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都愛美,一旦出現色斑、青春痘、皺紋都想除之而後快,於(yu) 是,越來越多的女性青睞激光美容。但激光美容後並非就萬(wan) 事大吉了,不少女性在做完激光美容後,看到自己重新擁有美麗(li) 的容顏而感到高興(xing) ,卻往往忘了做激光後需要精心護理。皮膚醫生提醒,做完激光後不做護理,效果將大打折扣。
術後<4小時:警惕感染危險期
要說激光術後首先要做的是什麽(me) ?就是預防感染!廣東(dong) 省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董秀芹強調,正常情況下,皮膚的皮脂膜具有很強的防禦功能,但激光美容術後4小時內(nei) ,接受手術的皮膚部位自身防禦機製還沒有重新形成。因此這4個(ge) 小時是危險期,很容易產(chan) 生感染,一定要避免進入有可能造成汙染的環境。
另外,激光美容術後皮膚代謝會(hui) 加快,需要的水量比較多,因此應多喝水保持濕度。有的醫院會(hui) 提供無菌的護膚膜,這種敷料裏麵一般含有膠原蛋白,或者促進表皮生長因子的成分,除了隔絕術後皮膚曝露於(yu) 外界之中,也有促進創麵愈合的效果。不過需要提醒的是,術後4小時內(nei) 使用的護膚膜必須是醫用護膚膜,是經過細菌檢測的。而市麵上那些沒經過嚴(yan) 格細菌檢測、用於(yu) 護理的護膚膜千萬(wan) 不能亂(luan) 用,以防感染。
術後>48小時:隻做簡單的皮膚清潔
激光美容手術後,還能不能像往常那樣清潔皮膚。董秀芹表示,一般來說,術後4小時之內(nei) 是不能進行任何的皮膚清潔。而術後皮膚要重新形成自己保護的機製,需要4個(ge) 小時。但這個(ge) 皮膚保護膜是應激狀態下形成,隻能起到最基本的保護能力。因此一般在48小時內(nei) 是不能進行普通的清潔的。如若有清潔皮膚的需要,可以使用專(zhuan) 用的活性炭清潔膜,貼在皮膚上以吸取髒汙。
術後經過48小時,才可以進行正常的清潔工作。但在潔膚用品的選擇上,董秀芹表示,在術後的6天內(nei) 建議不要使用常規的潔膚用品,最好在醫生建議下,選用不含添加劑的潔膚用品。嚴(yan) 禁使用去油、果酸、磨砂、深層淨化等功效的潔麵乳。
術後>6天:基礎護膚 避免刺激
術後6天,可以適當地使用一些滋潤產(chan) 品。若想激光手術後的皮膚恢複過程中不過多地受到外來的刺激,最好僅(jin) 使用養(yang) 護修複性的、治療性的護膚膜和霜劑等,而美白、抗氧化等具有一定功效性的護膚品,可能存在著藥理成分,對剛重新長出的嬌嫩肌膚容易產(chan) 生刺激。這些刺激很可能會(hui) 造成皮膚的過敏反應。除了會(hui) 讓皮膚變紅外,如果引起炎症,還可能會(hui) 引起色素沉著,使膚色變暗或者重新形成色斑,得不償(chang) 失。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膠原蛋白有助於(yu) 皮膚恢複彈性,重新煥發光彩,但並不代表激光手術之後使用就一定有益無害。董秀芹提醒,有少量的人群對膠原蛋白存在過敏反應,因此應謹慎使用。另外,在整個(ge) 激光美容療程當中,禁止使用美白、遮蓋的產(chan) 品,彩妝也嚴(yan) 禁使用。
特別提醒:注意防曬 慎選防曬霜
激光美容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注意防曬。董秀芹表示,紫外線一直是導致色斑等皮膚問題產(chan) 生的重要元凶,而且在激光治療後,皮膚正處於(yu) 急需調理的階段,對於(yu) 外界影響較為(wei) 敏感,如果沒有做好防曬和保養(yang) ,那麽(me) ,皮膚問題很可能就會(hui) 重新產(chan) 生。
防曬工作應該貫穿整個(ge) 激光美容過程。但由於(yu) 在皮膚進行激光後會(hui) 結上一層薄薄的痂,一般需要一周左右時間脫落,這期間不能使用任何防曬用品,因此要盡量避免暴露在紫外線當中。如果要外出,最好戴上帽子或者打傘(san) 。除此之外,盡量避開早上11點至下午3點這段時間出行,此時太陽最為(wei) 猛烈,紫外線也最強,這時候出門會(hui) 使皮膚很容易曬傷(shang) 。
術後6天就可以使用適合自己且成分天然的防曬用品,一般SPF25以上就可以了。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選用適合自己的醫學防曬護膚品。同時,也要注意皮膚的保濕。
Q&A
做激光後,飲食注意什麽(me) ?
有人認為(wei) ,激光美容跟飲食沒有什麽(me) 關(guan) 係,做激光以後還是愛吃啥吃啥,但這種想法大錯特錯,董秀芹表示,因為(wei) 多數的激光美容都是針對黑色素進行的,所以在激光以後,一定要注意補水,不要讓肌膚處於(yu) 缺水狀態。其次,飲食應盡量保持清淡,最好少吃牛肉、醃製食物、蝦、蟹、酒、咖啡等刺激性食品。可多進食含有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食物,例如檸檬、橘子、柚子、獼猴桃等。或者根據醫生指導服用維生素C,這對於(yu) 預防皮膚問題反彈很有幫助。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