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材料複雜
在引進的科研課題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機械學部依托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恒主持的快速成型製造項目,俗稱“3D打印”。該技術即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一層又一層的疊加,最終直接“打印”出產(chan) 品,實現“數字化製造”。
在最近春節期間熱播的電影《十二生肖》中,就用到了該技術。成龍飾演的角色戴一副掃描手套,把獸(shou) 首摸了一遍,將數據傳(chuan) 進電腦,機器依據數據模型很快造出一模一樣的仿品。從(cong) 電影中看到,兩(liang) 支機器手將獸(shou) 首的粉末狀材料層層疊加,這就是“3D打印”。
之所以使用“打印”一詞,因其原理與(yu) 傳(chuan) 統打印機相似,都通過電腦操作完成,依圖樣複製。但本質不同,傳(chuan) 統打印機的原料是墨粉,而3D打印機則需要一個(ge) 龐大的材料係統,根據產(chan) 品需要而配備各種材料,包括光敏樹脂、塑料、尼龍,甚至是金屬。打印過程中,兩(liang) 層之間要用膠水固化黏結。
製造飛機更穩固
盧秉恒院士表示,3D打印具有製造周期短,適合單件個(ge) 性化需求等特點,在製造大型薄壁件、蜂窩狀複雜結構部件、鈦合金等難加工、易熱成形零件方麵具有較大優(you) 勢。由於(yu) 3D打印技術不需要生產(chan) 線,使得生產(chan) 成本大大降低、生產(chan) 周期也得以縮短,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材料廢棄。
以飛機製造為(wei) 例,傳(chuan) 統飛機製造切削加工要去除95%以上的材料,3D打印技術則利用金屬粉末隻打印必需的部分,不浪費一點兒(er) 金屬,節省了原材料。與(yu) 傳(chuan) 統製造方法相比,3D打印製造出的零件更輕,能夠實現結構、型麵複雜多樣,並且都是自然無縫連接,結構之間的穩固性和連接強度要遠遠高於(yu) 傳(chuan) 統方法。2011年8月,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工程師設計並試飛了世界上第一架“打印”出來的飛機。這架飛機的外殼是由一款專(zhuan) 門打印尼龍材質的3D激光打印機一層層地疊印而成的,相當輕便。鑒於(yu) 其飛行時速達100公裏,其質地緊密程度確實超乎人們(men) 的想象。
以細胞為(wei) “墨”打印器官
3D打印技術在全球範圍內(nei) 尚處於(yu) 起步階段,但成本優(you) 勢、技術優(you) 勢、個(ge) 性化優(you) 勢多重疊加使得3D打印技術迅速轉變為(wei) 全球先進製造的新動向,被譽為(wei) 第三次工業(ye) 革命的典型代表。“可以想象,這一技術將帶動出一整條產(chan) 業(ye) 鏈,例如有專(zhuan) 門設計產(chan) 品造型的,有專(zhuan) 門製作原材料的。技術應用於(yu) 生活中,每個(ge) 城市可以有幾個(ge) 3D打印室,顧客想要什麽(me) 樣的產(chan) 品,到打印室定做。當然,這勢必會(hui) 造成一些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產(chan) 生影響。”雖然技術還未投產(chan) ,但未來圖景已在郝局長心中成型。目前,西安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ye) 大學等高校已經取得了一批基礎研究和產(chan) 業(ye) 化成果,部分甚至處於(yu) 世界領先水平。
目前,3D打印技術主要被應用於(yu) 產(chan) 品原型、模具製造以及藝術創作、珠寶製作等領域,替代這些領域傳(chuan) 統依賴的精細加工工藝,在生物工程與(yu) 醫學、建築、服裝等領域,3D打印技術的引入也為(wei) 創新開拓了廣闊的空間。2010年澳大利亞(ya) Invetech公司和美國Organovo公司合作,嚐試以活體(ti) 細胞為(wei) “墨水”打印人體(ti) 的組織和器官,是醫學領域具有重大意義(yi) 的創新。
#p#分頁標題#e# 盧秉恒透露,目前已有在青島建立膠東(dong) 3D成型技術研究院的設想,主要進行3D打印機身的應用驗證以及鈦合金飛機機身3D打印、3D成型飛機精密件製造等工藝的產(chan) 業(ye) 化開發。
環保物聯網實時監測排汙
近一段時間,濰坊企業(ye) 向地下水排汙事件,暴露出環保部門在監管中的有心無力,而軟件學院帶來的“膠州彩雲(yun) 穀”項目,將可能大大提高環保部門監管效率。該項目依托環保物聯網總量控製—排汙權交易雲(yun) 計算係統,環保部門在企業(ye) 的排汙口安放物聯網終端,終端可實時監控排汙量,由此構成環保物聯網;企業(ye) 每年有允許範圍的排汙量,沒有用完的可進行買(mai) 賣交易,這種交易許多地區已有先例,在物聯網基礎上,排汙權交易可在雲(yun) 計算平台上進行。“環保部門不必再親(qin) 力親(qin) 為(wei) 地采樣測汙,企業(ye) 反而要經常到係統裏查詢排汙量,以便到雲(yun) 係統裏交易。”科技局工作人員說,發展起來後,排汙權交易係統可能發展成股票交易大廳的形式。
這一係統的建立,相應地將帶動環保儀(yi) 器、IT、硬件、軟件、物聯網技術、雲(yun) 技術、數據應用、遙感、導航等一係列與(yu) 環保相關(guan) 的國內(nei) 外優(you) 秀企業(ye) 和研發機構入駐,從(cong) 整體(ti) 上提升膠州地區的環保高新技術的實力。
各學部涉及多個(ge) 項目
材料學部涉及電力材料製造中心、輕質電子封裝材料中心、環保表麵處理中心、生物材料中心,其中電力材料製造中心和輕質電子封裝材料中心主要進行成果轉化,其他兩(liang) 個(ge) 中心進行科研實驗和中試。
電氣技術學部主要涉及國家海底電氣裝備實驗室和海上飛機場項目,其中國家海底電氣裝備實驗室項目屬國家級科技攻關(guan) 項目,該項目由西安交大工程院院士邱愛慈院長主持。
能源與(yu) 動力學部主要涉及節能減排設備中試、生物質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油氣潔淨能源高效綜合利用等項目的實驗及中試平台的建設。目前,西安交大能動學院趙欽新教授已與(yu) 青島達能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青島達能-西安研究院”,正合作開發“火電廠煙氣深度冷卻增效減排技術”,未來將繼續加強與(yu) 膠州、青島的企業(ye) 合作。
生物與(yu) 營養(yang) 學部涉及線粒體(ti) 營養(yang) 品項目,主要進行成果轉化。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