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顯示產(chan) 品的生產(chan) 大國和消費大國,由於(yu) 長期缺乏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特別是進入平板顯示時代,整個(ge) 產(chan) 業(ye) 嚴(yan) 重依賴技術引進和關(guan) 鍵部件進口維持生產(chan) ,更無力參與(yu) 國際市場競爭(zheng) 。在國家863計劃、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等項目的支持下,中科院在激光顯示核心關(guan) 鍵技術領域取得了國際領先的突破,為(wei) 我國顯示產(chan) 業(ye) 的自主創新、跨越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目前,國際激光顯示技術已發展到產(chan) 業(ye) 化前期階段,未來3到5年將是全球激光顯示技術產(chan) 業(ye) 化發展的關(guan) 鍵時期。但在我國,產(chan) 業(ye) 上的跨越似乎更難於(yu) 技術上的突破。如何才能將技術優(you) 勢轉化為(wei)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中科院與(yu) 民營資本結合推進激光顯示技術產(chan) 業(ye) 化,或許可以為(wei) 我國更多高新技術邁向產(chan) 業(ye) 化提供一些啟示。
在中科院光電研究院激光顯示研究基地,一段電影短片令感受到了近在眼前的激光時代。花朵綻放、蝴蝶飛舞、魚兒(er) 暢遊,一切都是平常的場景,但清晰而逼真的圖像,極致絢麗(li) 的色彩,帶給人的是難以言表的視覺震撼。
在北京,已經有不少觀眾(zhong) 有幸體(ti) 驗過這種視覺盛宴。“去年7月17日開始,這台激光電影放映機在華星影院4號廳放映了半年,觀眾(zhong) 反映非常好。由於(yu) 激光顯示產(chan) 品投入商業(ye) 運行在全球尚屬首次,所以在國際上引起了很大反響。”光電院激光顯示項目的具體(ti) 負責人畢勇博士說。
然而誰又能想象,幾年前激光顯示首次在中國現身時,完全是另一幅景象。“我清楚記得許祖彥院士利用院裏的儀(yi) 器作第一次激光光源成像的情景,當時大家把屋裏所有的燈全關(guan) 掉,才能隱隱約約看到圖像的影子。雖然很暗淡,但畢竟成像了,證明這條技術路線的可行性。這可是激光顯示的首次集成,具有裏程碑意義(yi) 。”光電院副院長王宇回憶。
有意思的是,我國走激光顯示技術之路隻緣於(yu) 一次偶然的思想碰撞。2000年,在中科院光電院籌建過程中,著名激光技術專(zhuan) 家許祖彥院士和現任科技部副部長、當時還在中科院工作的曹健林同誌,在一次談話中靈光一閃想到這條路線,認為(wei) 應該試一試。於(yu) 是,由光電院投資並組織中科院物理所、理化所、長春光機所等優(you) 勢單位協同攻關(guan) ,並得到了國家863計劃、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等項目的支持。2005年,終於(yu) 成功研發出了一係列激光顯示原理樣機。
偶然迸出的一個(ge) 思想火花,何以被如此認真地對待,從(cong) 而結出了碩果? 因為(wei) 科學家清楚,他們(men) 要做的不是一項技術,而是一個(ge) 產(chan) 業(ye) ;有關(guan) 領導也明白,國家不是在支持一項技術,而是在支持一個(ge) 產(chan) 業(ye) 。
這是一個(ge) 十分重要的產(chan) 業(ye) 。王宇介紹,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成為(wei) 世界顯示產(chan) 品生產(chan) 和消費大國。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製造”在世界範圍內(nei) 崛起,顯示產(chan) 業(ye) 成為(wei) 中國真正有能力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的產(chan) 業(ye) 之一。僅(jin) 2007年上半年,彩電產(chan) 量就達到3835萬(wan) 台,占全球總產(chan) 量約48%。
這又是一個(ge) 迫切需要支持的產(chan) 業(ye) 。由於(yu) 長期缺乏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我國顯示產(chan) 業(ye) 的發展嚴(yan) 重依賴技術引進和關(guan) 鍵部件進口,麵臨(lin) 著巨大的生存壓力。目前,國際上以日、韓企業(ye) 為(wei) 主導的平板顯示產(chan) 業(ye) 已經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傳(chuan) 統的CRT顯示正在被逐步淘汰,我國近20年來積累起來的CRT產(chan) 業(ye) 基礎已經喪(sang) 失競爭(zheng) 優(you) 勢。而在平板顯示領域,由於(yu) 我們(men) 處於(yu) 產(chan) 業(ye) 鏈的最末端,更難以在國際競爭(zheng) 中取勝。
激光顯示為(wei) 我國顯示產(chan) 業(ye) 的重新崛起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現有顯示產(chan) 品的色域空間僅(jin) 能覆蓋人眼所能識別的色彩空間的31.8%,難以真實還原自然色彩。激光顯示作為(wei) 新一代顯示技術,在繼承了數字顯示技術所有優(you) 點的基礎上,以高飽和度的紅、綠、藍三基色激光作為(wei) 顯示光源,解決(jue) 了大色域色彩再現難題,其色域可覆蓋接近90%的人眼可識別色彩,從(cong) 而最完美地再現自然色彩,被認為(wei) 是“一次顯示領域的革命”。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