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3D打印引領中國製造業再度崛起

激光製造商情 來源:中國3D打印網2013-12-30 我要評論(0 )   

3D打印是站在技術巨人肩上的進步。3D技術是激光技術與(yu) 計算機三維技術發展的結晶,是6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激光技術與(yu) 90年代快速發展的計算機三維技術融合發展的必然結果...

     3D打印是站在技術巨人肩上的進步。3D技術是激光技術與(yu) 計算機三維技術發展的結晶,是6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激光技術與(yu) 90年代快速發展的計算機三維技術融合發展的必然結果。根據可用材料類型與(yu) 物理特性的不同,分別對應著不同的3D打印方式與(yu) 對應的打印技術。

     3D打印並非萬(wan) 能,或將與(yu) 傳(chuan) 統製造“互補共榮”。一方麵,與(yu) 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相比,3D打印技術最大的特點是製造工藝上“加法”原則,即依據計算機三維圖形設計逐層“堆積”出產(chan) 品,這樣的生產(chan) 方式避免了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生產(chan) 過程中原材料的浪費,原材料得到充分的利用。3D技術還能加工傳(chuan) 統製造業(ye) 難以製造的特別是結構複雜的產(chan) 品,甚至能夠實現個(ge) 性化製造。另一方麵,3D打印也存在缺點,如3D打印難以進行大規模生產(chan) 、打印材料受限及打印設備價(jia) 格昂貴等,決(jue) 定了3D打印難以完全取代傳(chuan) 統製造業(ye) 。

    美國民用3D打印產(chan) 業(ye) 鏈逐漸成熟:在美國3D打印產(chan) 業(ye) 中,3DSvstems和StratasVs是最具代表性的企業(ye) ,也是在3D打印機領域全球領先的兩(liang) 家公司,產(chan) 業(ye) 鏈協同發展成為(wei) 3D打印產(chan) 業(ye) 的主要商業(ye) 模式。雖然3DSVstems公司和Stratasvs公司業(ye) 務結構不僅(jin) 相同,但在產(chan) 品協同發展方麵存在一致的特點,3DSvstems公司除了3D打印設備之外,3D打印服務和3D打印材料的銷售也是公司兩(liang) 大主要業(ye) 務,而StratasVs公司更加偏重3D打印設備的銷售,3D打印設備的銷售占公司總營業(ye) 收入的比重超過80%,3D打印服務也逐漸成為(wei) 公司營業(ye) 收入另外的來源。

     中國3D打印技術有望後來居上。雖然中國在民用3D打印產(chan) 業(ye) 的產(chan) 業(ye) 鏈及產(chan) 品的係列化方麵與(yu) 國外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高端3D打印即高性能難加工的金屬大型複雜構建激光直接製造研發方麵中國後來居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華明教授帶動的研發團隊獨辟蹊徑在國際上首次研發了鈦合金複雜構件的3D打印技術,使得中國領先美國在高端打印方麵取得實質性進步,獲得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王華明教授這一研發成果對中國意義(yi) 重大,使得中國縮短了高端製造與(yu) 國外高端裝備製造差距,甚至有可能使得中國高端裝備製造趕上國外高端裝備製造技術的步伐,實現跨越式發展。

     軍(jun) 民“雙輪驅動”提升中國3D打印發展空間。第一個(ge) 領域是用於(yu) 個(ge) 人/家庭娛樂(le) 或者兒(er) 童智力開發等領域。第二個(ge) 領域是專(zhuan) 用研發領域。主要是針對專(zhuan) 業(ye) 研發特別是從(cong) 事各種產(chan) 品的涉及開發從(cong) 業(ye) 人員。這些專(zhuan) 業(ye) 人員的研發可以通過3D打印從(cong) 事原型設計和產(chan) 品試製。第三個(ge) 領域應用於(yu) 個(ge) 人相對高端的功能性需求領域。這一領域與(yu) 第一個(ge) 領域最大的不同點是專(zhuan) 業(ye) 化,而非娛樂(le) 化。第四個(ge) 應用領域主要是直接應用製造業(ye) 生產(chan) 過程領域,比如製造高端傳(chuan) 統工藝難以加工的零部件等。這一領域對3D技術要求最高,材料一般是熔點較高的金屬,對應著設備的價(jia) 格相對高昂。比如加工大飛機的承力結構、起落架甚至發動機、燃氣輪機的葉盤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