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執行此次任務的長征三號甲遙十九運載火箭從(cong)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起飛後,經過約846秒的飛行,將第八顆北鬥導航衛星送入近地點約200千米、遠地點約35991千米,傾(qing) 角55度的預定軌道。本次北鬥導航衛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北鬥區域衛星導航係統的基本係統建設已經完成,我國自主衛星導航係統建設進入新的階段。
距離地麵幾萬(wan) 公裏的導航衛星,如何對其實現精密測控?在衛星上安裝激光反射器是個(ge) 很好的解決(jue) 辦法。記者昨天從(cong)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獲悉,由楊福民研究員主持研製的國產(chan) 衛星激光反射器,經過北鬥二代M1衛星兩(liang) 年多的運行證明,其性能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這套激光反射器被國際激光測距組織確認為(wei) 目前“最佳設計”,已引起美國宇航局、歐洲航天局、俄羅斯航天局同行的關(guan) 注。
衛星激光反射器是一種光學設備,通過將地麵激光站發射到衛星的激光脈衝(chong) 反射回地麵站,實現對衛星距離、軌道的精確測量。但是,由於(yu) 導航衛星一般都在數萬(wan) 米的高空,距離遠,激光回波信號較弱,不易測量,激光發射器的設計、加工因此成為(wei) 難點。
由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製的激光反射器,采用國產(chan) 石英玻璃,具有重量輕、麵積較小、回波信號較強和測量精度高等特點,多項技術指標都優(you) 於(yu) 美國、俄羅斯的同類產(chan) 品。從(cong) 2008年12月起,多套由不同國家生產(chan) 的激光反射器分別安裝在GPS導航係統、伽利略導航係統以及北鬥導航係統的試驗衛星上,開展性能“大比拚”。結果顯示,中國北鬥二代試驗星安裝的國產(chan) 激光反射器,其返回信號顯著強於(yu) 其他衛星。 (記者 章迪思 通訊員 黃辛)
北鬥二代總共有35顆衛星,其中5顆地球同步,30顆中地軌道,而GPS,僅(jin) 有24顆中地軌道衛星(沒有地球同步衛星),可以看出北鬥二代有相當程度的改進。2009年北鬥星上天,2010年開始為(wei) 中國和周邊中華文化圈提供基本服務,再過一年開放信號給全球,那就真正標誌著我國(Beidou)成為(wei) 繼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和歐洲(Galileo)之後自主研製建立完整衛星導航係統的國家。
-
早些時候,當中國宣布其本土研製的"北鬥二代"衛星導航係統將用於(yu) 北京奧運會(hui) 期間的交通調度和場館監控時,歐洲人大吃一驚。
中國是歐盟斥資達34億(yi) 歐元的"伽利略"衛星導航項目的最重要的非歐洲夥(huo) 伴。北京將對該項目投資2.3億(yi) 歐元,歐洲的公司也希望借此進入誘人的中國交通和通信市場。
但是,隨著中國官員們(men) 暗示"北鬥二代"係統的信號將免費提供給本國及亞(ya) 洲其他國家,該係統將與(yu) "伽利略"競爭(zheng) 亞(ya) 洲市場。
"如果中國要推出一套民用全球衛星定位係統,我們(men) 將重新評估與(yu) 中國的關(guan) 係,我們(men) 對幫他們(men) 打入市場不感興(xing) 趣。"歐盟委員會(hui) 負責"伽利略"計劃的保羅沃霍夫說。"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說,這是競爭(zheng) ,會(hui) 影響到與(yu) 他們(men) 的一些合作"。
中國最初於(yu) 2003年參加"伽利略"計劃,當時歐盟把中國視為(wei) 重要的新興(xing) 經濟大國。"我們(men) 與(yu) 中國簽協議時,尚不明了日後的影響。"沃霍夫說,"我們(men) 不久意識到,如果允許共同出資,會(hui) 麵臨(lin) 有關(guan) 共同所有權的複雜討論"。
"現在已經很清楚,‘伽利略'係統惟一的所有者是歐洲,我們(men) 有必要達成另外的協議"。
歐盟官員坦承,中方對被當作小夥(huo) 伴對待感到不快。但同時中國也表態想加入新近起死回生的"伽利略"計劃。在歐盟接管"伽利略"計劃資金問題後不到三周,一個(ge) 中國代表團就抵達布魯塞爾訪問。
沃霍夫說:"與(yu) ‘伽利略'的政治合作在中國一直是大事情。這是中歐戰略關(guan) 係的一部分,也是抗衡美國的戰略夥(huo) 伴關(guan) 係的一部分。"
中國需要"伽利略"還有其他原因:它的空間科學家仍然做不到歐洲的工程技術水準。"技術轉讓是重要考慮",沃霍夫說。
"伽利略"計劃業(ye) 已刺激美俄分別升級"全球定位係統"和"格洛納斯"係統。"‘伽利略'係統的精確性對於(yu) 軍(jun) 事或情報的用途大於(yu) 商業(ye) 用途。"英國議會(hui) "伽利略"計劃顧問理查德諾斯說。
諾斯博士說:"中國對‘伽利略'抱有極大興(xing) 趣的部分原因是可向‘北鬥'係統轉移軍(jun) 事技術。這很難阻止。"
正因為(wei) 此,台灣和美國一直向歐盟施壓,要求其減少與(yu) 中國的合作。布魯塞爾當代中國研究所的喬(qiao) 納森爾斯拉格說:"中國的(‘北鬥二代')項目顯然是基於(yu) 歐洲的技術。中國人知道歐洲的技術規範和標準。他們(men) 把它用於(yu) 自己的項目。"
諾斯博士認為(wei) ,"中國在‘伽利略'計劃上的合作推翻了所謂的(歐盟)武器禁運。顯然,這種衛星導航技術將增強中國的軍(jun) 事力量"。
北京目前宣布"北鬥二代"係統將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hui) 舉(ju) 行時完全投入使用。因而這套係統在奧運會(hui) 期間的使用將十分有限。
駐澳門的中國參與(yu) "伽利略"計劃問題專(zhuan) 家何塞卡洛斯馬蒂亞(ya) 斯說:"有關(guan) 將‘北鬥二代'用於(yu) 奧運會(hui) 的宣示可能隻是象征性的。布設衛星群是需要時間的。"他表示,中國可能是在向歐盟發出信號,它希望被作為(wei) 衛星導航的平等夥(huo) 伴來對待,而不是低人一等。
歐盟接管"伽利略"計劃資金問題時,歐盟運輸事務專(zhuan) 員雅克"巴羅說,"專(zhuan) 有的導航是實力的象征"。中國肯定不會(hui) 不懂這一點。#p#分頁標題#e#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