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華明教授在周二舉(ju) 行的“3D打印技術與(yu) 未來”高峰論壇上表示,其團隊研發的“鈦合金構件激光增材製造技術”將交由中航天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產(chan) 業(ye) 化運作,中航天地激光一期相關(guan) 廠房已經建設完成。A股公司中航重機[2.71% 資金 研報](600765.SH)直接持有中航天地激光20%股權。
王華明教授團隊的鈦合金構件激光製造技術已成功生產(chan) 出目前國內(nei) 飛機尺寸最大、結構最為(wei) 複雜的鈦合金主承力關(guan) 鍵構件,目前相關(guan) 構件的綜合力學結構已經達到或超過鍛件相關(guan) 指標。製造設備領域,王華明教授團隊研發擁有的新技術的增材製造設備最大加工零件尺寸達到4米*3米*2米,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激光增材製造工程化裝備。
當下應用增材製造技術主要領域就是航空航天,包括國產(chan) 大飛機零部件、艦載機起落架等重要核心零部件較多使用增材製造技術。王華明教授提供的實驗數據顯示,采用傳(chuan) 統鍛造工藝製造重量為(wei) 144千克的美國F22戰鬥機零件,需要的鍛件重量達到2980千克,材料利用率僅(jin) 為(wei) 4.8%,利用率極低。而通過增材製造技術,目前已經可以實現高性能材料製備與(yu) 複雜零件製造的一步完成。
此次實施技術產(chan) 業(ye) 化的中航天地激光是中航工業(ye) 集團旗下公司,成立於(yu) 2011年,注冊(ce) 資本為(wei) 1億(yi) 元,中航高新及中航重機分別持股31%及20%,由於(yu) 中航高新由中航重機實際控製,因此中航重機對中航天地激光持股比例可達到51%。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