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3D打印:製造業“逼上梁山”?(二)

星之球激光 來源:光明日報2013-03-19 我要評論(0 )   

新工業(ye) 革命:中國能否抓住機遇 第三次工業(ye) 革命在中國成為(wei) 關(guan) 注焦點,源於(yu) 一本美國經濟學家傑裏米的著作《第三次工業(ye) 革命》,書(shu) 中預言,新能源與(yu) 互聯網的融合將帶來第三次...

        新工業(ye) 革命:中國能否抓住機遇

  第三次工業(ye) 革命在中國成為(wei) 關(guan) 注焦點,源於(yu) 一本美國經濟學家傑裏米的著作《第三次工業(ye) 革命》,書(shu) 中預言,新能源與(yu) 互聯網的融合將帶來第三次工業(ye) 革命。

  苗圩表示,近一段時期國際社會(hui) 對“第三次工業(ye) 革命”討論較多,認為(wei) 信息技術和製造業(ye) 的融合,加上能源、材料、生物等領域的技術突破,可能引發新一輪的產(chan) 業(ye) 變革。

  中國社科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黨(dang) 委書(shu) 記、副所長黃群慧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第三次工業(ye) 革命的提出之所以受到重視,與(yu) 國際金融危機以後,主要發達國家開始實施再工業(ye) 化戰略,需要尋找產(chan) 業(ye) 的支撐點有關(guan) 。我們(men) 研究認為(wei) ,製造業(ye) 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的突破是第三次工業(ye) 革命的核心。

  “盡管新的科技和產(chan) 業(ye) 革命何時發生、挑戰是什麽(me) 、機遇在哪裏,還有待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廣泛應用,必將成為(wei) 新一輪產(chan) 業(ye) 革命孕育發展的重要動力。”苗圩說。

  至於(yu) 3D打印能否打開第三次工業(ye) 革命的大門,黃群慧表示,第三次工業(ye) 革命不能理解為(wei) 僅(jin) 僅(jin) 有3D打印、計算機模擬或者信息化等個(ge) 別新製造技術和設備的出現和應用,可以說,這幾方麵的變革都有,但是它實質上是一個(ge) 內(nei) 涵豐(feng) 富、多層次,已經發生突破,但仍處於(yu) 演進中的整個(ge) 工業(ye) 係統變革。

  世界政經格局深度調整和新一輪科技革命為(wei) 中國創造了新機遇。這是一場爭(zheng) 奪未來的競爭(zheng) ,每一個(ge) 國家都想搶占先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鄭新立表示,對於(yu) 中國來說,第三次工業(ye) 革命是不可多得的曆史機遇。前兩(liang) 次工業(ye) 革命中國都落後於(yu) 世界,而麵對新一輪工業(ye) 革命之機,作為(wei) 後發國家的中國,應充分利用好全球科技創新資源,在更高起點上實現趕超和跨越。

工信部聯合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開展的專(zhuan) 題研究顯示,雖然第三次工業(ye) 革命是一個(ge) 較長的過程,也不可能完全替代既有的生產(chan) 方式和發展模式,但卻為(wei) 後發國家成功實現趕超打開了一扇“機會(hui) 窗口”。

  苗圩表示,工信部將密切跟蹤研究,加強技術積累和前瞻部署,努力搶占未來科技和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製高點。

       3D打印:製造業(ye) “逼上梁山”?

  目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中國3D打印技術產(chan) 業(ye) 聯盟理事長王華明帶領的團隊,運用3D激光直接製造技術“打印”出了C919大型客機機頭工程樣件研製所需的鈦合金主風擋窗框。他說:“大概用了不到55天,就做出來四個(ge) 框,省時省錢。”

  “創新驅動”是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靈魂”。當下,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成本正逐年上升,要在新一輪競爭(zheng) 中勝出,得靠技術創新優(you) 勢。

  黃群慧說,2005年中國勞動力的平均成本是美國的22%,到2010年達到了31%,而到了2015年會(hui) 達到60%。如果這個(ge) 趨勢繼續下去,就會(hui) 弱化我國勞動力成本的優(you) 勢,也會(hui) 弱化中國製造的優(you) 勢。

  盡管3D打印還未得到廣泛應用,但是,中國製造企業(ye) 已有強烈的危機意識。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表示,現在看來,第三次工業(ye) 革命、3D打印不再遙遙無期。智能化生產(chan) ,個(ge) 性化製造,大幅降低成本,這對傳(chuan) 統製造企業(ye) 的挑戰確實是太大了,也對企業(ye) 的轉型發展提出了緊迫要求。

  據悉,海爾的競爭(zheng) 對手之一,美國通用公司(GE)去年把洗衣機和全新的熱水器生產(chan) 線從(cong) 中國搬遷回了美國。GE工會(hui) 主席對媒體(ti) 說,遷回美國的生產(chan) 線采用了全流程管理模式,使得熱水器產(chan) 品降價(jia) 超過了20%。

  “全流程管理就是個(ge) 性化製造,這在中國還做不到。”張瑞敏表示,在第三次工業(ye) 革命中,大規模製造的工廠將麵臨(lin) 挑戰。

  曾經,流水生產(chan) 線讓小作坊變成了大工廠,如今,3D打印技術改變了製造業(ye) 流程,讓大工廠有望再變成個(ge) 性化的“小作坊”。預計,未來的家具生產(chan) 商將不再需要設計千篇一律、缺乏新意的產(chan) 品,而是根據顧客的意願設計產(chan) 品圖,再通過3D打印製造出獨具特色的成品……

