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光博會(hui) 3D打印成為(wei) 焦點,不少專(zhuan) 家表示,我國3D打印技術發展已達國際水準,但原材料缺乏成為(wei) 一大短板。其實,3D打印材料的開發大有可為(wei) 。
3日,在2013中國武漢增材製造技術(3D打印)國際論壇上,西安交通大學教授李滌塵表示,3D打印與(yu) 傳(chuan) 統鑄造工藝相結合,會(hui) 給各行各業(ye) 帶來巨大的變化,在金屬零件精密製造、航空航天模型製造、陶瓷零件製造、複合材料製造、創意產(chan) 品開發等領域都將廣泛應用。“模型越複雜,增材製造的優(you) 勢越明顯。”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濱湖機電董事長史玉升舉(ju) 例稱,空客A380飛機有450多萬(wan) 個(ge) 零部件,如果通過傳(chuan) 統的模具生產(chan) 方式,生產(chan) 這些零部件大約要兩(liang) 個(ge) 月時間,通過3D 打印技術則僅(jin) 需兩(liang) 周。據悉,波音公司已開設了3D打印公司,專(zhuan) 為(wei) 該公司飛機“打印”零部件。
不僅(jin) 如此,3D打印還能打印牙齒、骨骼、細胞、肝髒等人體(ti) 器官。李滌塵介紹,未來3D打印將主要應用於(yu) 醫療領域,特別是人體(ti) 器官無需再耗費大量的時間來進行移植培養(yang) ,通過改進打印材料便可直接實現人體(ti) 器官的打印。目前,該實驗室已成功打印出肝髒器官,並在活體(ti) 上實驗生成血管,未來將可用於(yu) 器官移植。
“我國的3D打印技術已達國際領先水平,但原材料至少落後5年。”武漢濱湖機電技術產(chan) 業(ye) 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黃智表示,該公司的激光燒結3D打印機目前已實現產(chan) 業(ye) 化,原材料分金屬粉末和非金屬粉末。一般的金屬粉末約200微米,3D打印所需的金屬粉末顆粒需小於(yu) 30微米,但這樣的粉末在湖北找不到能生產(chan) 的企業(ye) ,需要從(cong) 國外進口,在國內(nei) 僅(jin) 華東(dong) 地區部分企業(ye) 能生產(chan) 。
究其原因,黃智認為(wei) ,目前3D打印市場小,需求量小,技術要求比較高,企業(ye) 不願投入開發原材料。
“3D 打印材料的附加值很高,未來,高性能3D打印材料的開發和產(chan) 業(ye) 化將大有可為(wei) 。”史玉升介紹,目前3D打印材料主要有粉狀、絲(si) 狀、片狀、液體(ti) 四種。以粉狀材料為(wei) 例,一公斤普通金屬粉末賣十幾元,加工成3D打印金屬粉可賣數千元,身價(jia) 翻數百倍,最貴的鈦合金粉末一公斤可賣八千到一萬(wan) 元,“武鋼等傳(chuan) 統鋼企可開發 3D打印金屬粉末原材料,市場潛力巨大。”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