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將物品放到平台上,激光儀(yi) 和攝像頭的組合就能采集到數據,並生成一個(ge) 可用於(yu) 打印的數字文件。這個(ge) 文件可被拿去3D打印機上做個(ge) 一模一樣複製品。
該更新一下“複製—粘貼”的定義(yi) 了,以前這個(ge) 操作隻能用於(yu) 數字化的內(nei) 容,現在進入了物理世界。
4年前,在奧斯汀的SXSW大會(hui) 上,一家名為(wei) MakerBot的創業(ye) 公司展示了首台桌麵3D打印機——外觀簡陋,但能吐出塑料小玩意兒(er) 的機器,引起了極大轟動。4年後,這家成功的3D打印機製造商再度來到SXSW大會(hui) 做開幕演講,並展示了首個(ge) 桌麵3D掃描儀(yi) 的原型,這讓他們(men) 在今天再次成為(wei) 媒體(ti) 的焦點。

最近1年來,3D打印的門檻確實在不斷降低,尤其是眾(zhong) 多價(jia) 格低廉的機型的出現和普及。愛好者們(men) 也利用3D打印機,創造從(cong) 衣服到槍支在內(nei) 的一切物件。但是3D建模的難度仍然是最大的門檻之一,對那些CAD(computer-aideddesign,電腦輔助設計)的門外漢來說,要用3D打印機創作一個(ge) 完美的物品,仍可望不可及。而MakerBot這台3D掃描儀(yi) 瞄準解決(jue) 的就是建模難題,它將物理世界中的物品數字化,作為(wei) 3D打印機的補充組合。
根據他們(men) 官方的介紹,這台名為(wei) “Digitizer”的掃描設備,有一個(ge) 可以旋轉的平台,隻要將物品放到平台上,激光儀(yi) 和攝像頭的組合就能采集到數據,並生成一個(ge) 可用於(yu) 打印的數字文件。這個(ge) 文件可被拿去3D打印機上做個(ge) 一模一樣複製品。
MakerBot說,他們(men) 的掃描儀(yi) 能創建一個(ge) 極其精密的數字化模型,不會(hui) 存在氣孔、裂紋等,物品的內(nei) 部和外部也能明確被定義(yi) ,整個(ge) 時間在3分鍾以內(nei) 。
這個(ge) 3D掃描儀(yi) 將於(yu) 今年秋季進入市場,目前還未公布具體(ti) 的售價(jia) ,但參考MakerBot打印機的售價(jia) ,2000-3000美元會(hui) 是個(ge) 非常可能的價(jia) 位。
——3D打印也很快即將要進入了“複製-粘貼”階段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