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巨頭Stratasys公司11月25日宣布,它已經在美國明尼蘇達地區法院提起專(zhuan) 利侵權訴訟,該訴訟針對Afinia品牌3D打印機,這是太爾時代公司在美國品牌合作的產(chan) 品,與(yu) 其主打品牌UP Plus 2極其類似。Afinia品牌的所有人為(wei) Microboards技術公司。Stratasys公司聲稱Afinia 3D打印機侵犯了其四個(ge) 3D打印專(zhuan) 利,要求製止其侵權行為(wei) 並賠償(chang) 。
該訴訟指稱Afinia的H係列3D打印機(見下圖)直接侵犯了Stratasys公司的零件孔隙度(part porosity)、液化器結構(liquefier structure)、溫度控製(temperature control)、構建零件周邊工具路徑(tool paths for constructing part perimeters)四項專(zhuan) 利。這四項Stratasys公司專(zhuan) 利是2013年1月開始生效的。

Afinia H係列3D打印機
鑒於(yu) 太爾時代公司的主打品牌UP Plus2與(yu) 其姊妹品牌Afinia產(chan) 品極其類似(見下圖),Afinia其實就是太爾時代在美國市場的貼牌產(chan) 品。讓人不禁懷疑Stratasys公司的下一步行動會(hui) 直接針對太爾時代公司。

Up Plus2 3D打印機
Stratasys公司的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創新官Scott Crump發明了熔融沉積成型(FDM)技術,即根據計算機模型通過層層打印構建三維物體(ti) 的技術。這是Stratasys公司首次發起專(zhuan) 利侵權訴訟。
近年來太爾時代在個(ge) 人3D打印機市場發展勢頭良好,以產(chan) 品銷量計,已經成為(wei) 全球個(ge) 人3D打印機第二大製造商,僅(jin) 次於(yu) Stratasys公司剛剛收購的Makerbot公司。
這將會(hui) 是太爾時代公司有史以來麵臨(lin) 的最大挑戰。
3D打印攪動版權衝(chong) 突:專(zhuan) 利大棒或成絆腳石
費爾南多·索薩(Fernando Sosa)毫不懷疑他的iphoness底座能夠成為(wei) 最暢銷的產(chan) 品。事實也證明,他創辦的公司根據流行電視連續劇《遊戲王座》(Game of Thrones)激發的靈感而生產(chan) 的iphoness底座登上了美國付費有線和衛星聯播網(HBO)的暢銷產(chan) 品榜。
但就在今年2月,以該產(chan) 品侵犯其節目的電子版權為(wei) 由,HBO要求索薩停止在其網站上銷售該產(chan) 品。索薩接受了要求,並給10多名顧客做了退款處理(單價(jia) 為(wei) 49.99美元)。
1、3D打印自製產(chan) 品麵臨(lin) 法律挑戰
像索薩這樣使用3D打印機設計和銷售創意產(chan) 品的小廠商正麵臨(lin) 著來自法律的挑戰。索薩是一家位於(yu) 佛羅裏達州奧蘭(lan) 多市的創業(ye) 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他認為(wei) :“這種趨勢對創業(ye) 公司的未來發展十分不利,隨著大量3D打印新產(chan) 品的問世,大公司將利用自身資源為(wei) 小企業(ye) 製造壁壘。”
隨著3D打印機飛入“尋常百姓家”,大公司和小企業(ye) 之間的衝(chong) 突也隨之出現。消費級的3D打印機讓小企業(ye) 甚至個(ge) 人也具備了生產(chan) 很多酷炫玩意的能力,加之專(zhuan) 門為(wei) 3D打印提供技術答疑的網站的出現,一個(ge) 生機勃勃的由3D打印技術催生的新興(xing) 市場正在形成。
大公司的固有市場正遭遇小企業(ye) 的侵襲,為(wei) 此它們(men) 打出的第一張牌便是法律手段,以打擊那些由3D打印生產(chan) 出來的高科技產(chan) 品。據市場研究公司Wohlers Associates預測,到2021年全球3D打印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08億(yi) 美元,遠高於(yu) 去年的22億(yi) 美元。但是,這一現象的出現將給3D打印市場的發展帶來嚴(yan) 重威脅。
華盛頓Banner&Witcoff律師行的專(zhuan) 利和商標律師達雷爾·莫特利(Darrell Mottley)稱:“我們(men) 來到了一個(ge) 臨(lin) 界點,科技的門檻不再那麽(me) 高不可攀,獲取科技的成本在下降。如果你是一家成熟的製造商,當看到普通人都能夠生產(chan) 出替代你公司產(chan) 品的產(chan) 品,你會(hui) 作何感想?那意味著什麽(me) ?”
