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前期出資241萬(wan) 元購買(mai) 設備建設“3D打印製造實驗室”,到日前投資450萬(wan) 元設立3D打印子公司,海源機械對上述“套路”的運用似已爐火純青。
海源機械昨日早盤股價(jia) 走勢還“波瀾不驚”,但午後突然被大筆買(mai) 單急速拉升近6%,收盤最終大漲3.78%。而此番股價(jia) 異動上漲,源於(yu) 公司昨日午間發布的一則3D打印投資公告。據披露,出於(yu) 對3D打印製造技術市場前景的看好,海源機械擬與(yu) 昌暉自動化、高群、林曉耕等五方簽署協議,擬共同出資設立海源三維打印高科技有限公司,其中海源機械將出資450萬(wan) 元持有該公司45%股權,高群、林曉耕等四人則主要以共同擁有的知識產(chan) 權作為(wei) 出資(持股51%)。
回查過往案例,相關(guan) 上市公司在介入3D打印行業(ye) 時往往會(hui) 與(yu) 國內(nei) 知名專(zhuan) 家、學者合作,而海源機械此番合作對象“名氣”並不大,公開資料鮮有四人的相關(guan) 信息,其中作為(wei) 主要出資人的高群更是一位“80後”。“國內(nei) 從(cong) 事3D打印的專(zhuan) 家有很多,但我之前沒有聽說過這四個(ge) 人的名字。”一位長期關(guan) 注3D打印的券商分析師稱。對此,海源機械相關(guan) 人士昨日也未向上證報記者透露合作方的具體(ti) 身份,僅(jin) 表示“與(yu) 四人合作是看中了他們(men) 的技術。”
據公司介紹,高群、林曉耕等四人目前已掌握了較為(wei) 成熟的塑料3D打印製造精密機械技術、耐火材料檢測線以及直接在線長纖維熱塑性複合材料(LFT-D)生產(chan) 線配套設備等方麵的重要技術,特別是在3D打印製造技術方麵已經試製成功FDM熔融沉積成型工藝3D打印機;而昌暉自動化也在工控軟件等方麵擁有領先的技術積累及市場口碑。在此背景下,海源機械欲通過此次合作建立3D打印製造方麵的核心技術和管理團隊,進入家用3D打印機領域,並加快推進對工業(ye) 級大型3D打印製造技術的工藝研究及應用。
盡管公司對本次投資的未來前景描繪的十分“美好”,但事實上,相較於(yu) 公司的“後知後覺”,國內(nei) 外一些企業(ye) 在3D打印機民用領域早已“捷足先登”。如3D Systems等一些行業(ye) 巨頭早已研製出成熟的個(ge) 人用3D打印機,並已通過直銷或代理商等方式在中國實現了銷售,3D Systems前期甚至通過京東(dong) 來“叫賣”其生產(chan) 的家用3D打印機產(chan) 品。不僅(jin) 如此,同樣基於(yu) FDM技術工藝,一些國內(nei) 企業(ye) 也已較早完成了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布局。一家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個(ge) 人3D打印機研發、銷售的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該公司去年完成了對個(ge) 人3D打印機的自主研發,目前每月可銷售200多台。但他同時坦言,近年來國內(nei) 外競爭(zheng) 對手不斷增加,技術不斷進步,公司隻有通過低價(jia) 格來吸引大眾(zhong) 消費者,目前勉強實現盈利。
在國內(nei) 外競爭(zheng) 對手已率先完成產(chan) 品研發、生產(chan) ,並欲大力開拓國內(nei) 市場之際,海源機械此番尚屬“研究階段”的投資,未來究竟會(hui) 有多大作為(wei) ,頗令人感到疑慮。“A股中與(yu) 3D打印沾邊的上市公司很多,但該項業(ye) 務未來真正能為(wei) 公司帶來業(ye) 績貢獻的屈指可數,絕大部分公司目前還處於(yu) 前期摸索、嚐試階段,而它們(men) 介入3D打印究竟是看好該行業(ye) 還是以此為(wei) 噱頭進行股價(jia) 炒作,幕後動機值得外界關(guan) 注。”上述券商分析人士稱。
細心的投資者不難發現,從(cong) 此前出資241萬(wan) 元購買(mai) 設備建設“3D打印製造實驗室”,到本次450萬(wan) 元設立3D打印子公司,海源機械在3D打印領域每次投資不過區區數百萬(wan) 元,但憑借著這一熱點概念,公司股價(jia) 今年以來卻一路飆漲逾60%,借此契機,包括華登海源在內(nei) 的公司多位股東(dong) 在一季度高位減持套現。反觀海源機械上市後經營業(ye) 績則一路下滑,今年一季度淨利更是僅(jin) 有30萬(wan) 元,同比大降近九成。3D打印概念對公司股價(jia) 的“刺激”由此可見一斑。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