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變遷及極端氣候造成糧食減產(chan) ,加上都市化和汙染問題,糧食安全亮紅燈。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FAO)編製的“糧食價(jia) 格指數”(Food Price Index)在1993年到2012年的20年間,總指數成長了102%,其中,穀類價(jia) 格更暴增142%。
日本311地震造成福島核災,不少農(nong) 地一夕間廢耕,日本“食”不安心。在此情勢下,能夠提供穩定產(chan) 出且安全的LED植物工廠,帶來新一波商機,甚至可望成為(wei) 維持人類生存的保護傘(san) 。
模擬自然 “騙”草莓夏天盛產(chan)
植物工廠是指完全利用人工光源,在嚴(yan) 格控製濕度、溫度、氣體(ti) 濃度,幾乎密閉的環境下進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係統。為(wei) 了照顧這些“嬌客”,植物工廠須設置特定光譜,使用有植物燈之稱的LED光源,並常年維持適合植物生長的溫度。為(wei) 減少電費支出,部分工廠會(hui) 結合太陽能發電裝置,自產(chan) 能源。
植物工廠透過模擬大自然,企圖“騙”植物,讓植物配合人類需求成長。台灣工研院產(chan) 業(ye) 服務中心資深研究員林意雀說,“在最理想的狀況下,植物工廠的植物可完全不依季節變化成長。”換言之,冬天產(chan) 西瓜、夏天生產(chan) 草莓都能成為(wei) 常態。
近年來台灣地區已有多家科技業(ye) 者投入植物工廠生產(chan) ,億(yi) 光、新世紀、晶電、璨圓等已投入LED光源運用於(yu) 植物栽培。不過,台灣地區市場小,加上植物工廠的生產(chan) 成本居高,使得經濟效益仍難以顯現。
以日本來看,在三、四十年前就開始發展植物工廠相關(guan) 技術,已有業(ye) 者研發出能夠生產(chan) 轉基因植物的工廠,用來作為(wei) 蛋白質藥品原料。此外,也能種植出超低鉀含量的萵苣,可以提供給腎病患者食用,附加價(jia) 值明顯提高。
糧食安全又營養(yang)
完全人工光源的LED植物工廠采水耕栽培,不用土壤,植物生長所須營養(yang) 來自人工養(yang) 液。這樣高度人工的環境,不少消費者質疑產(chan) 品安全性和營養(yang) 價(jia) 值。專(zhuan) 家指出,植物工廠在良好管控下,產(chan) 品安全和質量可不輸一般農(nong) 業(ye) 。
消費者聽到LED植物工廠,最常問的問題包括:“不自然環境下生產(chan) 出來的植物能吃嗎?”、“植物是有機的嗎?”、“缺乏土壤的下,植物營養(yang) 素夠嗎?”台大生物產(chan) 業(ye) 機電工程係主任方煒表示,植物工廠不是有機種植,但在適當管控下安全無虞。民眾(zhong) 有時會(hui) 把農(nong) 藥和肥料當成洪水猛獸(shou) ,但真正關(guan) 鍵在於(yu) 用量,而非完全不用。
對於(yu) 植物工廠沒有日照,外界懷疑是否造成植物體(ti) 中因施肥殘留的硝酸鹽過高,影響人體(ti) 健康。方煒澄清,植物中硝酸鹽殘留與(yu) 光照有關(guan) ,目前植物工廠生產(chan) 的蔬菜透過LED光源,能將硝酸鹽控製在2,000ppm的濃度以下,田間栽培時若未注意,硝酸鹽含量反而可達5,000ppm以上,不一定比較安全。另一方麵,人體(ti) 本來就能自然代謝硝酸鹽,隻要在一定濃度以下,對健康都不成問題。
對有人質疑水耕蔬菜缺乏微量元素或營養(yang) 成分,方煒指出,采水耕的植物工廠都以逆滲透或純水種植,養(yang) 分需要用人工或自動化方式加入水中,如果植物缺了什麽(me) 元素,不是水耕的錯,而是人為(wei) 因素,這些都可以避免。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