2、3D打印機價(jia) 格不斷下降
3D打印技術能夠參照計算機繪製好的藍圖,使用橡膠和樹脂等材質逐層打印製作出產(chan) 品。該技術摒棄了傳(chuan) 統的注塑成型等生產(chan) 環節,讓生產(chan) 過程變得簡單直接。設計師可以自己設計,或者幹脆在網上下載模型圖就能自己打印出產(chan) 品。
3D Systems等公司生產(chan) 的最新消費級3D打印機市場售價(jia) 不到3000美元,這使得越來越多的個(ge) 人消費者也能夠擁有一台這樣的打印機,再已不用被最低售價(jia) 高達3萬(wan) 美元的工業(ye) 級3D打印機拒之門外了。國際分層製造行業(ye) 權威協會(hui) AMUG董事會(hui) 成員托德·格林(Todd Grimm)稱,過去3年間售出的消費級3D打印機超過4.5萬(wan) 台。
根據彭博社的報道,位於(yu) 南加州的3D Systems今年的目標是將銷售額提升42%至5.032億(yi) 美元。該公司CEO亞(ya) 伯拉罕·雷切托爾(Abraham Reichental)上月稱,公司的CubeX等消費級3D打印機將為(wei) 這一增長目標做出“有意義(yi) 的貢獻”。
3、Stratasys 4.03億(yi) 美元收購MakerBot
同樣來自彭博社的數據顯示,位於(yu) 明尼蘇達州的另一家3D打印公司Stratasys今年的銷售收入將達到4.626億(yi) 美元,同比翻一番。今年6月,Stratasys剛斥資4.03億(yi) 美元收購位於(yu) 布魯克林的3D打印創業(ye) 公司MakerBot,將業(ye) 務範圍拓展到消費領域。
開篇講述的索薩所創辦的Nuproto公司使用的3D打印機來自Delta Micro Factory,該公司生產(chan) 的打印機售價(jia) 在899美元至1649美元之間。HBO發言人傑夫·居鬆(Jeff Cusson)稱,公司要求Nuproto的產(chan) 品停止銷售不是專(zhuan) 門拿3D打印“開刀”,而是完全出於(yu) 版權保護。
他指出:“對待技術我們(men) 不戴有色眼鏡,隻要你侵犯了我們(men) 的版權,我們(men) 就會(hui) 采取行動。” 4、“權利保障”遭遇考驗
位於(yu) 紐約的3D打印服務公司Shapeways CEO皮特·魏瑪肖恩(Pete Weijmarshausen)稱,隨著3D打印越來越普及,那些幫助設計師從(cong) 3D打印作品獲益的網站正遭遇版權考驗。他表示,Shapeways今年以來就收到了5個(ge) 要求作品下架的要求,多於(yu) 去年全年的數量。
魏瑪肖恩不希望這一數據繼續攀升。他帶領的團隊正致力於(yu) 減少因版權問題而引發的法律糾紛,包括審核每一個(ge) 設計,確保它們(men) 沒有違反著作、商標和專(zhuan) 利權。他表示,這種苗頭不能放任,要盡量避免糾紛。
他指出:“我們(men) 必須更勤快,把權利保障的工作做到位。”以防事態升級到需要訴諸法律,Shapeways等網站一般會(hui) 采取兩(liang) 種措施來應對:一是警告網站用戶注意版權問題,不得盜取和拷貝他人的設計藍圖。二是和版權持有公司交涉周旋,說服他們(men) 不要把公司的忠實粉絲(si) 送上法庭。
5、來自音樂(le) 行業(ye) 的教訓
數字谘詢公司Public Knowledge副總裁邁克爾·溫伯格(Michael Weinberg)稱:“公司有兩(liang) 種選擇,要麽(me) 花費幾年時間和數百萬(wan) 美元去和用戶打官司,要麽(me) 讓用戶能夠更容易獲取自己的東(dong) 西。”截至目前,3D打印版權糾紛的處理手段還僅(jin) 僅(jin) 是停止或暫停銷售產(chan) 品,還沒有上升到訴諸法律的層麵。#p#分頁標題#e#
他指出,音樂(le) 行業(ye) 給3D打印提供了很好的教訓。被美國唱片業(ye) 協會(hui) (The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起訴過的用戶多達3.5萬(wan) 人次,理由是非法在線貢共享音樂(le) 。但這種收效甚微,最後不得不在2008年做出改變,隻對重大侵權事件提起訴訟。
盡管如此,考慮到可能存在的訴訟風險,幾家創業(ye) 企業(ye) 都開始開發軟件來保護發布在3D打印網站的作品。位於(yu) 加州的Authentise公司正在創建一個(ge) 名為(wei) SendShapes.com的網站,打算采取取消下載而使用在線給3D打印機傳(chuan) 輸指令的方式來保護設計作品。
6、法律之外的解決(jue) 方案
另一家位於(yu) 瑞士的創業(ye) 公司3DBurrito,正在開發能夠對在其網站上進行交易的作品的進行保護的軟件。該公司采取的策略是開展授權許可談判,讓設計藍圖本身可以自由交易。該公司CEO馬克斯·福德魯斯(Max Fodérus)認為(wei) :“這個(ge) 技術非常必要,他提供了訴諸法律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同時,一些公司對3D打印持歡迎態度,隻要這些打印機不是以營利為(wei) 目的(工業(ye) 級打印機),它們(men) 就不會(hui) 追究侵權責任。Lego A/S就是其中一家,該公司允許個(ge) 人用戶打印其產(chan) 品的衍生品或周邊產(chan) 品並在網上出售。
Lego發言人諾阿·堂格貝克(Roar Rude Trangbaek)在接受電子郵件采訪時稱,隻要它們(men) 的銷量不超過法律底線,我們(men) 就不會(hui) 加以阻攔。“當侵權行為(wei) 發生時我們(men) 當然不會(hui) 坐視不理,這是我們(men) 進行品牌保護的必要措施。”在對待3D打印的態度上,手機製造商諾基亞(ya) 走在了前列。在今年早些時候舉(ju) 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hui) (mobiles World Congress)上,諾基亞(ya) 就使用了MakerBot的3D打印機現場為(wei) 客戶打印Lumia 820手機的定製模型。
在今年1月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諾基亞(ya) 高管約翰·尼蘭(lan) (John Kneeland)曾力捧3D打印機,稱有一天消費者可以用它打印手機。他寫(xie) 道:“有人會(hui) 為(wei) 你設計理想中的手機藍圖,然後你自己可以在3D打印機上把它打印出來。”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