  基於(yu) 全球製造業(ye) 整體(ti) 出現低迷態勢,許多人將製造業(ye) 複興(xing) 的希望寄托於(yu) 3D打印技術。在王華明看來,3D打印技術確實帶有一種變革性,短流程、低成本、數字化、高性能的裝備構建製造一體(ti) 化技術,對於(yu) 高性能難加工構建技術是一場革命。

  3D打印的興(xing) 起,會(hui) 對中國製造業(ye) 造成哪些衝(chong) 擊?王華明說,3D打印是一匹千裏馬,確有用武之地。但是,至少從(cong) 目前來看,3D打印和傳(chuan) 統製造都有各自的優(you) 勢,兩(liang) 者不可互相取代,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nei) ,3D打印與(yu) 傳(chuan) 統製造工藝將不可分割地共存。

  很多從(cong) 事3D打印研究的專(zhuan) 家與(yu) 王華明的觀點一致,從(cong) 目前來看,3D打印機不會(hui) 徹底取代車床、鑽頭、衝(chong) 壓機、製模機等傳(chuan) 統工具,傳(chuan) 統的標準化生產(chan) 方式仍然會(hui) 是主流。3D打印不會(hui) 把中國製造“逼上梁山”,反而會(hui) 成為(wei) 傳(chuan) 統生產(chan) 方式的“好哥們(men) ”。

  目前,材料供給成為(wei) 3D打印技術發展的最大瓶頸。由於(yu) 3D打印技術目前總體(ti) 並不成熟,產(chan) 業(ye) 規模並不大,所以國內(nei) 生產(chan) 3D打印材料的企業(ye) 極少,很多金屬材料更是依賴進口。而在材料性能、數據積累上,全世界都處於(yu) 非常不足的狀態,且有關(guan) 數據積累也大多集中在鈦合金等貴金屬材料上,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3D打印的成本,限製了該技術的普及。

  對於(yu) 3D打印機的發展方向,江蘇省社會(hui) 科學院院長劉誌彪表示,一是高附加值的核心“打印機”裝備類產(chan) 品,另一個(ge) 是特種耗材類的新材料。

他表示,現在3D打印正處於(yu) 行業(ye) 創新的活躍期,應避免各地政府競相上馬,過度競爭(zheng) ,要重點在若幹產(chan) 業(ye) 鏈環節支持幾家團隊實力強、研發基礎紮實的企業(ye) 作為(wei) 發展這個(ge) 產(chan) 業(ye) 的先導。

        3D打印簡史

  1986年,Charles Hull開發了第一台商業(ye) 3D印刷機。

  1993年,麻省理工學院獲3D印刷技術專(zhuan) 利。

  1995年,美國ZCorp公司從(cong) 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唯一授權並開始開發3D打印機。

  2005年,市場上首個(ge) 高清晰彩色3D打印機Spectrum Z510由ZCorp公司研製成功。#p#分頁標題#e#

  2010年11月,世界上第一輛由3D打印機打印而成的汽車Urbee問世。

  2011年6月6日,發布了全球第一款3D打印的比基尼。

  2011年7月,英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台3D巧克力打印機。

  2011年8月,南安普敦大學的工程師們(men) 開發出世界上第一架3D打印的飛機。

  2012年11月,蘇格蘭(lan) 科學家利用人體(ti) 細胞首次用3D打印機打印出人造肝髒組織。(楊亮 整理)

       名詞解釋

  3D打印技術

  又稱增材製造技術、激光堆積型技術或激光快速成型技術。通過3D打印機,采用計算機輔助設計、遠程數據傳(chuan) 輸、激光掃描、材料熔融等一係列技術,以分層加工、迭加成形的方式逐層增加材料來生成3D真實物體(ti) 。3D打印機所使用的材料,自然不是紙或墨水,而是一些可以發生固化反應的材料,現在可以作為(wei) 原材料的東(dong) 西已經多種多樣,包括樹脂、塑料、陶瓷、金屬等。3D打印技術最突出的優(you) 點是無需機械加工或模具,就能直接從(cong) 計算機圖形數據中生成任何形狀的物體(ti) ,從(cong) 而極大地縮短產(chan) 品的研製周期。

  第一次工業(ye) 革命

  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人類開始進入蒸汽時代)。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由一係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cong) 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chan) 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向英國乃至整個(ge) 歐洲大陸傳(chuan) 播,19世紀傳(chuan) 至北美。第一次工業(ye) 革命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chan) 取代個(ge) 體(ti) 工場手工生產(chan) 的一場生產(chan) 與(yu) 科技的革命。

  第二次工業(ye) 革命

  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人類開始進入電氣時代,並在信息革命、資訊革命中達到頂峰)。1870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yu) 工業(ye) 生產(chan) ,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這就是第二次工業(ye) 革命。當時,科學技術的突出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個(ge) 方麵,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nei) 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製、新通訊手段的發明。

  第三次工業(ye) 革命

  第三次工業(ye) 革命體(ti) 係底層是高效能運算、超級寬帶、激光粘結、新材料等“通用技術”,中層是以人工智能、數字製造、工業(ye) 機器人為(wei) 代表的製造技術和工具,高層是應用了前述新的通用技術和製造技術的大規模生產(chan) 係統、柔性製造係統和可重構生產(chan) 係統。這個(ge) 體(ti) 係的有效運行形成了全球化生產(chan) 、個(ge) 性化製造、社會(hui) 化製造等新的技術經濟範式。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