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7日~19日舉(ju) 辦的2013中國(珠海)國際打印耗材展覽會(hui) 和3D打印應用及數碼圖文快印展覽會(hui) 上,記者發現,在我國,3D打印機已從(cong) “工業(ye) 神壇”上走了下來,一個(ge) 全民創造、大眾(zhong) 化的3D打印時代即將到來。專(zhuan) 家認為(wei) ,如果不重視技術創新而盲目跟風,很快就會(hui) 有一批公司消失。
3D打印吸引眼球
此次耗材展有來自全球2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432個(ge) 客商參展,也吸引了近萬(wan) 名海內(nei) 外專(zhuan) 業(ye) 買(mai) 家參觀。最吸引觀眾(zhong) 的是在珠海首次集體(ti) 亮相的3D打印機和打印產(chan) 品。
在3000平方米的3D打印專(zhuan) 區,逾10家國內(nei) 3D打印企業(ye) 爭(zheng) 奇鬥豔。在現場作業(ye) 的一台台外箱長、寬、高分別約為(wei) 620、465和660毫米的3D打印機,利用激光束和熱熔噴嘴,將一圈圈ABS或PLA塑料絲(si) 變成一件件物品,有槍支模型、有名片盒、有眼鏡等。“原來這就是3D打印機!”發出感歎的不僅(jin) 是小朋友,就連一些其他領域的工程師也稱大開眼界。
溫木記是深圳維示泰克技術有限公司的銷售工程師。以製作3D的美人魚為(wei) 例,他介紹了整個(ge) 設計製作過程:先以3D相關(guan) 設備建立三維模型STL圖,後以軟件加載為(wei) 圖紙,再用3D打印機打印出一個(ge) 立體(ti) 的“美人魚”。用這種方式,可造建築模型,工藝品、五金件、日用品、動漫人物或模型,特別是能輕鬆製造特殊結構件、組裝件。
北京太爾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3D打印機,號稱因微型能隨身攜帶。據該公司員工介紹,這個(ge) 售價(jia) 為(wei) 9999元的設備能用3小時打印出一個(ge) 成型層厚為(wei) 0.2毫米,尺寸67×87×86毫米的兔子,打印成本為(wei) 13.54元。
藍海機會(hui) 扣動心弦
阮武進是江西環彩三維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家店長。他把用3D技術打印出的人體(ti) 模型帶進了展館,甚至有一個(ge) 是惟妙惟肖的人臉“麵具”。“通過3D掃描、修圖、3D打印,我們(men) 就可讓顧客親(qin) 眼見證3D迷你版的"自己"的誕生。”
廣州市文博實業(ye) 有限公司的胡寶川也在現場展示該公司的3D打印機,甚至以49元至99元不等的價(jia) 格推銷ABS/PLA的卷材。他認為(wei) ,傳(chuan) 統的數碼圖文店可以低成本地成為(wei) 3D打印走進社區、普及個(ge) 性3D打印產(chan) 品的一個(ge) 重要載體(ti) ,因為(wei) 他們(men) 已有點多麵廣的優(you) 勢,可以方便地將3D打印帶到千家萬(wan) 戶,為(wei) 生活增色添彩。
用3D技術打印出來的人造關(guan) 節、脊柱融合器等骨科植入器,不但大小可根據患者所需進行個(ge) 性化製作,而且其表麵因能造出精密的粗糙麵,使其能有機與(yu) 患者新長出的肉緊密結合。“這是革命性的舉(ju) 措。”珠海垵德三維科技有限公司鮑其濱博士說。低端徘徊引發憂慮
雖然展覽會(hui) 讓人們(men) 看到了我國企業(ye) 在3D打印產(chan) 業(ye) 方麵所作的努力,但從(cong) 各參展公司推出的展品看,絕大多數大同小異,目前仍停留在工業(ye) 設計運用的層麵。使用的原料也是常見的單色的ABS塑料。
深圳中深源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經理胡德地告訴記者:“現在國內(nei) 的家用3D打印機多數為(wei) 7000元~10000元的低端機。在淘寶上就可淘得3000~4000元的同類設備,這是因為(wei) 國際巨頭已在網上公布了這類低端機的詳細圖紙,相關(guan) 軟件公司也公布了開源性的程序。表麵上看,3D打印機走下了"工業(ye) 神壇",如果沉迷於(yu) 此,不掌握自主知識產(chan) 權,不提升產(chan) 業(ye) 水平,非常危險。”“在世界3D打印市場,我們(men) 要警惕重蹈激光打印機的覆轍。”珠海納賽科技CEO汪東(dong) 穎說。
目前,在家用3D全彩打印市場,我國仍受製於(yu) 人。“我們(men) 所需的打印設備、膠水、原料,甚至是機器所需的扳手,國內(nei) 都無法生產(chan) ,全部需要進口。我們(men) 現在使用的打印機就要200多萬(wan) 元一台。更麻煩的是,3D打印所需的一種高強度複合粉,進口代理商還限製了購買(mai) 的數量。我國目前隻部分掌握了3D打印技術,在精度和材料等方麵仍需努力。”阮武進說。
鮑其濱也坦承,3D打印是一個(ge) 涉及光、電、材料、自動控製、數據、軟件等領域的交叉學科,他們(men) 所需的設備、原料、軟件也全來自美國。如果中國企業(ye) 不重視技術創新,盲目跟風,將會(hui) 長期受製於(yu) 人。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