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銳科研發中心,我國首台萬(wan) 瓦連續光纖激光器誕生地,讓中國成為(wei) 繼美國後世界第二個(ge) 掌握此技術的國家。
光穀這家掌握著世界最頂尖激光科技公司的171名員工中,80%是80後,10%為(wei) 90後,員工笑稱57歲的海歸激光器專(zhuan) 家閆大鵬為(wei) “爸爸老板”。業(ye) 內(nei) 調侃,銳科=3個(ge) 科學家+100多個(ge) 毛娃娃。
主管銳科激光器生產(chan) 重任的,是1985年出生的汪昶,負責領料、生產(chan) 、售後維修,一年帶領車間50多號人創造1億(yi) 多元產(chan) 值。
汪昶老成地笑道:“我18歲就當工人了,在烽火流水線上幹過,也在韓資光器件企業(ye) 當過生產(chan) 主管,一線摸爬滾打差不多10年了。”
由於(yu) 生產(chan) 線上大部分是他的同齡人,汪昶的管理方式也很80後。“隻要不影響生產(chan) ,我都準他們(men) 合理請假,哪怕是去約會(hui) ,接女朋友下班,或出去玩,我都批,但是不準編理由扯謊。”
他來銳科的3年,生產(chan) 部離職不到10人,這令他非常自豪。在他許多同學所在的企業(ye) ,每年春節後都要走1/3的人。
激光器整機調試員蘇華兵是個(ge) 90後,去年剛從(cong) 武漢船舶職業(ye) 技術學院畢業(ye) 。雖是專(zhuan) 科出身,憑借所學微電子技術特長,他打敗許多本科生,獲得了這份不錯的工作。“我的夢想是做技師,再做工程師”,他說,現在一得空就會(hui) 自修,公司研發人員很多,不懂的馬上就能問,沒人瞧不起你,隻要你肯學,晉升機會(hui) 人人平等,“這個(ge) 氛圍對年輕人很重要,比錢更重要。”
銳科人力資源專(zhuan) 幹虞秀芬說,在公司,既有閆大鵬、李成、盧昆忠3位“國家千人計劃”專(zhuan) 家坐鎮,也有一大批碩士、博士、博士後和海歸,但絕大多數,都是有對口技術的專(zhuan) 科或職校生。
去年,銳科產(chan) 值過億(yi) ,攤到在崗員工,平均每個(ge) 人創造了100萬(wan) 元的價(jia) 值。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