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濟大學網站報道,輕輕一甩手,一架乒乓球拍大小的微型飛機從(cong) 指間飛出,並在人們(men) 眼前盤旋、飛舞。上周末,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yu) 力學學院樓前的草坪上,該學院微小飛機實驗室的幾名師生聚在一起,成功放飛了一架他們(men) 最新研製的微型飛機。據介紹,這架微型飛機采用了3D打印製造技術,機翼和尾翼分別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展示了3D打印在微小飛機設計與(yu) 製造領域應用的可行性。
據了解,因該學院的三維打印機最大打印幅度為(wei) 28厘米,因此師生們(men) 根據翼展28厘米這一數據,大致估算出待設計飛機的起飛重量、飛機高度等參數。最終,飛機CAD電子圖紙被轉換為(wei) 三維打印機識別的STL格式,以備打印。
在師生共同努力下,微型飛機問世了。該飛機為(wei) 紅外遙控,遙控範圍20米左右,機身長度26厘米,起飛重量約18克。盡管打印機打印出來的是PLA(聚乳酸)輕質塑料,但為(wei) 了盡可能地減輕重量,飛機的機翼、尾翼及舵麵被設計成鏤空結構;鏤空的翼表麵上鋪設0.06毫米厚的聚乙烯塑料薄膜作為(wei) 蒙皮。飛機的尾翼以及機翼(包括前後翼梁和翼肋)采用整體(ti) 打印成型工藝,大大增加了機翼、尾翼各部件連接部位的強度。
據實驗室沈海軍(jun) 教授介紹,迄今為(wei) 止,3D打印技術仍處於(yu) 起步階段,加上打印耗材種類有限、打印尺寸較小、打印材料強度偏弱等因素限製,僅(jin) 有為(wei) 數不多的航空公司或個(ge) 人在飛機或航模的零件製造方麵進行了嚐試,或是打印出一些不能飛的小飛機靜態模型用作擺設。此次同濟大學三維打印微型飛機成功試飛,在國內(nei) 尚屬首例,它展示了3D打印技術在微小飛機設計與(yu) 製造領域上應用的可行性。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