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十二生肖》中有這樣一幕,成龍扮演的角色通過內(nei) 置掃描儀(yi) 的手套,立體(ti) 掃描獸(shou) 首數據,隨後根據三維數據打印出完全逼真的獸(shou) 首模型,這種技術被稱為(wei) 3D打印技術,如今3D打印技術已落戶烏(wu) 魯木齊市。
11日,記者來到位於(yu) 紅山新世紀21樓的3D技術打印展示現場,親(qin) 身感受了3D打印的新奇。現場,工作人員手持一個(ge) 酷似電熨鬥的儀(yi) 器在顧客周身“掃”了兩(liang) 圈,不到三分鍾,就完成了“拍攝”過程。顧客的人體(ti) 數據被傳(chuan) 輸到一旁的電腦上,一周後,顧客就能取到自己的3D人像。
“哇,太像了,連表情和皮膚紋理都一模一樣!”一位市民拿著打印出來的人像驚歎不已。
一個(ge) 10厘米單彩頭像的價(jia) 格是400元,但要是15厘米的全彩人像就升至1800元,20厘米全彩則需要3000元,如果按照真人1:1人像,價(jia) 格至少在10萬(wan) 元。現場市民表示,如果價(jia) 格能低一些,他們(men) 會(hui) 考慮嚐試。
首家引進3D打印技術的斯瑞德三維信息科技公司技術總監張濤介紹說,3D打印價(jia) 格貴,主要貴在全彩的產(chan) 品,其所需的打印設備、膠水、原料,甚至是機器所需的扳手,國內(nei) 都無法生產(chan) ,全部需要進口。
“雖然價(jia) 格貴,但市民對3D打印的興(xing) 趣還是很濃厚。”張濤說,隻要平常注意保養(yang) ,打印產(chan) 品是可以長期保存的,而且萬(wan) 一斷裂,他們(men) 也會(hui) 提供修複服務。
小鏈接
3D打印技術: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wei) 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ti) 的技術。它與(yu) 普通打印機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機內(nei) 裝有液體(ti) 或粉末等“打印材料”,與(yu) 電腦連接後,通過電腦控製把“打印材料”一層層疊加起來,最終把計算機上的藍圖變成實物。
3D打印技術現已廣泛應用於(yu) 航空航天、生物醫學、汽車、電子、首飾、遊戲、消費品、日用品、建築以及文物保護等多個(ge) 領域。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