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
國內(nei) 領先的金屬3D打印設備提供商
如果3D打印能通過對金屬材料的燒結或熔化,直接生成出金屬零部件的製造方式被廣泛應用,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將受到巨大衝(chong) 擊。而機器人則是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唯一能提供成套金屬3D打印設備的上市公司。
近年來,機器人依托激光加工技術優(you) 勢,拓展激光成套裝備業(ye) 務,公司已於(yu) 2012年3季度成功研製出激光快速成型設備,俗稱“3D打印機”,主要采用金屬原料,應用於(yu) 航空航天、船舶等高端裝備製造領域。據公司有關(guan) 人士透露,從(cong) 推出首套金屬3D打印機至今,公司已陸續接到新的訂單。
從(cong) 材料上來說,雖然沙子、人造橡膠、塑料、金屬,甚至生物材料等均可成為(wei) 3D打印原料,但是“金屬”仍是最受關(guan) 注的一個(ge) 領域。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yu) 工程學院教授張海鷗表示,如果在金屬材料上得到廣泛應用,3D打印就可能引領新一輪工業(ye) 革命。
目前,國內(nei) 隻有極少數公司能夠提供成套的金屬3D打印設備,而機器人是其中唯一的上市公司。
記者了解到,機器人從(cong) 2010年開始研製金屬直接成型技術,即俗稱的“金屬3D打印技術”,如今該項技術已基本成熟,並成功推出了擁有自主產(chan) 權和專(zhuan) 利的成套金屬3D打印設備。
據公司有關(guan) 人士介紹,機器人在激光快速成型設備工藝技術方麵經驗豐(feng) 富,包括兼顧加工速度和加工精度的雙光束熔覆技術、冷卻保護氣體(ti) 釋放應力技術、保護性氣體(ti) 配方,以及對應於(yu) 不同金屬材料的專(zhuan) 用工藝方法等。公司生產(chan) 的用於(yu) 激光快速成型的高功率激光器,保證三維成型的高精度5軸聯動數控專(zhuan) 用機床,激光加工頭和傳(chuan) 送鈦合金粉末的自動送粉器等設備成功裝配在激光快速成型設備上,用於(yu) 加工核心部件,為(wei) 我國新型航空、航天器材的生產(chan) 製造提供了有力保障。
除金屬3D打印機之外,機器人的另一項高端產(chan) 品——納米製版打印機采用的也是3D打印技術,該產(chan) 品已成為(wei) 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公司2011年報顯示,納米製版打印技術為(wei) 世界首創,製版一次成型無汙染、綠色環保,是製版技術的革命性更新換代的產(chan) 品。納米材料製版技術不僅(jin) 完全滿足目前主流印刷業(ye) 務在精度、速度、質量上的要求,而且解決(jue) 了設備、耗材成本高以及環境汙染、浪費資源的問題,完成了製版技術從(cong) 感光時代到非感光時代的跨越。
上述公司人士稱,雖然機器人目前已成為(wei) 國內(nei) 領先金屬3D打印設備提供商,但公司未來還將致力於(yu) 成為(wei) 3D打印服務商。
從(cong) 3D打印產(chan) 業(ye) 鏈來說,主要包括3D打印機設備製造、材料供應、模型軟件供應,以及3D打印服務。個(ge) 人消費是3D打印技術未來的重要市場,因為(wei) 並非每個(ge) 人都會(hui) 使用3D軟件進行圖像設計,並非每個(ge) 人都願意購買(mai) 3D打印機,故需要有專(zhuan) 業(ye) 的3D打印服務商提供相關(guan) 服務。
目前,美國已有這樣的3D打印服務商Shapeways,用戶可將自己的產(chan) 品設計創意上傳(chuan) 到社交網站,網站給出各種材料的價(jia) 格,用戶即可實現在線打印。#p#分頁標題#e#
業(ye) 內(nei) 人士預測,雖然目前國內(nei) 的3D打印技術在應用上尚處於(yu) 初始階段,但是在未來的3至5年,3D打印將在工藝、材料上取得重大突破,屆時3D打印技術的應用將呈現爆炸型增長。
銀邦股份
布局3D打印應用領域
“從(cong) 實際應用市場反饋來看,潛在客戶對公司的3D打印成品普遍較感興(xing) 趣。”銀邦股份相關(guan) 人士表示。
在3D打印應用處於(yu) 萌芽之際,以金屬材料製造為(wei) 主業(ye) 的銀邦股份,率先引入國外成熟的3D打印技術開拓應用領域,這與(yu) 當今熱衷於(yu) 3D打印技術的一些公司相比而言略顯“另類”。
銀邦股份主營鋁鋼複合材料,公司借助鋁基多金屬複合材料需求大幅增長廣闊的前景,於(yu) 2012年7月份剛登陸創業(ye) 板。不過,公司並不滿足現狀,不僅(jin) 積極開拓新產(chan) 品的推廣,更涉足3D打印應用領域。在公司看來,開拓該領域屬於(yu) 公司在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上的戰略布局一步重要棋子。
