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是時下媒體(ti) 關(guan) 注的熱點,結合設計軟件和合適的原材料,3D打印機可以生產(chan) 出衣服、鞋子、足球、蛋糕,還可以打印槍支和房屋、甚至是人體(ti) 器官等。毫無疑問,3D打印技術是人類生產(chan) 力發展史上的一個(ge) 裏程碑,它顛覆了我們(men) 對於(yu) 生產(chan) 過程的看法,對於(yu) 專(zhuan) 利侵權判定來說,也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
根據我國專(zhuan) 利法規定,專(zhuan) 利侵權具有6個(ge) 構成要件,分別是專(zhuan) 利權有效、行為(wei) 人未經專(zhuan) 利權人許可、行為(wei) 人有實施專(zhuan) 利的行為(wei) 、以生產(chan) 經營為(wei) 目的、被控侵權產(chan) 品或方法落入了專(zhuan) 利的保護範圍、不屬於(yu) 專(zhuan) 利法第六十九條所指的不視為(wei) 侵犯專(zhuan) 利權的幾種情形。從(cong) 3D打印技術的發展過程來看,3D打印對於(yu) 其中的第三、四、五個(ge) 構成要件均產(chan) 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正如中國政法大學馮(feng) 曉青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所說的那樣:“技術演進特別是類似3D打印這種裏程碑式的高新技術的發展,對知識產(chan) 權製度的變革具有極大影響。”
3D打印到底是打印產(chan) 品還是製造產(chan) 品?
3D打印是一個(ge) 具有欺騙性的名詞,1995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創造了3D打印(3D printing)這個(ge) 名詞,從(cong) 名字看很容易把它歸為(wei) 印刷技術,實際上,如果我們(men) 了解3D打印的具體(ti) 過程,可以毫無疑問地把它歸到製造的範疇。
3D打印是以數字設計文件為(wei) 基礎,通過材料逐層添加的方式製造三維物體(ti) 的過程。目前3D打印主要有兩(liang) 種主要方式,一是通過沉積的方式,通過某種注射器或打印頭注射、噴灑或擠壓液體(ti) 、膠狀物或粉末狀的原材料,將原材料沉積為(wei) 層;二是通過黏合原材料,在原材料中加入某種黏合劑,利用立體(ti) 光刻或激光燒結熱或光固化粉末或光敏聚合物逐層成型。不論是哪種方式,從(cong) 本質上看3D打印就是一個(ge) 快速成型的過程,基本原理就是分層製造,逐層疊加。過去快速成型技術主要用於(yu) 模具製造和一些結構簡單的零部件加工,現在3D打印技術可以製造複雜的心髒瓣膜、電路板、槍械和房子等。尹新天在其《中國專(zhuan) 利法詳解》第一章第十一條中指出,“製造專(zhuan) 利產(chan) 品,對發明和實用新型專(zhuan) 利權而言,是指作出或者形成具有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的產(chan) 品;對外觀設計專(zhuan) 利權而言,是指作出或者形成采用外觀設計專(zhuan) 利的圖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設計方案的產(chan) 品。”對照上述標準,我們(men) 可以看出,3D打印符合專(zhuan) 利法第十一條所述的製造專(zhuan) 利產(chan) 品的定義(yi) ,屬於(yu) 實施產(chan) 品專(zhuan) 利的行為(wei) 之一。
我能在家裏自己打印一台手機嗎?
作為(wei) 平衡專(zhuan) 利權人和社會(hui) 公眾(zhong) 利益的手段,“以生產(chan) 經營為(wei) 目的”一直是專(zhuan) 利侵權的構成要件之一。我國專(zhuan) 利法第十一條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ge) 人未經專(zhuan) 利權人許可,不得以生產(chan) 經營為(wei) 目的實施專(zhuan) 利。”由此可以看出,個(ge) 人實施專(zhuan) 利權的行為(wei) ,不論是使用專(zhuan) 利方法還是製造、使用專(zhuan) 利產(chan) 品,都不屬於(yu) 專(zhuan) 利侵權行為(wei) 。實際上,以生產(chan) 經營為(wei) 目的構成專(zhuan) 利侵權行為(wei) 的要件也是國際通行的規則,如德國專(zhuan) 利法第11條、法國知識產(chan) 權法典第L.613-5條均規定專(zhuan) 利權的效力不及於(yu) “以私人方法和為(wei) 非商業(ye) 目的而進行的行為(wei) ”。1975年製定的《歐共體(ti) 專(zhuan) 利公約》第27條第(a)項也作了同樣的規定。
