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軍工航天新聞

基於激光雷達、iGPS的飛機水平測量技術研究

星之球科技 來源:航空製造技術2013-07-24 我要評論(0 )   

飛機水平測量又稱飛機的特征點測量,通過測量這些特征點來檢測飛機總體(ti) 裝配質量。目前飛機水平測量工作使用的測量工具包括水平儀(yi) 、光學經緯儀(yi) 、全站儀(yi) 、激光跟蹤儀(yi) 等。...

         飛機水平測量又稱飛機的特征點測量,通過測量這些特征點來檢測飛機總體(ti) 裝配質量。目前飛機水平測量工作使用的測量工具包括水平儀(yi) 、光學經緯儀(yi) 、全站儀(yi) 、激光跟蹤儀(yi) 等。傳(chuan) 統飛機水平測量方法是采用水平儀(yi) 、光學經緯儀(yi) 對水平點進行測量。該方法采用人工讀數、記錄和手工計算,需對飛機調整水平狀態,測量過程複雜、人為(wei) 誤差大、自動化程度低。近年來,激光跟蹤儀(yi) 、全站儀(yi) 等先進數字化儀(yi) 器在飛機水平測量中的廣泛應用,一定程度的提高了飛機水平測量的精度、自動化程度,降低了勞動強度。但全站儀(yi) 作水平測量時需輔助設備單棱鏡配合使用,測量精度無法滿足特殊機型的高精度測量要求。激光跟蹤儀(yi) 測量精度高,但其測量時易斷光、接觸式測量、需轉站等問題,使其不適合對大型飛機的測量。本文介紹的飛機數字化水平測量技術具有精度高、效率高、工作量小等優(you) 勢,尤其適合於(yu) 大飛機。測量係統的多功能、高擴展性等特點,使其可擴展應用到飛機型麵檢測、動態對接等技術上,且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測量係統硬件組成及其測量原理 

測量係統由兩(liang) 部分組成:iGPS測量係統、激光雷達測量係統。 

       1 iGPS 

iGPS采用基於(yu) 三角定位法的測量技術,iGPS測量係統類似“衛星”網絡(“衛星”就是發射器)。接收器通過接收來自發射器的信號進行處理和計算從(cong) 而進行定位。每個(ge) iGPS發射器的測量範圍有40m,任意數量的iGPS發射器可以用來組建連續的iGPS測量空間,而iGPS的係統誤差在整個(ge) 測量空間是近似均勻分布的。iGPS定位精度最高可達0.2mm(2σ),測量範圍可根據配置情況無限延伸,這使得iGPS在測量大型部件時能一次完成所有的測量任務而無需多次轉站。 


      如圖1所示,在發射器自身坐標係下,極坐標測量模型為(wei) F =(R 、A 、E )T ,其中,R為(wei) 發射器到被測目標點的距離、E為(wei) 俯仰角、A為(wei) 水平角。被測目標點為(wei) 圓柱傳(chuan) 感器的中心點,接受發射器發出的信號信息,解算出A和E。水平角和俯仰角的激光範圍構成了發射器的測量空間。

newmaker.com

iGPS激光發射器發送兩(liang) 個(ge) 紅外扇形激光信號,一個(ge) 紅外LED 頻閃脈衝(chong) 信號。 

俯仰角E通過兩(liang) 個(ge) 激光扇麵分別掃觸到接收器的時間差計算。 
水平角A的計算是通過脈衝(chong) 信號掃觸的時間與(yu) 兩(liang) 個(ge) 扇麵掃觸時間的平均值的時間差來獲得。 
 


2 激光雷達 

       激光雷達光學測量係統是自動化、便攜式、高精度、非接觸的大型三坐標測量機。其擺脫了現有的非接觸係統大部分都需將傳(chuan) 感器或掃描頭盡可能靠近被測物體(ti) 的表麵,且測量範圍較小等局限。激光雷達運用頻率雷達測距技術和紅外線高精度瞄準鏡,通過得到角度和距離信息計算被測點的正確三維位置。激光雷達可完成大尺寸遠距離自動化測量,其距離測量範圍為(wei) 1~24m 或1~60m,角度範圍測量-45°~ 45°,測量精度為(wei) 10μm+10μm/m( 2σ)。 


       激光雷達測距原理:激光器發出兩(liang) 束激光,一束射到被測工件表麵並返回到達激光器內(nei) 部;另一束射向內(nei) 部校準光纖。接收器接收返回信號,通過混頻器比較出兩(liang) 束激光的頻率差得出兩(liang) 束激光的時間差,再通過時間與(yu) 距離的關(guan) 係便可以計算出激光測量係統與(yu) 被測點的之間絕對距離[1]。 

目標工具球空間球心坐標的計算公式:newmaker.com

       式中R為(wei) 空間距離,θAZ為(wei) R與(yu) XY平麵的夾角,θEL為(wei) R在XY平麵的投影距離與(yu) X方向的夾角,最終得到以激光雷達位置為(wei) 原點的相對坐標係的三維坐標。 

