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炮兵的精確打擊難題
在精確製導炮彈問世之前,炮兵如何實現精確打擊呢?
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增大火炮密度,密集炮火覆蓋目標。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凡爾登戰役就是典型。雙方炮火反複轟擊對方陣地,戰場上上遍布彈坑。雨天過後,戰場上彈坑內(nei) 積水深到可以淹死士兵。最深的彈坑有10層樓深。一遍又一遍火炮刨地挖坑之後,每次步兵衝(chong) 鋒依然白刃相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柏林戰役也是一個(ge) 典型,蘇軍(jun) 在此投入41600門大小火炮。結果炮擊過後,城市成為(wei) 瓦礫場,步兵還得和德軍(jun) 短兵相接,逐屋逐街爭(zheng) 奪。簡單粗暴法到了極致,就是子母彈。M270式火箭炮有12管,1枚火箭彈內(nei) 裝644枚破甲/殺傷(shang) 多用途子彈藥,一次齊射能夠拋出 7728枚子彈藥。
M982“神劍(Excalibur)”製導炮彈飛行CG圖
技術派的做法是建立炮兵前進觀察所,觀察落點,指揮修正。如果火炮精度比較高,炮手和觀察員都給力的話,遠程火炮支援精度可以達到陣地前100米,極少數甚至可達50米。這種戰法要先試射,修正以後再進行效力射。修正的過程比較長,對於(yu) 兩(liang) 條腿跑不快的步兵尚可,對付坦克部隊就不好用了。
最文藝範兒(er) 的做法是依靠神一樣的射手。神炮趙章成打炮打出了很多文藝故事,上了課本,很多大陸軍(jun) 迷都聽說過。趙章成打的是迫擊炮,近程支援火炮,偏差絕對值小,修正也容易。所以文藝故事中就沒有神重炮手了。根據地條件簡陋,盡管軍(jun) 工人竭盡所能,可每發炮彈的彈丸重量、裝藥質量偏差都比較大,引信質量也不穩定。偶爾有豬一樣的炮彈就能把神一樣的炮手給坑爹了。趙章成曾經用迫擊炮平射,一炮打進日軍(jun) 炮樓的射擊孔……炮彈卻沒有爆炸。
在冷戰時期蘇聯坦克洪流麵前,這些方法都玩不轉了。
蘇軍(jun) 坦克皮糙肉厚,衝(chong) 擊速度快,數量又多。如果在平坦的西歐大平原上玩命狂奔,炮火覆蓋衝(chong) 擊中的坦克太難,等修正好人家也衝(chong) 到麵前了,至於(yu) 文藝範兒(er) ……區區幾個(ge) 神炮手在坦克洪流麵前就是螳臂當車。
北約炮兵自認為(wei) 是扛不住了。

讓北約深感恐懼的蘇聯坦克洪流
精確製導炮彈的先行者——“銅斑蛇”
20世紀70年代,光電技術、微電子技術、現代尋的技術都有了革命性的進步。北約火炮專(zhuan) 家開始琢磨著常規火炮彈藥製導化研製了。
美國於(yu) 1979年率先研製成功“銅斑蛇”(Copperhead)155毫米激光半主動末製導炮彈,1982年開始裝備部隊。
“銅斑蛇”采用了彈道模式或者滑翔飛行模式飛行,在距離目標3000米左右時,彈上的激光導引頭探測到由激光照射器照射目標反射的激光指導信號,彈上的自動駕駛儀(yi) 器控製舵機工作,操縱彈丸飛向目標。“銅斑蛇”的精度高達0.4~0.9米。隻要前進觀察員能夠保持正確、持續的跟蹤照射,“銅斑蛇”可以精確地砸在蘇聯坦克車上,“轟隆一聲響,全車火葬場”。“銅斑蛇”彈頭垂直破甲厚度266毫米,經過改進以後實彈射擊可靠性達95%以上。“銅斑蛇”問世是炮兵曆史上重大革命。它克服彈藥本身的誤差以及風偏、氣溫、海拔等因素對命中精度的不利影響,隻要操作正確,無需試射,即可首發命中。北約炮兵曾經測算認為(wei) :一個(ge) 155毫米榴彈炮連裝備有6門炮,當“銅斑蛇”炮彈以每分鍾6發的最大射速進行齊射時,能在4分鍾內(nei) 消滅將近一個(ge) 裝甲團的所有裝甲車輛。如果用普通榴彈,即便數個(ge) 炮兵連以火力急襲,也難以阻止同樣規模的裝甲部隊。

“銅斑蛇”激光製導炮彈精確攻擊坦克
緊隨其後的“紅土地”
蘇聯緊跟美國步伐,1984年也成功定型“紅土地”(Краснополь/Krasnopol)152毫米激光半主動末製導炮彈。在技術方案上,“紅土地”和銅斑蛇有所不同。它采用了全穩式導引頭、鴨式舵、助推發動機和旋轉穩定方案,而“銅斑蛇”采用了半捷聯式導引頭、正常式舵、無法動機和尾翼穩定的方案。“紅土地”的彈頭和“銅斑蛇”也不同。它采用了殺傷(shang) 爆破榴彈戰鬥部,打到坦克頭上時,能炸穿坦克頂裝甲、發動機艙蓋,還可以攻擊步兵。“紅土地”戰場適應性強於(yu) 銅斑蛇,射程又比“銅斑蛇”遠4千米。

中國的激光製導炮彈技術就源自蘇聯“紅土地”
危險的激光製導
激光半主動末製導炮彈要求必須有前進觀察員來引導炮彈。在炮擊之前,前進觀察員提前乘車前出,在距離目標不超過6千米的距離上占領陣地,對目標進行戰場定位。炮彈出膛以後,後方炮兵指揮員通過無線電信號通知前進觀察員打開激光照射器對準目標。前進觀察員必須持續照射目標,直到10~15秒後炮彈落地。如果當時當地雲(yun) 底高低於(yu) 304.8米,能見度低於(yu) 3~4千米,或者雲(yun) 霧、煙塵較濃,或者敵人施放煙幕,則激光製導的“銅斑蛇”很容易迷盲。前進觀察員培訓不容易,十分珍貴,冒險抵近到距離目標不超過6千米(實際上不超過5千米)的距離,生存率不高。所謂的4分鍾消滅一個(ge) 裝甲團,僅(jin) 僅(jin) 是一廂情願。因為(wei) 4分鍾×6發/分鍾×6門炮=144發,如此大量的炮彈會(hui) 讓數量有限的前進觀察員手忙腳亂(luan) ,無法同時引導。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