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軍工航天新聞

中國首輛月球車:耐300度溫差 自主避讓障礙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新聞網2013-11-27 我要評論(0 )   

11月26日,國防科工局對外宣布,我國首輛月球車嫦娥三號巡視器命名玉兔號。圖為(wei) 玉兔號月球車1:2模型。 嫦娥懷抱玉兔,飛天奔向月宮中華民族這個(ge) 古老美麗(li) 的神話傳(chuan) 說,如...

       11月26日,國防科工局對外宣布,我國首輛月球車——嫦娥三號巡視器命名“玉兔號”。圖為(wei) “玉兔號”月球車1:2模型。

   “嫦娥”懷抱“玉兔”,飛天奔向月宮……中華民族這個(ge) 古老美麗(li) 的神話傳(chuan) 說,如今即將成為(wei) 現實。

 

  11月26日,國防科工局宣布,肩負落月重任的嫦娥三號計劃12月上旬擇機發射,備受矚目的中國首輛月球車——嫦娥三號巡視器,正式定名“玉兔號”。

 

  浩瀚蒼穹,璀璨群星,又將見證屬於(yu) 中國的“太空大片”。這部大片的主角——“玉兔號”月球車,將實現中國人與(yu) 月球首次“零距離接觸”的夢想。

 

  那麽(me) ,現實版“玉兔”究竟啥模樣?如何進行探月之旅?又會(hui) 完成哪些科學任務?嫦娥三號任務序幕徐徐開啟之際,本報記者帶您一探究竟,揭開中國首輛月球車的神秘麵紗。

 

  相貌很威武——

  體(ti) 重140公斤,周身金光閃閃,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玉兔號”,這個(ge) 可愛的名字,讓人不禁對中國首輛月球車遐想翩翩。

 

  第一眼見到“玉兔號”的樣機,記者腦海中蹦出兩(liang) 個(ge) 字:威武!

 

  “從(cong) 外觀看,樣機與(yu) 真機一模一樣。”副主任設計師魏然用4句話來形容這個(ge) 140公斤重的“寶貝疙瘩”:肩插“太陽翼”,腳踩“風火輪”,身披“黃金甲”,腹中“秘器”多。

 

  細細端詳,果不其然——

  “身材”呈長方形盒狀,長1.5米,寬1米,高1.1米,周身金光閃閃,耀眼奪目。她的肩部有兩(liang) 片可以打開的太陽能電池帆板,好似“黃金甲”上的披風。她的腿部是六個(ge) 輪狀的移動裝置,好似哪吒腳下的“風火輪”。

 

  此外,她還有一個(ge) 長長的“耳朵”——地月對話通訊天線;4隻敏銳的“眼睛”——頭頂的導航相機與(yu) 前後方的避障相機;一隻靈巧的“胳膊”——負責鑽孔、研磨和采樣的機械臂……

 

  魏然介紹,身披“黃金甲”,目的不是為(wei) 好看,而是為(wei) 了反射月球白晝的強光,降低晝夜溫差,同時阻擋宇宙中各種高能粒子的輻射。所有這一切,都是為(wei) 了支持和保護月球車的腹中“秘器”——紅外成像光譜儀(yi) 、激光點陣器等10多套科學探測儀(yi) 器。

 

  “‘玉兔號’是一台長著輪子、能適應惡劣環境並開展科學探測的航天器,一個(ge) 智能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機器人,一位承載華夏兒(er) 女探月夢想的巡視者。”談起中國首輛月球車,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宇航部部長趙小津如是說。1

 

  工藝很苛刻——

  每個(ge) 部件“錙銖必較”,全部實現“中國製造”,國產(chan) 率達100%

 

  “玉兔”的相貌超乎想象,建造之難也超乎想象。

 

  從(cong) 技術難度上來看,“玉兔號”堪稱我國史上最難造的“車輛”——因為(wei) 每一個(ge) 環節,差不多都是一項技術創新。

 

  從(cong) 製造工藝上來講,“玉兔號”堪稱我國史上最嚴(yan) 苛的“車輛”——因為(wei) 每一個(ge) 部件都“錙銖必較”,超重5克以上要報總設計師批準。

 

  從(cong) 零起步,滿目空白。整整10年時間,一大批科研人員傾(qing) 盡心血,完成了這個(ge) 由移動、電源、熱控等8個(ge) 分係統組成的“傑作”——能夠耐受月表真空、強輻射和高溫差等極端環境的月球車。

 

  試舉(ju) 一例,為(wei) 了適應月球惡劣“路況”,“玉兔號”對“車輪”要求極高。僅(jin) 此一項攻關(guan) ,科研人員就絞盡腦汁。研製中,科研人員曾拿出四輪、六輪、八輪以及履帶式等幾十種方案。最終,“六輪獨立驅動,四輪獨立轉向”的方案,憑借高可靠和低重量的完美結合一舉(ju) 勝出。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wei) 仁說:“玉兔號”實現了全部“中國製造”,國產(chan) 率達到100%。

 

  本領很高強——

  具備20度爬坡、20厘米越障能力,可耐受300攝氏度溫差

 

