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chuan) 統管理軟件巨頭麵臨(lin) 轉型困境之時,一家名不見經傳(chuan) 的軟件公司卻受到了資本的青睞。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cong) 博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科)內(nei) 部人士獲悉,國內(nei) 多家VC正在與(yu) 博科溝通投資事宜,其中中路資本投資的可能性極高,而博科受到資本熱捧的原因在於(yu) ,其正研發一款管理軟件“3D打印”產(chan) 品——YigoV7.0版。
據博科創始人沈國康介紹,2013年,Yigo從(cong) 無代碼開發模式發展成為(wei) 軟件“3D打印”模式:通俗而言,是用圖形描述業(ye) 務,由圖形映射係統的“計算機軟件生產(chan) 計算機軟件”模式。業(ye) 務谘詢顧問或客戶隻需在Yigo平台中進行業(ye) 務建模,便自動“打印”出對應的信息管理係統。
軟件領域的新機會(hui)
電商專(zhuan) 家魯振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博科此前曾向外界透露,其正在研發一款管理軟件“3D打印”產(chan) 品Yigo,這是風投看好博科的理由。
該產(chan) 品讓管理軟件滲透到電商行業(ye) ,將對電商網站、後台管理以及兩(liang) 者的無縫鏈接有積極影響,且成本低。
在魯振旺看來,博科資訊原來是做傳(chuan) 統ERP和物流供應鏈軟件的,現在希望可以借電商和軟件“3D打印”的概念進軍(jun) 新領域。
事實上,軟件產(chan) 業(ye) 經過黃金十年的發展之後,麵臨(lin) 的狀況並不樂(le) 觀:一方麵我國已經是軟件使用大國,超越日本成為(wei) 全球第二軟件消費市場;另一方麵則是軟件創新弱國,除用友、金蝶、華為(wei) 外,少有軟件大企業(ye) ,全球軟件創新重鎮仍然是美、歐、日本。
近年來軟件業(ye) 迎來了一波投資熱潮,包含三個(ge) 方麵,一是垂直行業(ye) ,二是新的軟件產(chan) 品,比如雲(yun) 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社交網絡應用環境的的軟件產(chan) 品;三是新的軟件開發模式,比如軟件定製開發公司ThoughtWorks。
一位投行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真正對軟件行業(ye) 產(chan) 生革命性影響的,將是軟件生產(chan) 的革命,即軟件開發模式的革命。
與(yu) 軟件定製開發模式相比,博科的3D打印更具有革命性,而這也正是博科受到資本青睞的原因。
軟件生產(chan) 方式被顛覆
博科創始人沈國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不少投資人眼中,電商、移動互聯網、O2O等已經是投資紅海,好項目難得一見,一出現便是眾(zhong) 多投資商競相爭(zheng) 鬥的局麵,而企業(ye) 級的信息服務特別是真正創新的技術企業(ye) 是有待開發的金礦。
沈國康認為(wei) ,軟件生產(chan) 方式已經出現了兩(liang) 次變革,第一階段的生產(chan) 方式是個(ge) 人生產(chan) /作坊式生產(chan) 時代,比如比爾·蓋茨最早就是個(ge) 人軟件生產(chan) 者,微軟(31.7,-0.19,-0.60%)DOS產(chan) 品可視為(wei) 作坊式生產(chan) ,在中國,“中文平台”、早期殺毒軟件都是作坊式生產(chan) ,那個(ge) 時代產(chan) 生了很多程序員英雄。
第二階段可以概括為(wei) “軟件工廠”,典型的是印度模式,動輒數萬(wan) 軟件工程師,為(wei) 微軟、IBM以及美國的金融、航空、物流、電信等行業(ye) 寫(xie) 代碼。
沈國康認為(wei) ,軟件實現無代碼生產(chan) ,將顛覆“碼農(nong) ”的生產(chan) 模式,其對於(yu) 軟件生產(chan) 方式的創新意義(yi) ,就像觸控技術之於(yu) 智能手機。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2006年,博科獲得1.6億(yi) 元投資,開始“無代碼生產(chan) ”的道路。將所有收入投入Yigo平台,過苦日子。迄今為(wei) 止,粗略估計投向Yigo平台的研發費用達3億(yi) 元。
數據顯示,2006年,博科推出基於(yu) Yigo語言的第一代管理自主平台,震驚了傳(chuan) 統管理軟件陣營;2009年博科推出Yigo2.0,貫通了SCM、ERP、CRM、OA、HR、PM等傳(chuan) 統管理軟件的隔閡;2010年,純瀏覽器版解析平台Yigo3.0誕生,通過Yigo語言實現了電商前台門戶和後台企業(ye) 管理的一體(ti) 化應用。
