之製作工期,免除多道製程以及轉換加工機所需的時間,使製造方式進入批量客製化,大幅提升製造效率。南分院已引進國內(nei) 第一台金屬材料雷射積層製造設備,以製程技術和應用,連結相關(guan) 廠商共同來推動3D列印的應用和發展關(guan) 鍵技術,未來更朝向針對先進材料的積層製造技術來發展。3D列印在全球不景氣中市場逆勢快速成長,這個(ge) 巨大的影響,台灣產(chan) 業(ye) 不能忽視,值得國內(nei) 廠商共同來投入。
經濟部技術處機電運輸科科長張明煥表示,南部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急需高值化創新應用來帶動產(chan) 業(ye) 發展,激光技術應用涵蓋產(chan) 業(ye) 範圍廣,也是美日歐先進國家的關(guan) 鍵技術,技術處支持工研院在激光技術的研究,過去幾年聚焦在超快激光加工應用與(yu) 光纖激光源的發展,也建立了完整的超快激光實驗室及激光源發展品質量測實驗室,近年來3D列印技術成長飛快,激光是積層技術的關(guan) 鍵,其應用領域市場非常大,希望藉由這個(ge) 技術帶動光學、機電、製程、材料及設備的高值化,與(yu) 南部光電、精密機械、模具、醫材、文創藝術等產(chan) 業(ye) 連結,將南台灣打造為(wei) 先進激光技術及衍生應用產(chan) 業(ye) 群聚的「激光光穀」。
「激光積層製造產(chan) 業(ye) 群聚」是激光光穀第一個(ge) 成立的群聚,工研院今年初完成國內(nei) 第一個(ge) 金屬激光積層實驗室,經過半年來的推展,已協助國內(nei) 廠商相繼投入模具及醫材積層製造,後續將陸續推動激光源、精微檢測等激光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群聚,期待在產(chan) 官學研齊力推動下,讓激光應用成為(wei) 南台灣另一個(ge) 亮點產(chan) 業(ye) 。
工研院引進這套激光積層設備以金屬為(wei) 材料,可以解決(jue) 傳(chuan) 統的金屬複雜曲麵無法量產(chan) 問題,克服模具異形冷卻水路的模流製作問題,甚至應用在客製化醫材,包括牙齒、人工支架、人工骨、人工關(guan) 節及手術器械等製作。技術團隊並與(yu) 國內(nei) 廠商與(yu) 學校進行多項合作,其中一個(ge) 合作案例,成功為(wei) 十餘(yu) 歲黃金獵犬老狗退化的關(guan) 節,裝置3D列印的髖關(guan) 節,並因此將促成第一家以全e化激光積層製造醫材的新公司在南部成立,後續在產(chan) 業(ye) 看好這項技術應用,會(hui) 有更多的國內(nei) 投資在此快速成長的新領域。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