  仰望夜空,明媚的月亮婀娜溫情。然而,月亮之上,卻沒有想象中的浪漫。無風、無雨、無空氣,而且冷熱劇變,這就是真實的月麵環境。

 

  “月球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表麵土壤非常鬆軟,凹凸不平,有石塊、有隕石坑,還有陡峭的高坡。在這種環境中,月球車既不能打滑,更不能翻車。”全程參與(yu) 研製的主任設計師肖傑說。

 

  想要克服這些困難,“玉兔號”必須具備“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獨立思考、自主判斷”的本領。

 

  肖傑介紹,“玉兔號”有4隻“眼睛”,分別是全景相機和導航相機。通過相機“觀察”周圍環境,對月麵障礙進行感知和識別,然後對巡視的路徑進行規劃。遇到超過20度的斜坡、高於(yu) 20厘米的石塊或直徑大於(yu) 2米的撞擊坑,能夠自主判斷安全避讓。

 

  月球車在月麵“行走”風險重重,月壤細粒會(hui) 大量揚起,形成月塵,一旦附著很難清除。月塵可能引起月球車很多故障,包括機械結構卡死、密封機構失效、光學係統靈敏度下降等。

 

  在月表形貌綜合模擬試驗控製室,記者看到一片高低起伏的綿軟“沙子”。為(wei) 模擬月球環境,科研人員特地從(cong) 長白山運回與(yu) 月球表麵物質成分相近的火山灰,並通過鋼絲(si) 吊掛月球車,模擬微重力環境。

 

  “我們(men) 試驗了幾千次,就是為(wei) 了確認哪種車輪的構型更適應月球環境。”肖傑說,“‘玉兔號’在月麵巡視時采取自主導航和地麵遙控的組合模式,不僅(jin) 可以自主前進、轉彎、後退,還可以原地打轉、橫向側(ce) 擺,確保在危機四伏的月麵上暢行無阻。”

 

  此外,月球晝夜溫差非常大,白晝時溫度高達150攝氏度,黑夜時低至零下180攝氏度。為(wei) 適應極端環境,“玉兔號”月球車利用導熱流體(ti) 回路、隔熱組件、散熱麵設計、電加熱器、同位素熱源,可耐受300攝氏度的溫差。

 

  作息很規律——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覺14天,白天需午休,壽命3個(ge) 月

 

  “休息,是為(wei) 了更好地工作。”這句名言用在“玉兔號”身上,顯得非常貼切。

 

  眾(zhong) 所周知,月球繞地球轉一圈需要28天多,月球自轉也是28天。這意味著,月球上的一晝夜相當於(yu) 地球上的28天。#p#分頁標題#e#

 

  “古人把月亮稱為(wei) 廣寒宮,一點都不假。月麵夜間最低溫度可以降至零下180攝氏度,電子設備根本無法工作。”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探月與(yu) 航天工程中心主任李本正說,“更要命的是,月球上的一晚上相當於(yu) 地球上的14天,可謂‘長夜漫漫真難熬’!”

 

  為(wei) 此,科研人員為(wei) “玉兔號”精心設計了休眠模式——14天工作,14天“睡覺”。

 

  該“睡覺”的時候自動進入休眠狀態養(yang) 精蓄銳,該“起床”的時候又能自動喚醒重新投入工作。這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規律作息,極大地增強了“玉兔號”適應月表惡劣環境的生存能力。

 

  經曆極低溫度後,“月夜喚醒”是一個(ge) 難題。科研人員為(wei) 月球車設計了可伸縮的太陽能電池帆板,白天工作時展開,夜晚則收起來,將儀(yi) 器設備包在裏麵。這種“包裹式睡眠”,有助於(yu) 保護各種儀(yi) 器不被凍壞,確保月球車有剩餘(yu) 電力“自主醒來”,重新展開太陽能電池帆板迎接陽光。

 

  對於(yu) 一些特別嬌嫩的設備,車內(nei) 還專(zhuan) 門準備了“暖寶”——核電池。資料顯示,核電池提供電能時間非常長,一個(ge) 硬幣大小的核電池,就可以使用5000年。這項技術如能成功,將使我國成為(wei) 繼美俄之後,世界上第三個(ge) 將核動力應用於(yu) 太空探測的國家。

 

  “不僅(jin) 氣溫低時要睡覺,氣溫高時也要小憩。”測控係統主任設計師張波介紹,“白天時,‘玉兔號’月球車的太陽能電池帆板還要調整角度,避免被陽光照射得太熱。最熱的月午,月球車還要進行‘午休’。”

 

  張波告訴記者,“玉兔號”月球車設計壽命3個(ge) 月,這意味著她要經曆3個(ge) 月球白天和3個(ge) 月球黑夜。所有的工作,要在月球時間的“上午”和“下午”完成。

 

  工作很高效——

  承擔數十項科學探測任務,“零距離”接觸38萬(wan) 公裏外神秘月亮

 

