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6日,由中國航空工業(ye) 集團公司下屬中航工業(ye) 青島前哨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中航工業(ye) 北京製造工藝研究所與(yu) 青島科技大學共同發起和參與(yu) 建設的中航工業(ye) 青島科技園增材製造技術中心成立儀(yi) 式暨關(guan) 橋院士聘任儀(yi) 式隆重舉(ju) 行。
中航工業(ye) 青島科技園增材製造技術中心學術委員會(hui) 聘請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關(guan) 橋擔任學術委員會(hui) 主任。關(guan) 橋院士長期從(cong) 事航空航天製造業(ye) 先進焊接技術與(yu) 焊接結構科學研究工作,在焊接力學研究、特種焊接技術開發應用和設備研製方麵有淵博的知識和豐(feng) 富的工程經驗,取得了一係列開拓性、創新性成果, 是“低應力無變形焊接”理論創始人、“薄殼結構低應力無變形焊接法”發明人,我國飛行器製造工程中多項特種焊接技術的開拓者。關(guan) 橋院士的加入,是青島市引入高端人才、打造人才高地的重要裏程碑。
圍繞中航工業(ye) 青島科技園增材製造技術中心成立,關(guan) 橋院士說:“首先祝賀中航工業(ye) 青島科技園增材製造技術中心揭牌暨增材製造技術中心正式成立。這是中航工業(ye) 和青島市政府及市北區政府在實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樣大的形勢下,強強聯合,協同創新,迎接新一輪的科技革命的一個(ge) 重大舉(ju) 措。”

中科院關(guan) 橋院士在中航工業(ye) 青島科技園增材製造技術中心成立儀(yi) 式上做精彩發言
對於(yu) 下一步中國3D打印技術和產(chan) 業(ye) 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關(guan) 橋院士語重心長的說:“一年前,由中國工程院向國家提交了一份關(guan) 於(yu) 加快我國增材製造,也就是3D打印技術和產(chan) 業(ye) 發展的建議,由原人大常委會(hui) 副委員長路甬祥和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牽頭,由10名院士(當中我也有幸參加了),還有10位專(zhuan) 家(在座的鞏水利專(zhuan) 家也參加了)。經曆了一年時間的調研和分析,分析了國內(nei) 外增材製造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向國家提出了一個(ge) 戰略谘詢報告建議。這個(ge) 建議主要是有這麽(me) 幾個(ge) 方麵,我簡要的勾畫一下我們(men) 增材製造在國內(nei) 現在及將來發展的一個(ge) 大的趨勢。
第一個(ge) 方麵是,工業(ye) 發達國家高度重視增材製造技術和產(chan) 業(ye) 發展的這麽(me) 一個(ge) 現狀,它是一個(ge) 新興(xing) 的戰略產(chan) 業(ye) ,是提升國家的綜合國力、國際競爭(zheng) 力和國防實力的一個(ge) 重要手段。所以各個(ge) 國家,發達國家,還有新興(xing) 體(ti) 的一些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加大力度研發,擴大應用,推進了這樣一項產(chan) 業(ye) 的加速的發展。
那麽(me) 增材製造技術對於(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將帶來的深刻影響,我們(men) 也正在感受到。首先是研發周期的縮短,尤其是創新產(chan) 品。像我們(men) 新飛機研發周期的減半,還有成本的減半,因為(wei) 它不需要鍛造模具,飛機的模型很快就能製造出來,所以催生了集中式的現在大的生產(chan) 模式向分散式個(ge) 體(ti) 化的這樣一個(ge) 生產(chan) 模式的轉變,這也是跟我們(men) 國家的經濟社會(hui) 轉變模式相交匯的這樣一個(ge) 過程中間產(chan) 生的。所以將來個(ge) 性化的設計製造也將改變我們(men) 的一部分生活方式和經濟發展的模式。
我國增材製造技術已經說有一定的比較好的基礎了。在座的我們(men) 青島科技大學也已經在非金屬材料方麵有所作為(wei) 。實際上在20多年以前,我們(men) 國家在激光快速成型這一領域和高校為(wei) 首的團隊也已經開展了很多非金屬材料的3D打印技術。3D打印這個(ge) 名字呢現在這麽(me) 叫,實際上20多年以前這個(ge) 技術也已經在開始發展了。那麽(me) 最近20年來,我認為(wei) 增材製造技術突破有兩(liang) 大特點:一個(ge) 特點就是高能束流技術。也就是625所高能束流加工技術重點實驗室的核心技術。一個(ge) 是激光加工技術,一個(ge) 是電子束加工技術。這兩(liang) 個(ge) 髙能束流技術和CDCM這樣的結合,就催生了一個(ge) 新的製造方法,不是減材製造,不是切削減材製造,而是一個(ge) 增材製造增加材料的製造。所以這是一個(ge) 突破,高能束流技術本身,包括激光器的,高質量激光器的發展和智能化的電子槍的發展,這些都催生了技術的前沿發展。尤其CDCM結合這是一大突破。還有一個(ge) 突破就是把這個(ge) 材料,不僅(jin) 僅(jin) 用於(yu) 非金屬材料,塑料或者是光敏、固化材料,而是用於(yu) 金屬結構的製造,也就是金屬材料。所以說這兩(liang) 大突破就構成了近20年來增材製造技術為(wei) 什麽(me) 在國內(nei) 外發展的這麽(me) 快,而且變成了一個(ge) 戰爭(zheng) 產(chan) 業(ye) 在發展。
