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來中國在半導體(ti) 照明領域發展迅速,已經成為(wei) 全球半導體(ti) 照明研發和生產(chan) 的中心之一。”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在近日舉(ju) 行的第十屆中國國際半導體(ti) 照明論壇上表示,半導體(ti) 照明在我國取得快速發展有很多原因,既與(yu) 近年來的節能減排政策和城鎮化發展有關(guan) ,也與(yu) 我國有較好的產(chan) 業(ye) 基礎相關(guan) 。
據介紹,2003年年底,科技部會(hui) 同其他六部委和行業(ye) 協會(hui) ,緊急啟動了“十五”國家科技攻關(guan) 計劃“半導體(ti) 照明產(chan) 業(ye) 化技術開發”重大項目,使我國半導體(ti) 照明工程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經過10年發展,我國半導體(ti) 照明產(chan) 業(ye) 在產(chan) 業(ye) 規模、產(chan) 業(ye) 技術和產(chan) 品應用方麵不斷進步,成為(wei) 全球主要的半導體(ti) 照明產(chan) 品製造基地。
產(chan) 學研“抱團”十年共進
“今年是國家半導體(ti) 照明工程實施第10年,有很多情懷和感想在裏麵。”國際半導體(ti) 照明聯盟(ISA)主席、國家半導體(ti) 照明工程研發及產(chan) 業(ye) 聯盟秘書(shu) 長吳玲列舉(ju) 出一串具有衝(chong) 擊力的數字:
2003年我國半導體(ti) 照明的光效還不到20lm/W,2013年達到140lm/W;
2003年我國半導體(ti) 照明每年申請的專(zhuan) 利是1400件,2013年達到2.5萬(wan) 件;
2003年我國半導體(ti) 照明隻是用來做指示、顯示,2013年產(chan) 業(ye) 規模已經突破2500億(yi) 元;
2003年國內(nei) 半導體(ti) 市場不要說芯片,就連器件都依賴進口,2013年芯片替代進口達到75%;
2003年我國半導體(ti) 照明行業(ye) 沒有一家上市公司,2013年上市公司已經達到19家。
10年前,當我國半導體(ti) 照明產(chan) 業(ye) 興(xing) 起之初,國內(nei) 企業(ye) 小弱散亂(luan) 的狀態難以應對國際競爭(zheng) 的挑戰,“抱團”發展成了眾(zhong) 多新興(xing) 企業(ye) 的共識。
2004年10月,由國內(nei) 43家半導體(ti) 照明骨幹企業(ye) 和科研院所按照“自願、平等、合作”的原則發起成立了國家半導體(ti) 照明工程研發及產(chan) 業(ye) 聯盟。目前,該聯盟共有來自我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地區及在華注冊(ce) 的外資機構等293家成員單位,並於(yu) 2009年組建了半導體(ti) 照明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戰略聯盟,2012年組建半導體(ti) 照明聯合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可以說,10年來,國家半導體(ti) 照明工程研發及產(chan) 業(ye) 聯盟持續探索產(chan) 學研合作創新的有效模式和運行機製,在促進產(chan) 學研協同創新,提升我國照明產(chan) 業(ye) 的國際競爭(zheng) 力立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政策利好,LED“光效”顯著
據測算,若將我國在用的白熾燈全部替換成節能燈,每年可節電480億(yi) 千瓦時,相當於(yu) 減排二氧化碳近4800萬(wan) 噸,若進一步更換為(wei) LED照明產(chan) 品,將帶來更大的節能效果。可以說半導體(ti) 照明將成為(wei) 我國節能減排事業(ye) 當仁不讓的“主力”。
為(wei) 推動LED照明產(chan) 業(ye) 的發展,降低能源消耗,2009年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六部委聯合發布了《半導體(ti) 照明節能產(chan) 業(ye) 發展意見》。科技部於(yu) 當年啟動了“十城萬(wan) 盞”半導體(ti) 照明應用工程試點工作。截至2012年年底,已批複的37個(ge) “十城萬(wan) 盞”試點城市已實施示範工程超過2700項,應用LED燈具超過700萬(wan) 盞,年節電超過20億(yi) 千瓦時,試點工作節能效果顯著。
2013年,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又聯合發布《 半導體(ti) 照明節能產(chan) 業(ye) 規劃》。半導體(ti) 照明在節能減排中的地位與(yu) 作用正在逐步顯現。