據沈國康介紹,Yigo超越了管理軟件手工編碼的極限,傳(chuan) 統管理軟件幾萬(wan) 人一年的代碼工作量在Yigo上通過自動映射,隻需片刻完成。2013年,Yigo從(cong) 無代碼開發模式發展成為(wei) 軟件“3D打印”模式:通俗而言,是用圖形描述業(ye) 務,由圖形映射係統的“計算機軟件生產(chan) 計算機軟件”模式。業(ye) 務谘詢顧問或客戶隻需在Yigo平台中進行業(ye) 務建模,便自動“打印”出對應的信息管理係統。
事實上,在博科之前,很多機構都在“零代碼”編程方麵進行過嚐試。
1982年,日本通產(chan) 省計劃10年內(nei) 投資8億(yi) 美元,並聯合富士通、NEC、東(dong) 芝、鬆下(7.24,0.00,0.00%)、夏普等八家巨頭共同參與(yu) ,希望完成“人類無需為(wei) 其編程,隻需要口述命令,由計算機自動推理完成任務”的係統。10年後,這一計劃破產(chan) 。
2004年,比爾·蓋茨表示,將投資68億(yi) 美元研發“圖示化”編程工具,實現軟件開發的無代碼時代,微軟至今未提出無碼開發的技術框架及標準。在比爾·蓋茨研發“圖示化”之前,博科軟件已經開始了這方麵的實踐。
穀歌(905,-1.57,-0.17%)則於(yu) 2009年發布開源編程語言Go語言,目的是在不損失應用程序性能的情況下降低代碼的複雜性。穀歌首席軟件工程師羅布派克說:之所以開發Go,是因為(wei) 過去10多年間軟件開發的難度令人沮喪(sang) 。
沈國康認為(wei) ,與(yu) Yigo平台相比,Go語言無法實現零代碼編程,仍然複雜。
新技術隨需即變
沈國康認為(wei) ,其無碼開發技術Yigo解決(jue) 了管理信息化的個(ge) 性化,也解決(jue) 了電子商務的隨需即變,讓企業(ye) 內(nei) 部的管理,外部的電子商務徹底脫離兩(liang) 張皮現象,脫離代碼,技術真正轉化為(wei) 生產(chan) 力,企業(ye) 不再被軟件廠商卡住脖子。
在行業(ye) 專(zhuan) 家曹開彬看來,SAP(75.09,0.27,0.36%)早期的成功來源於(yu) 其產(chan) 品適合大工業(ye) 化時代的加工製造型企業(ye) ,其一手打造的更適合歐美企業(ye) 的ERP係統的基本理念就是嚴(yan) 格的規劃、確定性和僵化的運作模式,這其實在本質上扼殺了中國企業(ye) 運作的靈活性。
“企業(ye) 需要的是更簡單靈活、易於(yu) 修改和調整的軟件係統,而非複雜僵化的產(chan) 品。”他表示,雖然ERP是企業(ye) 內(nei) 部效率的管理工具,但現在的企業(ye) 越來越需要跟蹤和分析外部用戶數據以獲得新的競爭(zheng) 力。因此,企業(ye) 正轉向以內(nei) 外數據兼顧的商業(ye) 分析係統為(wei) 導向的商務模式,即從(cong) 規劃型向分析型企業(ye) 轉化。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此前曾公開表示,過去數年,中國企業(ye) 盲目高價(jia) 買(mai) 了許多進口的管理軟件,但實踐證明,1/3屬於(yu) 失敗。原因在於(yu) ,管理軟件是一種管理理念、方法的固化,中國企業(ye) 買(mai) 了西方管理軟件,但管理實踐與(yu) 西方理念並不符合。
沈國康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Yigo平台是一個(ge) 翻譯係統,就是把自然語言翻譯成機器語言,與(yu) 程序員發揮的作用一樣,且修改十分快捷。
而傳(chuan) 統管理軟件開發流程卻異常複雜,先是谘詢人員入駐企業(ye) ,經過數月甚至更長時間的調研之後,寫(xie) 分析調研報告,一般數百、數千頁。然後是軟件布署、開發、測試、上線、實施。短則數月,長則數年。
除了流程的繁雜,傳(chuan) 統管理軟件耗費金額也異常驚人。以聯想集團並購IBM(195.5,0.34,0.17%)PC業(ye) 務為(wei) 例,整合IT係統花費了近三年時間,耗去資金超過2億(yi) 美元。聯想工程師當時透露:IBM係統的代碼聯想沒人看得懂。#p#分頁標題#e#
沈國康認為(wei) ,Yigo平台靈活度則高了很多,整個(ge) 管理軟件價(jia) 格不及原來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原因是壓縮了企業(ye) 谘詢、調研分析、軟件開發、測試、實施等環節。“管理軟件開發效率得到快速提升,它隻需傳(chuan) 統代碼開發方式的1%甚至千分之一的成本,便能完成基於(yu) 集團架構全麵管控的全程供應鏈ERP巨型係統。”
這也意味著,在新的技術條件下,軟件生產(chan) 真正“軟件設計”,軟件藍領變成了軟件白領,軟件工廠不複存在,軟件生產(chan) 的權力被全部交還給客戶。
不過,對於(yu) 客戶來說,“零代碼”編程還是新事物,接受“零代碼”需要一個(ge) 過程。不過沈國康卻不擔心,他認為(wei) ,那些使用傳(chuan) 統管理軟件的企業(ye) 用戶,在對過往成本充分考量之後,將會(hui) 做出合理的選擇。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