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NASA將3D打印製造電子設備首次送入太空

星之球激光 來源:中新網2013-11-22 我要評論(0 )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道,11月19日,有史以來第一台由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埃爾帕索分校(UTEP)采用3D打印技術製造的電子設備即將送入太空。UTEP的W.M.凱克3D打印創新中...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道,11月19日,有史以來第一台由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埃爾帕索分校(UTEP)采用3D打印技術製造的電子設備即將送入太空。UTEP的W.M.凱克3D打印創新中心是一個(ge) 專(zhuan) 注於(yu) 3D打印創新製造的實驗室,由其製造的電子設備置於(yu) 微衛星(立方體(ti) 衛星)(CubeSat)內(nei) 部,這是一顆新墨西哥大學的擁有的微型人造衛星,即將作為(wei) NASA補給任務的一部分送入太空。

  在過去十年中,有研究小組報告已經稱把電子元器件和電器互聯技術嵌入到3D打印結構件中。然而,這些3D打印製造的電子設備僅(jin) 限於(yu) 使用導電油墨作為(wei) 連接電路,通常表現為(wei) 導電性不足。W.M.凱克3D打印創新中心研究人員利用單層處理技術進行增材製造, 使用成本相當低的uPrint Plus打印機,通過單層混合3D打印指令,製造出高電流(>1安培)電子設備。此外,他們(men) 還展示了直接將高效能導體(ti) 嵌入到熱塑性熔融沉積成型(FDM)基板的新型集成工藝。他們(men) 的研究證實了采用多種技術、使用多種材料進行3D打印製造的可能性。他們(men) 當前的研究工作包括將多種製造技術無縫集成到一個(ge) 單係統(Multi 3D),包括多聚合物擠出技術,微加工,嵌線,拾起並定位和微型焊接。一旦完成,機電係統將會(hui) 按照一個(ge) 單一的工序進行製造組裝,無需人工幹預。排除人為(wei) 參與(yu) ,最終將生成通過CAD設計輸入的印刷式打印製造方式,第二天早晨得到一台嶄新的設備。

  2011年UTEP采用增材製造技術進行電子設備的創新製造研究獲得900萬(wan) 美元的資助,美國洛克希德馬丁航空公司,德克薩斯大學和政府各出資300萬(wan) 美元,用於(yu) 其構造和新型打印技術中心(SPEC)成立、裝備、運作及其它費用的支出。據UTEP推測,3D打印的電子設備市場在未來十年預計將增長到數十億(yi) 美元。新墨西哥大學的COSMIAC和UTEP的W.M.凱克3D打印創新中心進行合作,於(yu) 今天正式推出微衛星(立方體(ti) 衛星)的電子結構。“如果把3D打印製造的電子設備送入太空並讓它繼續工作,這將證實其性能的可靠性。”電子與(yu) 計算機工程副教授兼W.M.凱克3D打印創新中心的副主任Eric MacDonald博士稱,“在太空的真空和輻射下,強烈的溫差會(hui) 導致材料降解,這足以證明這種技術是否可行。”這台3D打印的電子設備即將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位於(yu) 弗吉尼亞(ya) 州的瓦羅普斯飛行研究所搭載空軍(jun) “米諾陶”-1火箭送入太空。目前,W.M.凱克3D打印創新中心製造出即將送入太空的電子設備副本,並將其在倫(lun) 敦科學博物館舉(ju) 辦的“3D:打印未來”展覽會(hui) 上公開展出。這次展覽會(hui) 將持續到2014年6月。

  這次搭載空軍(jun) “米諾陶”-1火箭的一共有31顆人造衛星,其中包括11顆由高中生設計的ELaNa IV微衛星(立方體(ti) 衛星),並於(yu) 美國東(dong) 部標準時間11月19日下午7:30-9:30進行發射。火箭在發射升空大約45分鍾後,衛星將被彈出,並傳(chuan) 輸數據。在接下來的幾個(ge) 月,凱克中心將會(hui) 接收到來自人造衛星傳(chuan) 來的數據。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