10年來,在國家半導體(ti) 照明工程以及一係列利好政策的推動下,我國LED照明在技術領域快速進步,不僅(jin) 在功率型白光LED芯片產(chan) 業(ye) 化關(guan) 鍵技術上取得較大突破,而且在重大裝備核心技術上進展順利。如成功開發48片生產(chan) 型MOCVD樣機,生產(chan) 的功率型LED芯片各項指標良好;自主研發出適用於(yu) 氮化物生長的HVPE設備,采用激光剝離和自分離技術獲得高質量2英寸自支撐GaN襯底。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重大核心裝備研製打破國外設備壟斷的局麵,極大地推動了我國半導體(ti) 照明自主知識產(chan) 權體(ti) 係的建立和發展。此外,規模化係統集成技術研究和重大應用效果顯著,我國已成為(wei) 全球LED全彩顯示屏、太陽能LED、景觀照明等應用產(chan) 品最大的生產(chan) 和出口國。
LED未來發展誘人
在科學家關(guan) 注技術發展方向的同時,參加此次半導體(ti) 照明論壇的眾(zhong) 多LED照明生產(chan) 企業(ye) 代表對產(chan) 業(ye) 發展趨勢更加關(guan) 注。
業(ye) 內(nei) 人士預測,麵對即將迎來爆發性增長的照明市場,LED照明企業(ye) 要想在競爭(zheng) 中脫穎而出,必須通過並購重組、資源整合、強強聯手、優(you) 勢互補來增強整體(ti) 實力,以便在市場真正爆發之時占據競爭(zheng) 優(you) 勢。
在吳玲看來,半導體(ti) 照明替代傳(chuan) 統的熒光和白熾照明燈,就如同汽車替代馬車一樣勢不可擋。未來半導體(ti) 照明技術發展將與(yu) 微電子、光電子、生物科學技術相結合,實現一體(ti) 化和多種色彩的應用,智能控製係統將得到廣泛應用,從(cong) 而使人們(men) 生活更加舒適健康。例如目前有的企業(ye) 已經將照明解決(jue) 方案融入智慧城市、建築和家居領域,在智能樓宇中,半導體(ti) 照明將與(yu) 空調係統、安防、窗簾、取暖等各個(ge) 係統建立內(nei) 在聯係,並聯通整合成為(wei) 一個(ge) 集合性的平台。
規範行業(ye) 健康發展
雖然10年來LED照明產(chan) 業(ye) 發展取得了累累碩果,但在吳玲看來,我國LED照明產(chan) 業(ye) 進入相對成熟的階段至少還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
“這兩(liang) 年可能企業(ye) 有一種錯覺。大家都注意到LED照明市場滲透率加快,國內(nei) 外市場快速啟動,於(yu) 是就把重心全部轉移到爭(zheng) 搶傳(chuan) 統照明渠道,甚至靠低價(jia) 策略爭(zheng) 奪市場,形成了目前同質化競爭(zheng) 嚴(yan) 重、市場比較混亂(luan) 的局麵。”吳玲坦言,一些企業(ye) 用粗製濫造的材料做比較便宜的燈具,以次充好;一些企業(ye) 在沒有任何技術檢測能力的情況下一味地拚價(jia) 格,盲目跟風,一哄而上。由此,LED照明產(chan) 業(ye) 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發展環節上出現了投資過熱的現象,前兩(liang) 年是芯片,這兩(liang) 年則出現在應用領域。
在吳玲看來,目前LED照明產(chan) 業(ye) 還存在一些尚待解決(jue) 的問題。首先,很多企業(ye) 還沒有意識到LED照明在規模化生產(chan) 和應用之前,仍有一些技術支撐的問題沒有解決(jue) 。其次,LED照明係統的可靠性問題。不少企業(ye) 往往隻關(guan) 注某個(ge) 器件的壽命,沒有考慮到其他配套材料,尤其是電源和驅動等組合成一個(ge) 燈具時其合理壽命有多長。目前,如何控製係統形成最科學合理可控的壽命、如何進行經濟型合理化的設計等問題還沒有解決(jue) 。第三,目前LED照明技術和產(chan) 品都還沒有成熟,不僅(jin) 材料、裝備、燈具形式在快速發展,就連芯片、封裝的結構都在發生變化,甚至未來可能把照明、通信等有關(guan) 功能都集成到芯片上。第四,企業(ye) 對未來終端產(chan) 品的多功能和個(ge) 性化發展趨勢認識不足。
對於(yu) 今後LED照明產(chan) 業(ye) 的發展方向,吳玲認為(wei) ,從(cong) 2003年至今,LED照明產(chan) 業(ye) 發展的前10年主要是產(chan) 業(ye) 上下遊的垂直整合階段。半導體(ti) 照明從(cong) 材料到芯片,再到封裝,乃至最後的應用,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很長,需要通過垂直整合使產(chan) 業(ye) 鏈條縮短。#p#分頁標題#e#
“我認為(wei) ,3-5年後,產(chan) 業(ye) 橫向整合將成為(wei) 主導,規模化成為(wei) 關(guan) 鍵。”吳玲表示,LED照明企業(ye) 未來在保持光效的前提下,仍然需要不斷提高生產(chan) 效率,降低成本。
“未來10年,作為(wei) LED照明產(chan) 業(ye) 的堅強後盾,國家半導體(ti) 照明工程研發及產(chan) 業(ye) 聯盟將重點在三個(ge) 方麵全力推動:保證產(chan) 品的質量,規範市場,堅定消費者的消費信心;注重培育品牌,擴展消費渠道,鼓勵並購重組做大做強產(chan) 業(ye) ;加大研發力度,積極推動創新應用。”吳玲表示。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