3 係統總體(ti) 結構 

       根據飛機總裝後外形尺寸的要求、各係統校準要求,觀察點的位置及自動化程度要求,對整個(ge) 係統進行了集成設計。測量係統總體(ti) 結構如圖2所示。

newmaker.com

測量方案 

1 確定設備位置布局 

(1)iGPS 激光發射器的布局設計。 

       激光發射器的布局根據單個(ge) 激光發射器的覆蓋範圍、飛機的外形尺寸、以及測量點的分布(主要分布在飛機的機翼底部、機身、垂尾、進氣道唇口、鴨翼等部位上)進行設計。圖3為(wei) 14發射器的iGPS測量係統布局。

newmaker.com

        在實際應用中,可根據被測物的尺寸和位置而隨意擺放和調整激光發射器的位置,隻要保證所有的測量點被覆蓋,且每個(ge) 點到最近的激光發射器的位置大於(yu) 等於(yu) 2m即可,與(yu) 此同時盡可能保證發射器之間距離在7~15m。 

(2)激光雷達布站。 

       激光雷達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和便攜性,因而在測量廠內(nei) 可根據測量點或物體(ti) 的位置而隨意地擺放位置。圖4為(wei) 4站點布局圖。激光雷達擺放位置由以下因素決(jue) 定: #p#分頁標題#e#

a. 激光雷達離被測點在測量範圍以內(nei) ,測量光線與(yu) 被測麵的角度大於(yu) 10°。 
b. 轉站次數。

newmaker.com

2 飛機水平測量流程 

(1)區域劃分:根據被測量的飛機整機水平點的位置來劃分區域,可接觸的水平點使iGPS 測量係統來進行測量,不可接觸的水平點則使用激光雷達測量係統進行測量。 
(2)測量坐標係建立:進行激光雷達布站及iGPS 布局。 
(3)確定iGPS、激光雷達各自的測量坐標係。將iGPS 與(yu) 激光雷達坐標係統一成測量坐標係。 
(4)水平點的測量:用iGPS 測量係統的測量探針—— iProbe 測量飛機機頭、機身兩(liang) 側(ce) 、鴨翼和機翼下方、機腹等部位可方便接觸到的水平點。用激光雷達測量飛機的機背、垂尾、進氣道等處不易接觸到的水平點。 
(5)數字調平:即根據調平條件在軟件中將當前測量坐標係轉換為(wei) 飛機水平測量坐標係,即建立飛機基準坐標係。 
(6)數據處理:根據水平測量檢測表的要求對數據進行處理,得到飛機裝配質量;或將被測點三維坐標數值與(yu) 這些點的理論坐標值進行比較,計算飛機整機水平點變形量偏差。 
(7)分別根據各自測量係統的特點進行測量,最後統一坐標係,建立飛機基準坐標係並且與(yu) 飛機理論坐標係進行統一,數據處理後輸出報告(圖5)。

newmaker.com

係統軟件 

        “飛機全機水平測量及校準係統”軟件,將本著操作簡潔、省時、測量流程易於(yu) 實施、數據管理專(zhuan) 業(ye) 的原則來設計。軟件界麵為(wei) 簡體(ti) 中文界麵,運行環境兼容Windows XP 64位操作係統,具有登錄模塊、測量模塊、數據處理模塊、測量報告生成模塊、數據庫管理模塊等功能模塊[2]。

newmaker.com

       軟件可以在普通用戶和高級用戶模式之間切換;具有用戶賬戶管理功能和飛機架次管理功能,能根據定義(yi) 的用戶權限實現對應的功能;測量報告以word、Excel或pdf等格式輸出。其軟件界麵如圖6所示,軟件設計流程如圖7所示。

newmaker.com

實驗 

       對某型飛機分別采用傳(chuan) 統式水平測量方法、基於(yu) 激光雷達和iGPS測量係統的水平測量方法進行測量,所用時間、測量精度對比分別見表1、表2。

newmaker.com

        由表1的時間可以看出,使用數字化水平測量技術進行飛機水平測量所用的時間比傳(chuan) 統水平測量方式所用的時間小得多,約為(wei) 傳(chuan) 統水平測量所用時間的1/4。 

      由表2可以看出,數字化水平測量的精度遠高於(yu) 傳(chuan) 統水平測量精度至少兩(liang) 個(ge) 數量級。 
 

結論 

       本文根據現代飛機製造業(ye) 的發展要求,針對目前飛機水平測量的不足,詳細介紹了大尺寸飛機數字化水平測量係統的組成及方案。本文提到的飛機水平測量技術通過多次實際測量驗證,實驗結果顯示了該技術具有精度高、效率高、工作量小等優(you) 勢,且具有高應用性。(end)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