2012年8月15日,銀邦股份與(yu) 無錫安迪利捷分別出資2250萬(wan) 元與(yu) 2750萬(wan) 元,合資成立飛而康快速製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飛而康”),雙方占飛而康注冊(ce) 資本的45%與(yu) 55%。在媒體(ti) 報道後,公司承認飛而康主營業(ye) 務中有部分產(chan) 品涉及激光快速成型技術,由此揭開了公司涉足3D打印的事實。
據了解,3D打印技術實際上是一係列快速成型技術的統稱,其基本原理都是疊層製造,其主要工藝激光燒結(SLS),立體(ti) 光刻(SLA),熔融沉積製造(FDM)等。據公司相關(guan) 人士介紹,飛而康一方麵將引入國外已成熟的粉末床技術來製造成品,另一方麵將提供3D打印所需的金屬粉末。
一位長期關(guan) 注該領域的行業(ye) 研究員表示,“粉末床技術屬於(yu) 激光燒結SLS工藝,該技術有較大的優(you) 勢,一方麵在加工粉末過程中可以反複使用,讓原材料利用率高達95%,另外一方麵可以大幅節省時間,大幅縮短產(chan) 品從(cong) 設計到產(chan) 出的周期。”
銀邦股份雖然對3D打印業(ye) 務頗為(wei) “謹慎”,但對該飛而康產(chan) 品的未來仍充滿了“期待”。公司表示,長期而言,隨著飛而康的技術、產(chan) 品的推廣獲得實質性突破,飛而康可能會(hui) 為(wei) 公司帶來一定的投資收益。
光韻達
涉足3D打印“預期”強
快捷性、個(ge) 性化,與(yu) 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的去料加工技術相比,以3D打印為(wei) 代表的快速成型技術被看作引發新一輪工業(ye) 革命的關(guan) 鍵要素。落至資本市場,3D打印全新的技術理念亦促使投資者不斷挖掘相關(guan) 概念股,由於(yu) 現今成熟的3D打印技術多以高能激光作為(wei) 發生器,個(ge) 別從(cong) 事精密激光應用的上市公司因此一度受到市場熱捧。
作為(wei) 國內(nei) 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的精密激光創新應用商,光韻達自2005年成立以來一直專(zhuan) 注於(yu) 從(cong) 事精密激光製造與(yu) 服務業(ye) 務,生產(chan) 和銷售的主要產(chan) 品包括激光模板和精密金屬零件,提供的加工服務則包括柔性線路板激光成型服務和激光鑽孔服務。而公司在精密激光技術方麵所擁有的諸多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令外界對其進入3D打印領域一直抱有預期。#p#分頁標題#e#
去年8月末,光韻達便因其激光概念遭到遊資爆炒,公司隨後澄清表示,3D打印技術屬於(yu) “加成法”製造工藝,而公司目前使用的激光技術均屬於(yu) “減成法”工藝,兩(liang) 者的工藝原理並不一樣。
一位長期關(guan) 注光韻達的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盡管公司當前從(cong) 事的“減成法”技術工藝與(yu) 3D打印不同,但兩(liang) 種工藝實際上也有一些共通之處,故光韻達未來進軍(jun) 3D打印的“門檻”並不高,反之,公司現有的激光技術經驗則為(wei) 其從(cong) 事3D打印奠定了基礎。
“表麵上看,一家企業(ye) 隻要購買(mai) 一套設備及相關(guan) 材料粉末即可從(cong) 事3D打印,其實不然。”另有分析人士指出,在3D打印生產(chan) 環節,相關(guan) 激光類型的選擇是較大難點。從(cong) 實際案例看來,根據原材料的差別、製件的幾何尺寸以及所要達到的力學性能來進行激光參數的選擇是一個(ge) 非常複雜的過程,若要生產(chan) 出合格產(chan) 品,企業(ye) 需要根據實際要求對激光參數等進行精準選擇。
回看光韻達,公司通過多年的研發和技術積累,已建立了激光應用技術數據庫,其中包括紅外、紫外等各種激光的加工特性,金屬、非金屬等各種材料的最優(you) 加工方式,以及各種激光器、導光係統、移動係統、精密控製係統、檢測係統等激光加工子係統的測試結果以及組合效果,還包括針對不同材料的產(chan) 品進行加工的激光種類選擇、激光加工設備、加工工藝選擇、加工參數、輔助設備和輔助手段以及各種後處理方法的最優(you) 配置。在此背景下,光韻達從(cong) 事3D打印也便有了充足的技術儲(chu) 備。
記者另注意到,光韻達從(cong) 事的精密激光製造與(yu) 服務,主要是向客戶提供個(ge) 性化的產(chan) 品和服務,具有小批量、多品種、非標準化以及交貨期短、對客戶的需求快速反應的特點。而與(yu) 傳(chuan) 統製造工藝相比,個(ge) 性化、小批量、快捷性正是3D打印技術的優(you) 勢所在,因此從(cong) 主業(ye) 經營考慮,光韻達未來若介入3D打印行業(ye) ,也並不出乎市場意料。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