第二個(ge) 方麵就是加快發展增材製造技術的產(chan) 業(ye) ,促進創新能力的提高。我們(men) 現在國家要推行的是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創新在哪裏?最近習(xi) 近平主席參觀中關(guan) 村科技園的時候也再次強調了,創新,尤其是科技的創新,這是我們(men) 創新驅動的一個(ge) 非常重要的驅動力。所以,促進創新能力的提高和產(chan) 業(ye) 的轉型升級能夠加快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我們(men) 看的很清楚,尤其在青島,航母在這兒(er) ,航母上邊的殲15,也就是我們(men) 的艦載機為(wei) 什麽(me) 能製造的這麽(me) 快?就是因為(wei) 上邊有很多部件我們(men) 設計師們(men) 是要變了又變才能適合於(yu) 艦載機,這樣的變化,怎麽(me) 這麽(me) 快作出反應呢?隻能用增材製造快速反應製造。這包括625所的國家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所作出的貢獻。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新型的飛機,也都是用增材製造進行了快速反應,快速的製造反應。有設計師改變了設計怎麽(me) 辦?我們(men) 不能夠再去做模具,再去鍛造,或者做模具去鑄造。隻要有CAD的模型,我們(men) 很快就能加工製造出來,無論是粉材製造也好,還是送絲(si) 溶塑製造也好,激光也好,電子束也好,確實是加快了發展,加快了某些裝備的更新換代,增強了國防的實力。尤其是航空工業(ye) ,這是一個(ge) 大的市場牽引力,剛才我提到的一些飛機型號的發展,因為(wei) 得力於(yu) 增材製造的快速反應所以才能滿足市場需求。
最後在這個(ge) 建議裏邊,提出這麽(me) 幾點,加快我國增材製造技術產(chan) 業(ye) 發展的建議,這是給中央的一個(ge) 建議。有這麽(me) 主要四點:
第一點是重點突破。所謂重點突破的話因為(wei) 現在,尤其最近一年,增材製造技術在全國幾乎是各個(ge) 省市,像雨後春筍一樣的都冒出來了,這樣的局麵既好又有所擔憂。為(wei) 了很好的引導這個(ge) 產(chan) 業(ye) 正確的發展,在這個(ge) 建議裏邊提出來的從(cong) 國家層麵上重點支持、重點突破。尤其在一些重點的行業(ye) ,尤其是航空行業(ye) ,航天、醫療。其他的文化產(chan) 業(ye) 裏邊那個(ge) 是由市場經濟決(jue) 定的,所以這是建議的重點突破的一些領域。
還有第二點就是麵上推廣,所謂麵上推廣,就是市場機製所決(jue) 定的市場牽引的。所以現在有很多3D打印,我說的是非金屬材料的3D打印技術,這些裝備,當然也不會(hui) 是很複雜的,在市場上現在一下子熱起來了,這就是麵上推廣。麵上推廣的另外一個(ge) 側(ce) 麵就是由於(yu) 在金屬結構材料製造裏邊的麵上推廣,這個(ge) 也需要有規劃的做出一些安排。
第三個(ge) 方麵就是專(zhuan) 項帶動。專(zhuan) 項帶動就是我們(men) 希望國家對增材製造,在國家層麵上能有一個(ge) 指導性的專(zhuan) 項支持。這樣就是國家層麵上的主導和市場的牽引,市場上需求的牽引這兩(liang) 個(ge) 相結合起來。第四個(ge) 方麵要強調的就是協同創新。所謂協同創新,因為(wei) 這個(ge) 技術它不是一個(ge) 單項技術的發展,是單項技術的前沿,是有很多亮點很多難點需要攻克的,但是它更是一個(ge) 大的產(chan) 業(ye) 鏈。從(cong) 材料,從(cong) 技術,技術所需要的裝備一直到售後的服務。這個(ge) 我看,我們(men) 這個(ge) 中航工業(ye) 青島科技園在這個(ge) 新的增材製造中心裏邊的宗旨裏邊也已經談到這些了,協同創新這個(ge) 概念。實際上我剛才說的強強聯合也是“產(chan) 、學、研”的聯合,這是很明顯的。我想說的就是政府的支持,尤其青島市政府、青島市北區政府的支持,這是更重要的一個(ge) 方麵。還有就是我們(men) 中航工業(ye) 從(cong) 集團公司層麵上的支持。所以現在也流行一種說法,就是“官、產(chan) 、學、研”的緊密結合。“官”在前麵能夠主導一些,尤其在政策層麵上的支持。”#p#分頁標題#e#
最後對中航工業(ye) 青島科技園增材製造技術中心將來工作展開的期望,關(guan) 橋院士說:“這個(ge) 中心的成立,雖然比起國內(nei) 其他省市有一點晚,但是後來居上,恰逢其時。所以在青島市和市北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中航工業(ye) 大力的支持下,我很希望,我們(men) 這個(ge) 中心能夠在技術的前沿,在產(chan) 業(ye) 化的道路上能夠走得更快,快是非常重要的一個(ge) 因素,所以得到政府及各方麵的支持更需要。”
關(guan) 橋院士等領導還到中航工業(ye) 青島科技園增材製造技術中心研發及生產(chan) 廠區現場參觀指導。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