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3D打印行業(ye) 在全球掀起一個(ge) 比較大的技術革新浪潮。就全球來看,美國是3D打印的領導者,有成熟的技術和良好的受眾(zhong) 環境。賽迪顧問副總裁李珂近期在第六屆中國開放論壇的分論壇——3D打印技術與(yu) 製造業(ye) 發展論壇中表示,美國的3Dsystems和Stratasys兩(liang) 家企業(ye) 約占全球60%的市場份額。歐洲已實現數字化規模生產(chan) ,法國、德國、比利時都技術較強的3D打印企業(ye) 。此外,澳大利亞(ya) 、南非、日本也有各自的3D行業(ye) 發展規劃。而中國的3D打印目前還處於(yu) 行業(ye) 拓荒階段。
尚未形成產(chan) 業(ye) 鏈分工
整體(ti) 而言,3D打印行業(ye) 產(chan) 業(ye) 規模有限,現在還沒有形成產(chan) 業(ye) 鏈分工。從(cong) 打印原料,到打印機設備、耗材和設計方案,基本上是由同一家3D企業(ye) 完成。據李珂透露,3Dsystems在打印機、原材料、設計方案的銷售額基本上是1∶1∶1。未來3D打印市場會(hui) 不會(hui) 像傳(chuan) 統打印產(chan) 業(ye) 一樣,原材料的利潤比打印機本身還高,還有待觀察。李珂稱,3D或許還會(hui) 帶來商業(ye) 模式的變化,未來的3D企業(ye) 或將利用耗材及下載模型來賺錢,終端用戶可免費得到一部3D打印機,網上每天都會(hui) 更新如玩具之類的模型,用戶可以隨時下載隨時打印。
目前,世界普遍看好3D打印的行業(ye) 前景。據美國調查公司Wohlers Associates預測,3D打印的全球市場規模到2021年將達到108億(yi) 美元,是2012年的5倍。而2012年3D打印機的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9%。以航空、汽車、醫療領域為(wei) 中心,企業(ye) 的引進意願比較強烈,增長率也高於(yu) 過去3年的平均值(27%)。麵向工業(ye) 的3D打印機設置台數按國家進行統計的話,美國占38%,位居第一,其次是日本,占9.7%。第三位德國占9.4%,第四位中國占8.7%。
美國占市場半壁江山
賽迪顧問發布2013年《中國3D打印發展現狀及趨勢戰略研究》稱,3Dsystems和Stratasys是世界最大的3D打印企業(ye) 。3Dsystems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埃布·駱肯陶介紹,3Dsystems公司主要業(ye) 務是出售打印機、打印原料以及為(wei) 客戶提供打印服務。其客戶主要來自於(yu) 交通運輸業(ye) 、娛樂(le) 業(ye) 、保健產(chan) 業(ye) 、汽車公司、助聽器、牙醫器械公司、玩具公司等。很多學校也逐漸成為(wei) 3Dsystems的客戶。駱肯陶說,從(cong) 車輛、電腦到手機,都可以在他的公司進行從(cong) 設計、建模,產(chan) 出成品。塑料、金屬、合成物等都可以是生產(chan) 原料。駱肯陶稱,生產(chan) 原料,包括生產(chan) 產(chan) 品的刀片的出售在2011年占到公司收入的36%。
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駱肯陶表示,公司有兩(liang) 大前景,一是實體(ti) 製造業(ye) ,事實上,公司打印機的一半都銷往製造企業(ye) ,第二是消費者,隨著3D打印機的價(jia) 格不斷走低(3Dsystems公司的打印機在1萬(wan) 至3萬(wan) 美元間),中小學校和家庭都成為(wei) 3D打印機的潛在買(mai) 家。3Dsystem公司副總裁凱西·路易斯表示,“在3D打印技術發展的前20年,有50萬(wan) 到100萬(wan) 人直接使用3D打印技術。未來10年,我們(men) 希望有1億(yi) 人到數十億(yi) 人參與(yu) 其中。”全球3D打印巨頭Stratasys的董事局主席斯科特·克倫(lun) 普也表示,Stratasys完成收購MakerBot後,將推出單價(jia) 5000美元以下的3D打印機,拓展普通消費者的市場。
發展3D打印令中日糾結
全球熱炒“3D打印”概念是從(cong) 去年美國“將3D打印列為(wei) 11項重要技術之一,並建立國家增材製造研究所”開始。從(cong) 去年下半年到現在,在中國,企業(ye) 界和政府都在急速地提升對3D打印的關(guan) 注和投資。然而,有不少專(zhuan) 家指出,中國此舉(ju) 實有跟風之嫌。“人手一台3D打印機”的樂(le) 觀市場預期固然為(wei) 中國企業(ye) 帶來機遇,但同時也不能忽視中企在這個(ge) 行業(ye) 裏麵臨(lin) 的挑戰。3D打印行業(ye) 目前正處於(yu) “強強聯合”的整合階段,美國的Stratasys和以色列的Objet合並就是一個(ge) 很好的例子。對在這個(ge) 行業(ye) 發展滯後的國家來說,進入市場的門檻無疑提高了不少。
比利時專(zhuan) 門從(cong) 事3D打印軟件和驅動設計的公司Materialise副總裁維姆認為(wei) ,目前有中國企業(ye) 在研製3D打印機,也有人提供3D打印服務,但幾乎沒有企業(ye) 專(zhuan) 門從(cong) 事材料和軟件的研發。他坦言,歐美在材料和軟件研發方麵掌握了許多核心技術,中國企業(ye) 應專(zhuan) 注於(yu) 做出高質量的產(chan) 品,這不僅(jin) 要求有頂尖的設備,還需有相應的材料科技、軟件研發以及出色的設計,諸多要素缺一不可。
此外,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製造業(ye) 中心,優(you) 勢在於(yu) 大規模製造成本很低。李珂認為(wei) ,如果3D打印機在市場上普及,將會(hui) 對中國的製造業(ye) 造成很大威脅。日本也有同樣的擔憂。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日本大學教授對記者表示,日本在麵對3D打印機時,比任何一個(ge) 國家都要糾結。因為(wei) 在模具製造、生產(chan) 等領域日本積累了大量的先進技術和經驗,是日本曾經稱霸世界製造業(ye) 的重要基礎,也是“madeinJapan”能夠在全世界獲得很高評價(jia) 的重要因素,而3D打印機可能會(hui) 讓日本在幾十年間積累的模具生產(chan) 製造技術優(you) 勢逐步消失。
3D打印還會(hui) 令很多行業(ye) 的知識產(chan) 權受到侵害。比如一個(ge) 工業(ye) 設計公司設計出新產(chan) 品,3D打印企業(ye) 可通過反向設計,做出該產(chan) 品的模型並放到網上。李珂預測,3D行業(ye) 發展後,侵犯知識產(chan) 權特別是外觀設計等的糾紛會(hui) 大量增加,未來亟待政府和行業(ye) 的規範與(yu) 管理。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