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麥基裏在《第三次工業(ye) 革命》一書(shu) 中,將3D打印列為(wei) 推動第三次工業(ye) 革命轉型的動力之一。這項被稱為(wei) “具有工業(ye) 革命意義(yi) 的製造技術”,如今正在中國的製造業(ye) 內(nei) 緩慢發酵。
目前,國內(nei) 的3D打印主要集中在家電及電子消費品、建築等領域。據業(ye) 內(nei) 人士估計,3D打印機在國內(nei) 企業(ye) 級裝機量在400台左右,2010年以來年增速均在70%左右,市場規模超過1億(yi) 元。
雖然其顛覆性尚未知,但中國製造業(ye) 正在探尋3D打印在內(nei) 的“智”造之路。
保羅·麥基裏認為(wei) ,新工業(ye) 革命將是顛覆性的,如同紡織廠“消滅”了手工織布技術,福特“T”轎車讓傳(chuan) 統手工鐵匠“下崗”。
與(yu) 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的去除材料加工技術不同,3D打印遵從(cong) 的是“加法原則”。打印時,先用相關(guan) 軟件將產(chan) 品圖紙轉化為(wei) 3D圖像數據並上傳(chuan) 電腦,放入相應的材料後,打印噴頭就會(hui) 根據圖像數據一層一層地將東(dong) 西打印出來,再堆疊在一起成為(wei) 一個(ge) 立體(ti) 物品。
相比傳(chuan) 統製造工藝,3D打印技術最受矚目的優(you) 點是節省原材料和人工。由於(yu) 采用“添加製造技術”,它的用料隻有原來的1/3到1/2,打印速度卻快4倍。同時因省卻生產(chan) 線和一部分組裝過程,可降低人工成本。
3D打印早期創業(ye) 者、杭州訊點科技創始人茹方軍(jun) 說:目前,3D打印的成本節約在精密工藝方麵的體(ti) 現更為(wei) 明顯。例如渦輪葉片的製造,傳(chuan) 統製造工藝必須將各種零部件生產(chan) 完成後再進行組裝,而3D打印則可以一次完成,節約一道工序,對資源和人力成本的節約顯而易見。
除了成本上的節約,3D打印技術也縮短了製造業(ye) 樣品的製作工期。據震旦集團透露,在打樣、開模階段,3D打印技術平均可降低約50%的製造費用,縮短70%的加工周期。
國內(nei) 早期嚐試3D打印製造技術、深圳大業(ye) 激光成型技術有限公司技術部門負責人廖樂(le) 中也向筆者證實:以傳(chuan) 統工藝打磨出50個(ge) 產(chan) 品的首樣,至少需要半個(ge) 月,但用3D打印則可以將時間縮短到3~5天。”
相對於(yu) 可量化的成本優(you) 勢,3D打印技術對於(yu) 製造業(ye) 創新能力的提升則是不可估量的。
美國3D行業(ye) 巨頭、Stratasys(118.57, 0.42, 0.36%)公司亞(ya) 太區總經理Jonathan Jaglom曾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理論上,隻要電腦可以設計出的造型,3D打印機都可以打印出來。這意味著,未來的工業(ye) 製造將更具想象力。
“以往,製造企業(ye) 總是將工廠建在勞動力便宜的國家,以此控製成本;但勞動力成本正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保羅·麥基裏指出:作為(wei) 一個(ge) 製造業(ye) 大國,中國需要做出第三次工業(ye) 革命的準備——轉移到產(chan) 業(ye) 鏈的上遊去。
具體(ti) 而言,新興(xing) 的數字化製造業(ye) 不需要大量勞動力在車間進行密集型生產(chan) ,意味著廉價(jia) 勞動力算不上一個(ge) 特別顯著的優(you) 勢,中國的遠期目標不能建立在勞動力價(jia) 格優(you) 勢之上,而是需要利用3D打印等新技術增強自身的競爭(zheng) 力。
“任何技術革新,都是設計創新的鋪墊。”茹方軍(jun) 也認為(wei) ,此前,國外的設計優(you) 勢在於(yu) 結構創新,比如:鏤空、無縫銜接設計等;3D打印技術讓許多不可能的設計變成可能,對於(yu) 中國製造業(ye) 及製造設計業(ye) 而言,這正是新的機會(hui) 。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