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用3D打印技術製造出了一件1.2米長的鈦金飛機機翼部件(注意,是最終產(chan) 品,不是模具、樣品),展示了3D打印技術如何徹底改變未來飛機的生產(chan) 製造方式。
這是英國Cranfield大學領導的一個(ge) 合作項目,BAE係統公司在Samlesbury和Warton的研究人員在其中設計了飛機機翼結構的一個(ge) 翼梁區段。Cranfield大學在増材製造研究方麵有著悠久的曆史,曾於(yu) 1994年為(wei) 勞斯萊斯的發動機外殼等工序開發成形金屬沉積(SMD,Shaped Metal Deposition)工藝。
這塊打印出來的機翼部件長度有1.2m,整個(ge) 製造過程包括從(cong) 數字模型設計到使用一種特殊的3D打印技術WAAM(即電線和電弧増材製造,Wire and Arc Additive Manufacture)完成機翼部件的製造,全過程隻花了37個(ge) 小時。WAAM可以以較高的沉積速率生產(chan) 大型的定製金屬零件,這是航空工業(ye) 中經常會(hui) 遇到的一個(ge) 問題。而且加快焊接的移動速度能夠提高WAAM的生產(chan) 效率。
BAE係統公司參與(yu) 該項目的技術負責人之一Matt Stevens說:“通過這個(ge) 項目充分證明,我們(men) 有能力製造大尺寸的鈦金部件。下一個(ge) 階段目標是繼續共同努力,生產(chan) 更多的零件,並製訂高效的工藝流程,使這一技術能夠安全、無縫地在航空航天工業(ye) 應用。”
使用3D打印製造最主要的好處是可以降低成本、節省時間。迄今為(wei) 止BAE係統公司使用非金屬材料3D打印技術製作了多個(ge) 飛機零部件。這個(ge) 最新的項目的成功將會(hui) 使飛機機翼的製造更多地使用3D打印技術。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