  “著陸器通過反推發動機緩衝(chong) ,在月麵上徐徐降落,艙門打開,彈出斜梯。月球車緩緩舒展蜷縮的身體(ti) ,調整好姿態,走出艙門,滑下斜梯,開始漫步月球……”中國科學院院士、探月工程高級顧問歐陽自遠,這樣描述“玉兔號”月球車登臨(lin) 月球的場景。

 

  “此前,‘玉兔號’月球車由著陸器背負,通過光學、微波等敏感器測量,在月球上空懸停、平移、避障,選擇最佳著陸點安全降落月球表麵。”歐陽自遠說,“在這個(ge) 過程中,著陸器將采取路徑優(you) 、燃料省、誤差小的模式實現安全著陸。”

 

  歐陽自遠說,“玉兔號”月球車堪稱一款非常聰明的機器人,依靠自主導航,選路線、上下坡、避障礙,走走停停,邊走邊“看”,並把探測到的數據自動傳(chuan) 回地球,幫助人類更加直接、更加準確地了解38萬(wan) 公裏外神秘美麗(li) 的月亮。

 

  據介紹,“玉兔號”月球車底部安裝了一台測月雷達,可發射雷達波探測二三十米厚的月球土壤結構,還可以對月球下麵100米深的地方進行探測。“這是世界上其他國家從(cong) 來沒有做過的事情。”歐陽自遠說。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有限的時間,迫使“玉兔號”月球車高效工作——依靠各種先進設備,對月表進行三維光學成像、紅外光譜分析,開展月壤厚度和結構科學探測,對月表物質主要元素進行現場分析,等等。

 

  “嫦娥”即將啟程奔月,祝福“玉兔”一路精彩!

  【相關(guan) 鏈接】

  “玉兔號”月球車8個(ge) 分係統——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玉兔號”月球車由移動、導航控製、電源、熱控、結構與(yu) 機構、綜合電子、測控數傳(chuan) 、有效載荷8個(ge) 分係統組成,業(ye) 內(nei) 人士形象稱之為(wei)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移動分係統:采用輪式、搖臂懸架方案,具備前進、後退、原地轉向、行進間轉向、20度爬坡、20厘米越障能力;

  ★導航控製分係統:攜帶有相機及大量傳(chuan) 感器,在得知周圍環境、自身姿態、位置等信息後,可通過地麵或車內(nei) 裝置,確定速度、規劃路徑、緊急避障、控製運動、監測安全;

  ★電源分係統:由兩(liang) 個(ge) 太陽電池陣、一組鋰離子電池組、休眠喚醒模塊、電源控製器組成,利用太陽能為(wei) 車上儀(yi) 器和設備提供電源;

  ★熱控分係統:利用導熱流體(ti) 回路、隔熱組件、散熱麵設計、電加熱器、同位素熱源,可使月球車工作時艙內(nei) 溫度控製在+55℃~-20℃之間;

  ★結構與(yu) 機構分係統:由結構和太陽翼機械部分、桅杆、機械臂構成,主要為(wei) 各種儀(yi) 器、設備、有效載荷提供工作平台;

  ★綜合電子分係統:將中心計算機、驅動模塊、處理模塊等集中一體(ti) 化,采用實時操作係統,實現遙測遙控、數據管理、導航控製、移動與(yu) 機構的驅動控製等功能;

  ★測控數傳(chuan) 分係統:保證月球車與(yu) 地球38.4萬(wan) 公裏的通信以及與(yu) 著陸器之間的通信;

  ★有效載荷分係統:月球車配備的科學探測儀(yi) 器,包括全景相機、紅外成像光譜儀(yi) 、測月雷達、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yi) 等。

 

  【相關(guan) 鏈接】

 

  月球車史話

  月球車,學名“月麵巡視探測器”,是一種能夠在月球表麵行駛並完成月球探測、考察、收集和分析樣品等複雜任務的專(zhuan) 用車輛。

 

  ★世界首台無人駕駛月球車

  1970年11月17日,世界上第一台無人駕駛的月球車由前蘇聯發射的月球17號探測器送上月球。在月麵“雨海”地區著陸後,它行駛了10.5公裏,進行了10個(ge) 半月的科學探測,考察了8萬(wan) 平方米的月麵,直至攜帶的能源耗盡,於(yu) 1971年10月4日停止工作。

 

  ★世界首台有人駕駛月球車

  1971年7月31日,“阿波羅15號”登上月球“雨海”地區的第二天,宇航員斯科特和歐文進行了航天史上首次有人駕駛的月球車行駛。兩(liang) 名宇航員駕駛4輪月球車,在崎嶇不平的月球表麵行駛了27.9公裏,收集了77公斤月岩樣品,之後返回登月艙。

 

  ★未來月球車發展趨勢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人類重返月球的熱潮興(xing) 起,新一代月球車也將出現。從(cong) 今天人類的交通工具,可以想象未來月球車的模樣——單人乘坐的月球摩托,雙座多用途的月球車,客貨兩(liang) 用的月球車,月球的拖掛車,月麵軌道巴士,等等。乘坐不同的月球車,人類將實現漫遊月球的夢想。(記者張曉祺、柳剛 特約記者成子龍)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