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光高功率激光實驗裝置。

邵平在工作。

朱寶強、邵平、周申蕾和範薇在一起研討工作。
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聯合實驗室內(nei) 的神光Ⅱ高功率激光實驗裝置,被譽為(wei) “在地球上人造一個(ge) 小太陽的大科學工程”。
多年來,神光Ⅱ裝置相繼獲得國家、中科院和上海市的各類獎項以及“全國十大科技進展”等殊榮。
今天,神光Ⅱ及其第九路裝置依舊保持著高效運轉,並一次次刷新我國在高功率激光研究領域的紀錄。
各路科研人員每每談起至今已高效運行十餘(yu) 年、打靶5000餘(yu) 發、平均成功率超過90%的神光Ⅱ裝置的時候,總是從(cong) 心裏感謝為(wei) 裝置正常運轉而精益求精,為(wei) “一切服務於(yu) 科學實驗”而晝夜加班的運行支撐團隊。
邵平:喜歡挑戰,喜歡鑽研
不善言辭,是邵平給人的第一印象。“精密裝校的問題,交給邵平考慮”。一句平淡的話,表現出的是神光運行團隊對邵平的高度信任。
作為(wei) 高級實驗師的邵平,是光機所的技校生,“是神光係列裝置研製給予我展示的舞台,鍛煉了我,也成就了我”。
他帶領團隊完成了8路神光Ⅱ裝置主放大器係統的研製改進,為(wei) 裝置的高效運行提供了保障,並創新完成神光Ⅱ裝置靶場係統相關(guan) 單元技術改進,同時製定的高精度靶定位瞄準技術,滿足了物理實驗的特殊要求,得到國防軍(jun) 工用戶的高度讚揚。
神光Ⅱ裝置是國內(nei) 首台具備相關(guan) 實驗能力的大型激光裝置,靶場分係統也是物理實驗、物理診斷結合最緊密的地方。作為(wei) 靶場運行負責人,邵平盡一切可能滿足用戶要求,經常加班加點與(yu) 用戶一起討論原理,解析實現方案,完善靶場功能。
邵平表示,“我閑不下來,喜歡挑戰,喜歡鑽研,享受克服困難後的喜悅”。
周申蕾:不允許失敗
研究員周申蕾出生在江蘇泰州,他所追求的理想是搞科研,在開展高功率激光光束控製技術及放大器技術研究中,他就解決(jue) 了高功率激光驅動器的重大技術問題。自從(cong) 負責神光Ⅱ裝置的運行工作以來,通過一係列的技術改進及合理的組織管理,神光Ⅱ裝置的年運行成功率保持在較高水平,在國際同類裝置的運行效率方麵處於(yu) 前列,對此他“特別興(xing) 奮”,獲得2012年中科院盧嘉錫獎是對他工作的褒獎。但他私下告訴記者:“其實運行保障工作壓力很大,不允許失敗。”
朱寶強:做工程有成就感
在北京大學物理係獲碩士學位的研究員朱寶強,一直從(cong) 事高功率固體(ti) 激光驅動器的研製與(yu) 維護。剛開始進行倍頻技術研究時,需要大口徑晶體(ti) ,當時這種晶體(ti) 進口要2.5萬(wan) 美元一個(ge) ,誰也不敢碰它,朱寶強那時工資隻有400多元,“如果碰壞了也賠不起啊,但為(wei) 了工作隻能硬著頭皮上”。
就是憑著這股勁頭,朱寶強和他的小組在開展神光Ⅱ倍頻係統的設計、研製和調試中,解決(jue) 了晶體(ti) 的定位和控製等技術難題,倍頻和三倍頻轉換效率等主要指標均達到國際同類裝置的先進水平;開展大口徑四倍頻技術研究,為(wei) 神光Ⅱ係統成功完成湯姆遜探針光實驗作出貢獻,提高了激光裝置在國際上的聲譽。
他同時還獲得2003年度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入選中科院“現有關(guan) 鍵技術人才”計劃。
範薇:吃虧(kui) 就是占便宜
“愛崗敬業(ye) 、顧全大局”是同事對範薇的共同印象。每當實驗室有任務命令下達時,範薇總是積極響應,第一個(ge) 行動起來。工程任務節點緊,範薇經常加班至深夜,但她毫無怨言。據了解,這裏的支撐保障人員基本上沒有高溫假,因為(wei) 那時是做實驗的“旺季”。範薇常說,“吃虧(kui) 就是占便宜”,即使活幹得比別人多,心裏還是覺得很充實。
作為(wei) 相關(guan) 關(guan) 鍵技術人員之一,範薇在高功率激光完成單縱模激光器的技術攻關(guan) 中,攻克了單縱模單偏振光纖分布反饋激光器的製作過程中最為(wei) 核心的技術問題,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解決(jue) 了當時神光Ⅱ第九路最為(wei) 關(guan) 鍵的種子源瓶頸問題,成功打破了在關(guan) 鍵核心設備上國外對我國技術的封鎖。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光機所高功率激光物理國家實驗室總師林尊琪評價(jia) 神光Ⅱ裝置運行支撐團隊的工作人員稱:“他們(men) 日夜戰鬥在科研第一線,為(wei) 實驗進展而欣喜,為(wei) 工程難題而費神。”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