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顯示是繼黑白顯示、彩色顯示、數字顯示後的第四代大色域顯示技術。它采用高效率、高亮度的紅、綠、藍三基色激光作為(wei) 光源,理論上色彩覆蓋範圍能覆蓋人眼所識別色彩的90%,目前能夠達到70%,顏色表現力是平板電視的兩(liang) 三倍,被產(chan) 業(ye) 界認為(wei) 是“人類視覺史上的一次革命”。
我國從(cong) 上世紀80年代開始引進日本的顯像管技術,90年代後期成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電視生產(chan) 國。然而,隨著以日、韓企業(ye) 為(wei) 主導的平板顯示產(chan) 業(ye) 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我國花費數百億(yi) 美元建立的基於(yu) 顯像管技術的電視產(chan) 業(ye) 已經喪(sang) 失了競爭(zheng) 優(you) 勢。在錯過了顯像管顯示和平板顯示自主技術之後,我國在激光技術,尤其是在固態激光技術領域異軍(jun) 突起,和國際差距非常小,很多地方可以保持國際領先,有望搶占新一輪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的製高點。
激光顯示技術對我國產(chan) 業(ye) 發展具有特殊意義(yi) 。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彩電整機生產(chan) 基地,僅(jin) 2007年上半年的產(chan) 量就達3835萬(wan) 台,占全球總產(chan) 量的近一半。但是,中國的電視產(chan) 業(ye) 一直沒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長期處於(yu) “落後——引進——再落後——再引進”的被動局麵。
我國從(cong) 上世紀80年代開始引進日本的顯像管技術,90年代後期成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電視生產(chan) 國。然而,隨著以日、韓企業(ye) 為(wei) 主導的平板顯示產(chan) 業(ye) 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我國花費數百億(yi) 美元建立的基於(yu) 顯像管技術的電視產(chan) 業(ye) 已經喪(sang) 失了競爭(zheng) 優(you) 勢。
目前,國際上已經發展到第10代液晶顯示技術,而我國隻能掌握到5代半,切割尺寸限製在20英寸以下,這個(ge) 尺寸對於(yu) 電視來說無疑太小。我國的平板電視產(chan) 業(ye) 不得不完全依靠進口麵板。據了解,少數外國廠商牢牢壟斷著液晶、等離子體(ti) 麵板、驅動IC等核心部件和技術,而我國處於(yu) 全球平板電視產(chan) 業(ye) 鏈的最末端,隻能依靠進口部件維持生產(chan) ,無法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此外,國外廠商憑借其壟斷優(you) 勢,給我國自主品牌帶來巨大壓力,2007年外資品牌平板電視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自主品牌。“我國在平板顯示領域幾乎沒有核心技術,貢獻的隻是廉價(jia) 勞動力!”
在這樣的形勢下,自主創新的激光顯示技術對我國意義(yi) 非凡。
機會(hui) 能否把握
除了具備自主創新的關(guan) 鍵技術,我國從(cong) 激光材料到光學製造都有很好的產(chan) 業(ye) 基礎,在勞動力方麵也具備優(you) 勢。我國還具備了強大的家電、顯示產(chan) 品整機集成製造能力,一旦生產(chan) 廠家掌握了技術,其生產(chan) 製造能力將無與(yu) 倫(lun) 比。
激光顯示是我國可以和國外一較高下的領域,問題是要向自己能夠具有知識產(chan) 權的方向發展,而不是跟著別人盲目投入。另外,目前國際上還沒有形成對激光顯示產(chan) 業(ye) 發展的技術壟斷,尚未形成國際標準,也為(wei) 我國提供了機會(hui) 。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