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金屬鈑金新聞

告別矽芯片時代:X射線激光器發現最快電氣轉換率

星之球科技 來源:ofweek2013-08-09 我要評論(0 )   

矽芯片的時代即將一去不複返!計算機芯片的細微設計變化可能將幫助打造更微型、更快速且更加強大的計算機。 來自美國能源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現,磁鐵礦...

       矽芯片的時代即將一去不複返!計算機芯片的細微設計變化可能將幫助打造更微型、更快速且更加強大的計算機。

 

  來自美國能源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現,磁鐵礦(最具磁性的天然礦物質)可能將實現最快的電氣轉換速度。電氣轉換(或是從(cong) 非導電狀態轉換至導電狀態)就是當前一般電路板的工作原理。

 

  該研究團隊使用SLAC的直線加速器相幹光源(LCLS)X射線激光器發現,該設備隻用了萬(wan) 億(yi) 分之一秒(比現用晶體(ti) 管快一千倍)就可以通過磁鐵礦樣品中的電氣轉換開關(guan) 。

 

  據該研究論文(發表於(yu) "Nature Materials"7月28日期刊上)首席作者兼斯坦福大學材料科學研究員Roopali Kukreja介紹,該項目揭開了此類材料的電氣轉換"速度極限"。

 

  當用激光脈衝(chong) 衝(chong) 擊磁鐵礦樣品時,其電子結構會(hui) 重組成由數個(ge) 導電區域包圍的非導電"孤島"。

 

  首先,研究人員利用可見光激光器來衝(chong) 擊樣品,以將電子結構分割成可重組為(wei) 孤島的原子級。隨後,使用超亮、超短波X射線脈衝(chong) 以特定的間隔衝(chong) 擊樣品,以測量該材料從(cong) 非導電狀態轉換至導電狀態所需的時間。在這之後,磁鐵礦樣品被冷卻至-190℃以將分子變化鎖定在適合的位置。後續研究在混合材料上進行,演示出了該材料在室溫條件下的超快轉換屬性,結果表明此混合材料比磁鐵礦在商業(ye) 上更可行。

 

  該團隊未來將繼續對其他可誘導電氣轉換的混合物和技術進行研究,以試圖研發出更優(you) 質的晶體(ti) 管。

 

  據LCLS實驗首席調查員兼斯坦福材料與(yu) 能源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Hermann Dürr介紹,針對新型材料的全球調查結果表明,LCLS X射線將可以幫助進一步了解原子級工藝。

 

  Dürr表示,雖然人們(men) 已於(yu) 數千年前認識到了磁鐵礦的磁性,但這種材料還存在許多有待揭開的未知奧秘。

 

        SLAC 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簡介:

 

  SLAC 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原名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 為(wei) 美國能源部所屬的國家實驗室,在能源部的方案下由斯坦福大學指揮運作。主要的研究方向有運用電子束進行基本粒子物理的實驗及理論研究、原子物理、固態物理、使用同步輻射光源的化學、生物以及醫學研究。

 

  斯坦福線性加速器中心成立於(yu) 1962年,占地426英畝(mu) (1.72平方公裏),位於(yu) 斯坦福大學主校區的西邊。主要的加速器長達兩(liang) 英哩,為(wei) 當時最長的線性加速器。於(yu) 1966年首次啟動。

 

  在此地進行的研究創造了三個(ge) 諾貝爾物理獎:1976年 魅誇克的存在證據。見J/ψ介子。

 

  1990年 質子及中子內(nei) 部的誇克結構。

 

  1995年 τ子的發現。

 

  在90年代的前半段,斯坦福線性對撞機運用大型探測器,投入Z玻色子的研究。

 

  2005年時SLAC 的員工超過一千人,其中約150人屬於(yu) 擁有博士學位的物理學家。並且每年提供超過三千名的訪問學者使用粒子加速器進行高能物理實驗,及斯坦福同步輻射實驗室進行同步輻射研究。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研究便受惠於(yu) 此。

 

  在2008年十月,美國能源部宣布中心更名為(wei) SLAC 國家加速器實驗室。

 

  X射線激光器簡介:

 

  X射線激光器被稱作自由電子激光器。與(yu) 傳(chuan) 統激光器不同,自由電子激光器並不是通過光照或電流刺激某種物質發射光子,而是使用粒子加速器讓極小的電子雲(yun) 穿過磁鐵組,這些磁鐵把電子推來推去,直到電子釋放出光脈衝(chong) 。傳(chuan) 統激光器的激光波長是由發射光子的物質本身的屬性決(jue) 定,而自由電子激光器理論上隻需改變電子的能量和磁鐵組的排列就可發出各種波長的激光。

 

  位於(yu) 美國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內(nei) 、迄今世界最強大的X射線激光器——直線加速器相幹光源(LCLS)於(yu) 6月30日發表了它自啟動以來的第一項實驗成果:其強大而獨特的能力,達到了可操縱原子樣本上單個(ge) 電子的水平,從(cong) 內(nei) 到外逐個(ge) 將電子剝離,形成了所謂的“空心原子”。

 

  由於(yu) 體(ti) 現出了X射線令人驚訝的強度與(yu) 操控度,該結果讓科學界人士大為(wei) 讚賞;甚至包括研究人員自己在內(nei) ,直到實驗成功才真正相信,X射線已可達到如此精準之地步。

 

  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隸屬美國能源部,40餘(yu) 年來執著於(yu) 對自然界基本規律的探索,以物理實驗手段揭示了許多自然界的秘密。

 

  2009年4月,直線加速器相幹光源(LCLS)在這裏成功誕生。這個(ge) 巨型激光器長130米,由實驗室3公裏長的直線粒子加速器提供動力,每次啟動發光裝置研究人員需花2小時。該設備製成耗時3年,而從(cong) 計劃提出到完成開工準備曆時幾乎10年。

 

  誕生伊始,研究員第一次使用大功率X射線激光器發出直線連續光,此X射線已經比其他任何人造光源發出的脈衝(chong) 亮度都要高,測試光的波長為(wei) 0.15納米(nm),是當時人類創造的最短波長同時具有最大能量的光。此後一年時間來LCLS並未發表科研成果,但卻一直被視為(wei) 激光領域“質的飛躍”或“裏程碑式的傑作”。因為(wei) 其完全不同於(yu) 所有以前的激光器:這是國際上最早提出的第四代光源之一,亦是世界上第一個(ge) 發射硬X射線的自由電子激光器。所謂硬X射線,通常定義(yi) 為(wei) 能量較高、波長極短的X射線。

 

  從(cong) 原理上來看,LCLS首度結合了原子尺度空間和時間分辨率,以相幹量子波的形式輸出X射線,是研究人員從(cong) 以往傳(chuan) 統激光器發展出來的新型光源;從(cong) 效果上來講,LCLS亮度能比以往光源高10億(yi) 倍,產(chan) 生脈衝(chong) 短暫到百萬(wan) 分之二納秒,為(wei) 滿足各種應用需求,LCLS的輸出可以在原子、分子和光學領域的不同設備之間進行切換。科學家們(men) 預想,經過微調之後的LCLS的脈衝(chong) 可幫助排列出眾(zhong) 多材料的內(nei) 部原子結構。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