在傳(chuan) 統工業(ye) 製造時代,上述規定非常合理,既保護了專(zhuan) 利權人的利益,又不至於(yu) 使得這項權利過大。然而進入3D打印時代,在製造過程變得十分簡易的情況下,如何繼續平衡專(zhuan) 利權人和公眾(zhong) 的利益?比方說,我在網上看上了一台手機,這台手機可能包含幾百甚至幾千件專(zhuan) 利,我隻要能下載到設計文件,然後找一台3D打印機把它打印出來就可以了,可能這種產(chan) 品的外觀是別人的外觀設計專(zhuan) 利,這種產(chan) 品的材料用途也是別人的專(zhuan) 利,但因為(wei) 個(ge) 人的製造和使用均不侵犯專(zhuan) 利權,我的行為(wei) 不侵犯專(zhuan) 利權人的權利,甚至我多打印幾台贈送他人也很難被追究法律責任,隻要我不是以生產(chan) 經營為(wei) 目的。如此一來,可以設想,如果3D打印真的發展到“自給自足”式生產(chan) 、可以讓個(ge) 人廉價(jia) 製造任何喜愛的物品的程度,有關(guan) 個(ge) 人消費品的專(zhuan) 利保護恐怕很難落到實處。或許真的有一天,3D打印技術的進步會(hui) 迫使我們(men) 修改專(zhuan) 利法第11條。
原廠的配件太貴我們(men) 自己打印吧
在3D打印可以預見的廣泛使用範圍中,打印零部件可能是一個(ge) 很重要的用途。現有的3D打印已經可以打印汽車的方向盤、輪胎甚至是整個(ge) 駕駛倉(cang) 。今年年初,中國成功地通過3D打印的方式生產(chan) 了飛機鈦合金大型主承力構件。然而打印零部件可能涉及到專(zhuan) 利間接侵權的問題,比方說客戶到汽車修理廠修理汽車,原廠的配件太貴了,修理廠說我這裏有3D打印機,我們(men) 自己打印吧,用起來一樣好。
關(guan) 於(yu) 專(zhuan) 利間接侵權,我國專(zhuan) 利法並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定,在司法實踐中,通常都是采用“全麵覆蓋原則”,即被控侵權產(chan) 品要覆蓋專(zhuan) 利權利要求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征才能構成侵權,如果缺少一個(ge) 必要技術特征,則不構成侵權。“全麵覆蓋原則”規定的情形即是直接侵權,但在實際製造過程中,生產(chan) 方可能因為(wei) 畏懼專(zhuan) 利侵權而少生產(chan) 一個(ge) 部件,比方說一項關(guan) 於(yu) 杯子的外觀設計專(zhuan) 利,甲工廠生產(chan) 杯體(ti) ,乙工廠生產(chan) 杯蓋,按照我國目前的專(zhuan) 利法,甲乙工廠的製造行為(wei) 都不侵權。
可以想見,當3D打印普及之後,間接侵權將變得非常容易,產(chan) 品的零部件更新和報廢製度將成為(wei) 問題,3D打印機可以打印任何機器零部件,甚至可以打印一台3D打印機。為(wei) 更好地保障專(zhuan) 利權人的合法權益,專(zhuan) 利法很有可能做出相應的調整。
3D打印的產(chan) 品落入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嗎?
專(zhuan) 利保護的核心是判定被控侵權方法或產(chan) 品有沒有侵犯專(zhuan) 利權,也就是被控侵權方法或產(chan) 品有沒有落入專(zhuan) 利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專(zhuan) 利保護的是工業(ye) 方法或工業(ye) 產(chan) 品,由於(yu) 3D打印采用層層堆積的方法與(yu) 傳(chuan) 統的通過切割原料或通過模具成型製造產(chan) 品不同,除非專(zhuan) 利方法本身涉及3D打印方法,否則3D打印幾乎不會(hui) 侵犯專(zhuan) 利方法,因此我們(men) 把重點放在專(zhuan) 利產(chan) 品的權利要求上。
與(yu) 傳(chuan) 統的生產(chan) 方法不同,3D打印可以一次性整體(ti) 成型。比方說生產(chan) 一輛玩具汽車,傳(chuan) 統的方法是生產(chan) 各個(ge) 零部件,然後組裝,但是3D打印通過設計文件設定參數,可以一次性整體(ti) 把玩具汽車打印出來。雖然製造過程有差別,但從(cong) 專(zhuan) 利侵權判定的角度來講,由於(yu) 產(chan) 品專(zhuan) 利保護的是結構(發明和實用新型保護的是產(chan) 品的構造,外觀設計保護的是產(chan) 品整體(ti) 的結構),隻要3D打印製造的產(chan) 品具備專(zhuan) 利權利要求所有的必要技術特征或者是與(yu) 外觀設計相同或相似,就可以認為(wei) 侵犯了相關(guan) 專(zhuan) 利權,侵權判定本身與(yu) 是否采用3D打印沒有直接關(guan) 係。
3D打印是一場聲勢浩大的技術變革,有可能會(hui) 顛覆現有的生產(chan) 方式。對於(yu) 以保護技術創新、促進生產(chan) 力進步為(wei) 目的的專(zhuan) 利製度來說,3D打印的推廣將帶來許許多多的挑戰。或許不光是專(zhuan) 利侵權判定,整個(ge) 專(zhuan) 利製度都會(hui) 受到深遠的影響。#p#分頁標題#e#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